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5)
隋唐统一,河西走廊畅通,青海道逐渐袁落。另一条是从上条分出的,自青 海经西藏、尼泊尔,至印度道。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 布联姻后,三四十年间,唐蕃交通十分频繁。当时从中原去印度多舍中亚道, 而走吐谷浑、吐蕃、尼波罗至天竺道。唐玄奘、道生、道方等法师均由此去 印度求法。 中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湾,提供了海上交通的方便。春秋战 国时代中国东部沿海齐、吴、越等国都有在海上航行的记载。
两汉时代发展 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路线。 中国北部的海上交通,如由山东半岛渡渤海、趋辽东,沿朝鲜半岛西、 南岸抵日本,是中、朝、日之间海上交通最早航路。但当时日本、朝鲜经济 比较落后,这条航路张骞通西域行程图(前 139—前 126 年、前 115—前 114 年)的经济意义不大。南部海上航路在西汉时已远至孟加拉湾西岸。据《汉 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今越南顺化)或徐闻、合浦出海,经马六 甲海峡,沿途停泊各港口,最终到达黄支国。黄支国一说今苏门答腊西北部, 一说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东汉时中印海上交通畅通不衰。罗马帝国东部也 有商人远洋来华通商。
三国时魏、吴二国东临大海,都注意发展海上交通, 曹魏时曾二次遣使渡海前往日本。孙吴政权也曾遣使航海往林邑(今越南南 部)和扶南(今柬埔寨)以及南洋群岛中若干岛屿。这条航路在两晋南北朝 时是中、印高僧往来的必由之路。那时的广州为中国海外交通的第一大港。 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更注意发展海上交通。除继续发展大陆沿海的航 运外,北方至新罗,日本,南方至西域南海的海上交通十分频繁。隋唐时去 日本的航路有 2 条:一条从山东半岛北部登州起航,越过渤海海峡,沿着辽 东半岛南岸和朝鲜半岛西海岸,经济州海峡、对马海峡至日本。一条从扬州 出海,横渡中国海,抵达日本。
日本遣唐使前期多走北道,后期多走南道。 南方的航行大多从广州出发,西南经今越南中南部的林邑、真腊沿海地区, 至今新加坡海峡,东航可至诃陵(今爪哇岛),西航经室利佛逝(今苏门答 腊)、伽芝洲(今尼科巴群岛)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着印度半岛 的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登陆,趋大食国的首都缚达城(今巴格达)。 这是东西方两大帝国的海上交通航路。阿拉伯商人亦多经此航路来华贸易。 隋唐时期随着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港 口城市。在北方的有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掖县),南方的有楚州 (今江苏淮安)、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福州、泉州、潮州、 广州、交州(今越南河内)和苏州的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等。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