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时作业47
一、选择题
(2022·江西省七校联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平洋副高,是一个在西部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其位置和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台风影响深刻。近年来,登陆我国东北地区的台风频次不断增多,强度不断增大。下图为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季节性变化是( B )
A.冬季最北,夏季最南
B.冬季最南,夏季最北
C.春季最北,秋季最南
D.春季最南,秋季最北
解析: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B正确。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D )
A.乌云遮日 B.冷若冰霜
C.风雨交加 D.晴空万里
解析: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有强烈的下沉气流,使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造成晴空万里的稳定天气,时间久了可能出现大范围干旱,D正确。
3.近年来,登陆我国东北地区台风频次增多增强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A )
A.势力偏弱,位置偏东
B.势力偏弱,位置偏南
C.势力偏强,位置偏西
D.势力偏强,位置偏北
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多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并沿着副高外围西部边缘移动。这些台风能够在东北地区登陆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西深北进较弱,其位置偏东,这样生成于副高南侧的台风就沿着偏东的副高南缘、西缘移动北上在东北地区登陆,A正确。
(2022·广东省茂名市二模)班公湖是高原内陆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千米处,海拔4 240米,为我国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国际湖泊。昌隆滩位于昌隆河口,将班公湖分为东西两部分,湖水东淡西咸,滩地出露面积随季节变化明显。图1示意班公湖地理位置,图2示意昌隆滩乱石堆地貌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班公湖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D )
A.沼泽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解析:班公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湖泊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补给,B错误,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昌隆滩位于昌隆河口,滩地出露面积随季节变化明显,表明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而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如果主要受沼泽水或地下水补给,湖水水位季节变化不大,A、C错误。
5.昌隆滩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和原因是( C )
A.夏季 风力大 B.夏季 降水多
C.冬季 气温低 D.冬季 蒸发弱
解析:该区域河流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湖泊水位高,大部分滩地被淹没。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少,湖泊水位低,滩地出露面积最大。所以滩地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冬季,影响因素是气温,C正确。
6.班公湖东淡西咸的原因是( A )
①昌隆滩阻隔水体交换 ②东部河流水量较充足 ③西部蒸发较旺盛 ④东部降水较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班公湖属于内陆湖,水体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放,盐分得以积累。湖泊东西方向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①正确;湖泊东部有河流注入,水量较充足,稀释了湖水盐度,盐度低,②正确;班公湖面积较小,气候差异小,东、西部蒸发差异小,且当地降水较少,③④错误。故选A。
(2021·福建卷)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7~9题。
站点 | 海拔/m |
7月平均 气温/℃ |
年降水 量/mm |
土壤冻结 天数/天 |
土壤冻结 最大深度/cm |
① | 663 | 22.8 | 276 | 97 | 41 |
② | 776 | 21.2 | 352 | 103 | 56 |
③ | 1 106 | 19.6 | 554 | 120 | 64 |
④ | 1 210 | 19.2 | 599 | 126 | 103 |
⑤ | 1 854 | 16.5 | 802 | 144 | 85 |
7.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C )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 854米
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解析:据表中资料可知,站点⑤海拔1 854米,年降水量最多,只能说明在五个站点中降水最多,并不能说明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 854米,A错误;表格中五个站点的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对降水的影响不大,B错误;材料“季节性冻土广布”,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且冻土只能在气温低时存在,C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D错误。
8.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A.积雪深度 B.风力大小
