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考点24 大气的垂直分层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3-0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考点24大气的垂直分层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读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B )


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
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
(2)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C )
,A ,B ,C ,D
解题关键 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为17~18千米,夏季大于冬季。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自近地面到高空,纬向风速先变大,到对流层顶后达到最大,然后风速再变小,之后随高度增加,风速再变大,且风向有明显变化。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大,为17~18千米,由图可知,春季的低纬度(0°~30°),风速为0处与题图不符,且20千米以下随海拔增加风速先变大后变小,与题图不符,A错误;夏季的中纬度(30°~60°),随海拔升高,风速先变大,再变小,等于0后,风速为负值,表示改变了风向,与题图相符,B正确;秋季的中纬度和冬季的高纬度,随海拔升高,风速的数值一直为正值,与题图不符,C、D错误。第(2)题,由题图可知,由甲到乙到丙,风速在减小,但风向变化不明显,A图中丙为北风,D图中丙为南风,均没有明显的纬向风速,B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大,A、B、D错误;C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小,为西南风,最接近题图的情况,C正确。
大气的垂直分层
1.图示

2.各层特征比较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 ℃)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
天气现象少见,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部到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很小 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 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气温垂直递减率可能会小于0.6 ℃或大于0.6 ℃,如下图所示(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正常情况   垂直递减率变化
角度 对流层大气的特征
(2022·山东省临沂市模拟)飞机在航行过程中易受不稳定强乱流影响而发生颠簸,乱流的产生与某种自然要素有密切联系。下图所示为2006年5—12月期间由成都飞往拉萨的航行路线以及航行中出现颠簸的位置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06年5—12月期间由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班主要飞行在( A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航线路段基本上全段都有颠簸现象,由此可知,该期间飞机主要飞行在气流不平稳的对流层,A正确。
2.推测与昌都—拉萨段相比,成都—昌都段发生颠簸次数较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C )
A.飞行方向不同 B.植被覆盖差
C.地势起伏较大 D.山峰积雪较多
解析:成都—昌都段地势起伏大,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大,导致飞行高度范围内气流运动剧烈,颠簸次数较多,C正确。整个航线飞行方向都是向西,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差,其对高空的气流状况影响较小,B错误。山峰积雪在昌都—拉萨段更多,D错误。
  本文标题:考点24 大气的垂直分层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95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957.html

    标签:大气垂直分层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