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和拉力这一对力,源自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Everett S.Lee)的人口迁移推力—拉力理论。李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和迁移者的特征。
1.影响迁移的因素。根据李的解释,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人口的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对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力因素;好的教育设施对学龄儿童的父母可能是拉力因素,但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推力因素,因为维持好的教育设施,意味着纳税人将要多纳税。
迁移还受迁入地和原居住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如距离和迁移成本的影响。
最后,迁移还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性别、年龄、个性、文化水平、敏感程度、对其他地区的认识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等,都会影响他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迁移决策。
2.迁移量。李认为,人口迁移的流量受以下因素的制约。(1)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迁移的流量随各个地方之间差异的程度而变化。地区间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迁移流量越大。李的这一论断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地区间差异程度越大,人们通过流动而获得的机会越多。但是,当地区间的差异程度大到使人难以适应的时候,迁移就根本无从谈起了。(2)人口迁移的流量随迁出地和迁入地人群之间的差异而不同,如果迁出地和迁入地人群间的同质性高,如种族、宗教、教育、收入、信仰等越相似,则迁移量越少。李的这一论断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从个人的角度讲,迁移是为了通过在空间上的移动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潜能;从社会的角度讲,迁移是实现地区间人才交换的重要手段。如果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是同质的,或者说,在特征上没有差异,人口迁移就毫无价值,也无必要了。地区间人口的同质性越低,则差异越大,人口迁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越大,人口迁移就越活跃,人口迁移流量就越大。反之,人口迁移流量就越小。(3)人口迁移的数量与克服中间障碍的难易有关。李举例指出,原民主德国的东柏林和原联邦德国的西柏林,最初是一个城市,人口迁移应该很方便,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统一前)东、西柏林之间的围墙却阻碍了德国东、西部人民之间的交流。总之,自然的障碍和政治的限制等,都会抑制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的流量随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变化。如经济萧条时期的人口迁移就会少于经济繁荣时期的人口迁移。经济周期在很多方面影响人们的迁移行为,但最重要的仍在于影响人们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5)除非有某种特殊限制,迁移流和迁移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会越来越大,人们之间的差异程度也会日益加大,迁移的中间障碍会减小,从而使迁移量增加,迁移率提高。
3.人口迁移的方向。李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1)人口迁移有其特定的方向。通常,人口迁移会集中到几个特定的目的地。这是因为,机会常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同时,迁移者一般会遵循以往的迁移者走过的道路。以往的迁移者把有关的信息传回原居住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迁移的成本,为后来者的迁移提供方便。(2)每一个迁移的流向都伴有一方向相反的返迁移流。这一返迁移流产生的原因是:第一,目的地的拉力因素可能会逐渐减小或消失,从而导致一部分迁移者返回原籍;第二,迁移增加了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接触,开阔了迁移者的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原居住地的机会,从而返回原居住地创业;第三,迁移可能使迁入地的居民认识到其他地区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向外地迁出;第四,许多以经济为目的的迁移者,在他们实现了其经济目标以后,他们会返回原居住地,特别是在他们退休以后。(3)流向效率。李将流向效率定义为主迁移流与返迁移流之比。当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原居住地表现为排斥力时,流向效率较高;当原居住地与迁入地的情况类似时,则流向效率较低;当中间障碍比较大时,则流向效率较高;流向效率还因经济情况而异。经济景气时,流向效率较低;经济萧条时,流向效率较高。
4.迁移者特征。人口迁移不是均匀地发生在人口中每一个人身上的,相反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地讲,年轻力壮、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迁移。当然,这种特征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背景下,迁移者特征表现各不相同。
上一篇:彼特生的人口迁移分类方法
下一篇:我国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1657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1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