C.冬季气温 D.太阳辐射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⑤站点的年降水量比④站点多了200毫米左右,降水多,冬季积雪可能大,积雪深度大,积雪深度有效地保持地温,因此土壤冻结最大深度比④站点小,A正确;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差异不大,B错误;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⑤站点的冬季气温比④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该更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C错误;⑤站点海拔比④站点高,太阳辐射⑤站点可能更强,但⑤站点降水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不一定更强,D错误。
9.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D )
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解析:太行山脉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 ℃,不可能在600多米的海拔就出现40厘米的季节性冻土,A错误;长白山、横断山区年降水量较大,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看,可以排除长白山脉、横断山脉,B、C错误;天山山脉地处内陆,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看,天山山脉比较符合,D正确。
(2022·广东省韶关市一模)矶头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如下图),突出于江中,形如半岛。矶头的存在对于河流有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0~12题。
10.长江中下游河岸矶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中下游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侵蚀能力强
C.河岸基岩的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D.河岸植被覆盖率较高,抗侵蚀能力强
解析:长江中下游河岸矶头主要是由于基岩的岩性坚硬,河流的流水侵蚀作用无法完全侵蚀,形成形如半岛的矶头,C正确;长江中下游河流流经地区起伏较小,流速较慢,河流侵蚀作用较弱,A、B错误;图中显示矶头植被覆盖率较低,D错误。
11.长江中下游河岸矶头对河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
A.降低流速防洪护堤
B.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C.增加河道水域面积
D.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解析:观察图中信息可知,长江中下游河岸矶头,形如半岛,矶头可以降低河流流速,起到防洪护堤的作用,A正确;图中显示矶头处植被覆盖率低,且河岸较陡峭,不适合生物栖息,B错误;降低了长江河流速度,河道泥沙淤积程度加强,导致河道水域面积有所减小,C、D错误。
12.长江中下游河岸可利用矶头及附近水域( C )
①修建码头②开发农田
③开展旅游观光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长江中下游河岸的矶头及其附近水域由于深入江中,水深,水流速度较慢,可以修建码头,①正确;由于比较陡峭,开发农田较为困难,且可能破坏其生态环境,②错误;独特的矶头风光,可以开展旅游观光项目,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③正确;矶头处于江中区域,长江在暴雨季节,河水暴涨,易发生水患,冲走鱼类生物,造成损失,④错误。故选C。
(2022·湖南省六校联考)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抚、信、饶、修等支流的来水,经由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非常大。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集中强降雨。下图为鄱阳湖三次大洪水的洪水过程线(鄱阳湖星子站)比较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 A )
A.上涨速度迅猛 B.起涨时间早
C.缓慢回落D.持续时间长
解析:读图可知,对比1954年和2020年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出现时间、水位高低、过程线洪峰前后曲线斜率可知,相比1954年,2020年洪水起涨时间晚,上涨速度迅猛、回落快,持续时间短,A正确。
14.推测1998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洪水流量形成“双峰”的原因可能是( D )
A.干流海水顶托 B.支流依次汇水
C.湖面三面环山 D.准静止锋摆动
解析:鄱阳湖区远离海洋,受到海水顶托作用不明显,A错误;鄱阳湖水系支流依次汇水会使得鄱阳湖洪峰时间较长,即鄱阳湖较高水位状态持续,而不会出现“双峰”,B错误;“双峰”出现与鄱阳湖三面环山的地形特征无关,C错误;鄱阳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流域内支流,支流河水主要来自雨水,每年初夏6—7月(少至半个月多至两个月)江淮准静止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准静止锋位置的摆动使得当地雨季出现间断情况,两次被间断的集中降水导致支流出现两个分汛期,使鄱阳湖洪水流量出现“双峰”现象,D正确。
15.据图判断,与2020年6月30日前后相比,同年7月30日前后( D )
A.雨水直接补给鄱阳湖的水量大
B.鄱阳湖湖泊面积较小且在不断缩小
C.支流注入鄱阳湖的水量较大
D.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大于支流来水
解析:读图可知,观察2020年鄱阳湖洪水过程线,6月30日,水位上升,可知此刻鄱阳湖入湖水量(主要为支流注入鄱阳湖)大于出湖水量(主要为鄱阳湖注入长江),7月30日,水位下降,可知此刻鄱阳湖入湖水量小于出湖水量,D正确,C错误;图中无降水信息,且正常年份,受伏旱天气影响,7月30日前后可能降水较少,读图可知,此时水位还在警戒水位以上,可推测7月30日前后湖泊面积较大,A、B错误。
二、综合题
16.(2022·安徽省蚌埠市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青海省西倾山(海拔4 260米)。上游和中游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高原,下游流经黄土高原的陇西黄土高原,于刘家峡水库上游约1.5千米处(海拔1 629米)汇入黄河。在两河交汇处形成“青黄两色”现象。下图示意洮河流域。
(1)分析黄河、洮河交汇处“青黄两色”形成的原因。
