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6)
人文概况
广东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南大门,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地区,又是全国重要蚕桑、海洋渔业生产区之一。省内有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人口与民族广东人口总计6282.9236 万缺东沙群岛人口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3 人,较全国人口密度大3 倍。汕头地区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899.7 人,其中澄海县达1706.84 人。而粤北山区的连山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79 人。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36.77%。
全省除汉族外,尚有黎、瑶、苗、壮、回、满、畲等52 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9.41%左右,少数民族人口约占0.59%。其中,瑶族多分布于连南、连山和乳源山区;壮族则集中于连山、怀集等县,风俗习惯已与汉族相似;畲族分布于粤东的凤凰、莲花、罗浮等山区。回族主要分布于广州市和肇庆市;满族主要在广州市。
广东为全国华侨最多省份,旅外华侨约1400 多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侨居174 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加拿大居多。在港澳同胞达500 多万人。全省侨乡集中于:①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中山、东莞、宝安等县。②潮汕平原。③粤东北的梅县、大埔、蕉岭、丰顺等县。
经济概况
广东是商品性农业发展较早,轻工业基础较好,商业较繁荣,但向以农业为主的省份。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经济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农业上大力建设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粮食、水果和甘蔗生产基地,开发雷州半岛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工业建立了家用电器、日用机械、纺织、食品、钢铁、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电子等多种部门。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迅猛发展。1979 年以来,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广州、湛江和珠江三角洲被列为开放城市或地区,全省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递增水平。
农业广东农业生产发展条件较优越,开发利用潜力大。蔗糖、花生、黄红麻、水果、茶叶、蚕茧、生猪、水产等产量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近年来大力发展山区造林种果和沿海的海水养殖等开发性农业,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开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多样性和商品性的特征更加明显。
①耕作业中,粮食、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生产并重。在全省252.8 万多公顷耕地中,水田和旱田约占3/4。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南部可三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是全国首要的双季稻种植区。水稻种植遍及全省,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主要高产稳产区。前者总产量最大,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后者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名列中国前茅。漠阳江、鉴江及各河流沿岸平原和谷地亦为水稻重要产区。耕作多实行水稻连作和双季稻加冬薯的一年三熟制。粤北山区少数地方山高水冷日照短,主种单季稻。全省复种指数为200.1%。小麦种植很少,旱作有甘薯、玉米等。从1952 年起广东改变了过去长期缺粮的状态。1976 年后,由于调整种植面积,加上地少人多,每年又须调进部分粮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106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