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3)
至此,黄河下游 河道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的西端的整个华北平原上扫射了一周。第 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 12 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 3 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 13 世纪下半叶 (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 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 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 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明初 河道多北决毁运。永乐以后治河以保运为主。故中叶以后开始形成较固定的 汴、涡、颍 3 道,以汴道(约当今废黄河,因古代汴水所经而名)为干流。 1495 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 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⑥16 世纪中叶~1865 年(清咸丰五年)。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 16 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 邳,夺泗入淮。”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 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 恢复故道。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 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 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 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 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 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 18 世纪 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 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 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1855 年(清咸丰五年)~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1855 年 6 月黄河在河 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 3 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 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 700 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 到由渤海湾入海。
其后的 20 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 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才势分散,正 溜无定。直至 1876 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后下 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 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铜瓦厢 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 工。1913~1935 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自陶城埠至利 津海口段,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铜瓦厢决口之初,黄河泥 沙大部沉积在河南境内,故陶城埠以下淤积不严重。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 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 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 1855~1938 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 道即达 11 次之多。
1938 年 6 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全河南泛于贾 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 年河复故道。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 大影响。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 命财产。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 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现今河南东北和东 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 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的文献 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 180 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 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 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 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 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见 华北平原)。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 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 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 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 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 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 18 世纪 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 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 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1855 年(清咸丰五年)~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1855 年 6 月黄河在河 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 3 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 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 700 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 到由渤海湾入海。
其后的 20 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 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才势分散,正 溜无定。直至 1876 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后下 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 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铜瓦厢 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 工。1913~1935 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自陶城埠至利 津海口段,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铜瓦厢决口之初,黄河泥 沙大部沉积在河南境内,故陶城埠以下淤积不严重。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 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 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 1855~1938 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 道即达 11 次之多。
1938 年 6 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全河南泛于贾 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 年河复故道。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 大影响。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 命财产。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 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现今河南东北和东 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 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的文献 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 180 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 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 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 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 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见 华北平原)。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2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2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2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