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 四季与五带
考点15 四季与五带
(2017·全国Ⅲ卷)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2)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B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当天可能是( D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解题关键 先根据材料判断季节,然后根据材料判断纬度高低。
解析:第(1)题,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所在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所在地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所在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所在地位于北半球,且较丁所在地纬度低,丙所在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转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所在地纬度低。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第(2)题,由上题判断,丁所在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四个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在北半球。故选D。
1.四季更替和五带的成因
2.四季更替的纬度差异
此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在夏半年因海拔高,较凉爽,在冬半年因纬度低,较温暖,其季节更替也不明显,如我国的昆明、巴西的巴西利亚。
3.地球运动中关于季节判断的依据
项目 | 北半球冬季 | 北半球夏季 |
地球公转规律 | 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 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
直射点位置 | 太阳直射南半球 | 太阳直射北半球 |
昼夜长短变化 |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相反 |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
正午太阳高度 | 12月22日前后,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 6月22日前后,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
太阳升落方位 | 东南升,西南落(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 东北升,西北落(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
日出、日落时间 |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 |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 |
角度1 季节的判断
(2022·重庆市南川中学模拟)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对应( D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自上而下最上面的城市夏季最长,没有冬季,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二个城市春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
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解析: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正确;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C错误;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大,因此夏季漫长而冬季较短或无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A正确;只有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也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B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C。
角度2 地球运动与节气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太阳位置有很大变化。2017年二十四节气每个对应日期的9点,某摄影爱好者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高楼上,从朝东的窗口以相同位置拍摄太阳。一年下来,他将拍摄的24个太阳叠加,全部位点呈现为倾斜的“8”字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该摄影师在夏至日9点拍摄太阳时,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C )
A.东北 B.正东
C.东南 D.正南
解析:夏至日太阳的升落轨迹为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9点时太阳的位置为东南,C正确。
4.下列节气中,北京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的是( D )
A.立夏 B.白露
C.立冬 D.小寒
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昼夜长短差异最大,即夏至或冬至时昼夜长短差值最大,选项中四个节气,与两至点最接近的是小寒,因此,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的是小寒,D正确。
本文标题:考点15 四季与五带
上一篇:考点14 正午太阳高度
下一篇:考点16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8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838.html
上一篇:考点14 正午太阳高度
下一篇:考点16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8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