(2)从地形角度说明洮河下游支流增多的现象。
(3)洮河下游从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但凌汛现象罕见。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此处为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水含沙量小;水库拦截部分泥沙,使黄河含沙量显著下降,河水清澈;洮河下游流经甘肃西部黄土高原,落差大,流速快,挟带大量泥沙,河流含沙量大。
(2)洮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的陇西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高原易被径流侵蚀、切割,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众多支流。
(3)洮河下游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易结冰;流域内地势北低南高,气温北高南低;上游结冰时下游未结冰,融冰时下游先融冰,上游后融冰。
解析:第(1)题,黄河、洮河交汇处“青黄两色”指的是黄河含沙量小、水质清澈,洮河含沙量大、水质浑浊,两者在刘家峡水库附近汇合,视觉看起来一青一黄,呈现“青黄两色”。其具体原因是黄河上游人口稀少,人类对植被破坏小,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水含沙量小;流经水库,泥沙沉积,进一步使黄河含沙量下降,河水清澈;洮河下游流经陇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据“发源于青海省西倾山(海拔4 260米)……(海拔1 629米)汇入黄河”可知,洮河流域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挟带大量泥沙,河流含沙量大,河水浑浊。第(2)题,由材料可知,洮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的陇西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土层的特点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导致高原地表易被流水侵蚀、切割,形成支离破碎的沟谷地貌,从而形成众多大小支流。第(3)题,洮河下游从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但凌汛现象罕见的原因,可结合凌汛产生的原因反答,比如河流难以结冰等。由图文可知,洮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的陇西黄土高原,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不易结冰;由于流速快,即使结冰,也不易造成冰凌堆积;据“于刘家峡水库上游……汇入黄河”可知,洮河下游大致自南向北汇入黄河,表明流域内地势北低南高;据图可知,流域内气温北高南低,上游结冰时,下游气温高未结冰,融冰时下游气温高先融冰,上游气温低后融冰,不易形成凌汛现象。
17.(2022·福建省厦门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 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257.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0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
(1)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 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
(2)说明近60年来流域气候变化对赛里木湖盐度的影响。
(3)说明近60年来赛里木湖东岸坍塌严重的原因。
答案:(1)湖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地形封闭,流域内湖面所占比重高,空气湿度较大;受冰川融水补给影响,水温较低;湖面结冰期长,蒸发时间较短。
(2)赛里木湖无径流排盐,为咸水湖。由于气候暖湿化,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多,汇入的淡水量增加,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降低。
(3)湖岸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湖岸相对陡峭;为迎风岸,易受风浪、湖冰的冲击;气候暖湿化,湖泊水位上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赛里木湖海拔约2 073米,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读图可知,赛里木湖周围高山环绕,地处内陆盆地,地形封闭,赛里木湖湖面面积在整个流域内占比大,受其影响,空气湿度较大,湖水不易蒸发;读图可知,赛里木湖受西侧的冰川融水补给影响,水温较低,蒸发弱;该湖结冰期长达6个月,结冰期长,蒸发时间较短。第(2)题,赛里木湖为内流湖,湖中盐分无法排出,为咸水湖。由材料可知,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降水增多,补给赛里木湖的淡水量增加,入湖的淡水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降低。第(3)题,由材料可知,赛里木湖流域全年盛行偏西风,东岸为迎风岸,受风浪和湖冰的冲击侵蚀程度大;由材料可知,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西侧湖岸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湖岸较缓,东岸湖岸相对陡峭;气候暖湿化,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加,水位上涨,对湖岸的侵蚀作用增强。
本文标题: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时作业47
上一篇: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46
下一篇:中国人文地理课时作业4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412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4126.html
上一篇: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46
下一篇:中国人文地理课时作业4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412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