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糌粑是如何制成的?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藏族人历来以糌粑为主食,尤其是牧民,因为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可以吃了。“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

糌粑是如何制成的?

  由于环境因素,造就藏民族自古喜食牛羊肉,但是牛羊肉热量高,油性大,对人的胆囊是个很大的考验。据说从前藏族人很少有得胆结石或胆囊炎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藏族人食用的主食“糌粑”———它是很好的吸油利器。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藏族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以前不得的病症,现在在高原也成了高发区,如胆囊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如今,在草原人家也已经很少看到纯手工磨制糌粑的情景了,一家子,开车来到镇上或县上,在电磨糌粑店里买上几斤糌粑,也能吃好几天了,一来方便,二来快捷,因为这些因素,藏区的一些传统技艺在逐渐流失乃至消亡,因此,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有个机会,使笔者有幸目睹了手工石磨糌粑的制作流程,方法是:将晒干的青稞先在滚开的水里稍煮一会,然后将水沥干,再将青稞在炉火上翻炒几下,倒出来备用,锅里倒上炒青稞的细沙,预热,沙子的温度要高,否则青稞炒不熟,炉里再添牛粪,用牛粪炒出的青稞更醇香。接着,将适才倒出备用的青稞舀一碗倒进预热好的沙子中,只听锅里发出滋滋的响声,青稞的香味就炒制出来了,翻搅几下,不能太久,以免炒焦,青稞粒儿炸开为最好,将沙土青稞倒到筛子里,将沙土筛到盆子里,青稞在筛子里将其倒出晾冰,以便磨制。

  将炒出来的青稞磨成糌粑是很耗时耗力的一项工程,没磨过糌粑的人想推动小小的石磨也是很费事的哦,但是磨过糌粑的推起小石磨是游刃有余,看我80岁的老奶奶磨起糌粑多轻松,老一辈人对这个工艺的娴熟程度让我们称奇,虽然奶奶年龄大了,但是磨糌粑对她来说是很熟悉的。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对这个磨制过程是感觉很麻烦的,不仅费时,还耗力啊,对这种磨制工艺也越来越不娴熟,越来越陌生,久而久之手工石磨糌粑的工艺就慢慢流失了。现如今,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已经逐步代替了人们的双手,很多能够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正在慢慢流失,有的技艺甚至消失。所以,保护这些技艺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都秀部落,目前还保留着纯手工石磨糌粑的制作方法,保留了糌粑的原汁原味,传承了老一辈切吉大草原牧民的文化。

  本文标题:糌粑是如何制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731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7310.html

    标签:糌粑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