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答题规范3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3-1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地理答题规范3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D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B )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解题关键 理解逆温的形成原理。
解析:第(1)题,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第(2)题,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晴朗无风,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密雾时大气保温作用强,不利于辐射冷却,C错误。第(3)题,黄河源地区冬季地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下沉气流盛行,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示意图 条件和过程 出现的地区
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中高纬度地区,黎明前最强
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中纬度沿海地区
锋面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冷气团在下部,会形成逆温 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
地形逆温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即地形逆温 山地、盆地和谷地
2.辐射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3.逆温的影响
,

有利
影响
逆温的出现阻碍空气对流,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等
不利
影响
对环境 逆温时,大气比较稳定,加重大气污染
对天气 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对交通 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2022·天津市津南区一模)易贡盆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北缘,是一个宽阔的河谷盆地,谷口狭窄,谷坡陡峻,谷底海拔2 000米左右,研究人员观测到谷坡上有明显的风,受其影响,谷底夜间形成逆温层。喜马拉雅山区海拔1 900~2 300米处广泛分布有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但该植被在易贡盆地分布存在非地带性特征。图1示意易贡盆地地形状况,图2示意易贡盆地1月、7月气温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易贡盆地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分布( D )
A.上限海拔更低,范围更小
B.上限海拔更低,范围更大
C.上限海拔更高,范围更小
D.上限海拔更高,范围更大
解析: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分布应该在气温0 ℃以上的地区。结合材料信息“喜马拉雅山区海拔1 900~2 300米处广泛分布有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当地位于北半球,1月气温低于7月气温,而图中显示1月2 000米处的气温约3 ℃、2 600米处的气温在5 ℃左右,因此可推出易贡盆地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更高,范围更大。故选D。
2.研究人员发现冬季谷内逆温层更厚,因为( C )
A.冷空气强大 B.太阳高度大
C.夜晚更长 D.大气干燥
解析:逆温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的现象。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易贡盆地的逆温是地形造成的逆温,地形逆温主要发生在夜晚,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夏季昼长夜短,因此,逆温现象冬季比其他季节更为显著,逆温层也更厚,C正确。当地是盆地,四周高大的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排除A;当地不管什么季节,夜晚太阳高度均小于0,排除B;逆温层厚度与大气的干湿状况关系小,排除D。故选C。
(2022·广东省佛山市质检)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下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米)。据此完成3~5题。

项目 1时 7时 13时 19时 平均
南坡 -0.667 -0.646 0.655 0.006 -0.163
北坡 -0.477 -0.265 0.868 -0.332 -0.052
3.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据表推测,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 )
A.1—7时 B.7—13时
C.13—19时 D.19—1时
解析:读表可知,1—7时,无论南坡还是北坡,气温垂直梯度数据为负值,即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即出现逆温现象,A正确;13时前后,南坡和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均为正值,即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并未出现逆温现象,B、C错误;19时前后,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未出现逆温现象,注意题干信息“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D错误。
4.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①太阳辐射 ②空气湿度 ③地形 ④盛行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9时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气温降低,北坡气温升高。19时已日落,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①错误;读图可知,南坡存在河流,且为谷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且有河流提供水汽,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储存的热量较多,所以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为平地,空气湿度小,夜间随着降温,山上冷空气易沿山坡下沉并在平地聚集,导致气温“下冷上热”,出现逆温现象,②③正确;与盛行风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B。
5.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 A )
A.受冷空气影响更大
B.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
C.受山谷风影响更大
D.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
解析:冬季,北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更大,冷空气易在低海拔平地地区聚集,导致低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北坡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高,本身气温较低,所以北坡山麓与山顶地区的温差较小,气温垂直梯度较南坡更小,A正确;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流,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B错误;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流谷地,受山谷风的影响更大,C错误;南北坡海陆位置差异不是很大,D错误。
  本文标题:地理答题规范3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405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405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