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土壤、植被和动物界(3)
三、主要植被-土壤类型
(一)热带常绿雨林-砖红壤 这一植被-土壤类型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的反映,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 及其附近安第斯山低坡,还包括哥伦比亚西岸、圭亚那高原东北沿海和南回 归线以北的巴西东岸。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 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地理 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 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南 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称为希列亚群落。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 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 1/3 种是南美特有种。生长期连续无间,植物终 年葱绿繁茂。无数的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 郁闭丛林。一般有 4—5 层,多者可达 11—12 层,树冠成锯齿状,参差不齐。 许多乔木为争取日照,力图往上生长,树干很少分枝,高者可达 80—100m, 有些树种在树干底部生有板状根。占优势的乔木树种多属桃金娘科、芸香科、 楝科、樟科、棕榈科、夹竹桃科等,盛产红木、乌木、绿木、西班牙杉,巴 西果、乳木、象牙椰子、美洲胶树、油棕等各种经济林木;藤本植物以榕属、 天南星科、棕榈科、合欢亚科等为主,附生植物以凤梨科、真蕨科等最为典 型。由于各部分所处地理位置、地面高度以及排水情况的不同,各种乔木的 组合也有所差异。因此,希列亚群落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1)红树群落,分 布于沿海一带;2)低地常雨乔木群落(又称伊加泊群落),发育于低湿河漫 滩以及其他沼泽性卑湿地带,林木比较稀疏和低矮;3)高地常雨乔木群落(又 称埃特群落),发育于高位平原地区,种类成分较前者丰富,植物生长也更 为繁茂。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 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着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如亚马孙河中、 下游地区,地表还往往分布有砖红化壳;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降水丰沛、森 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亚马孙平原西部地区,土壤的淋溶过程特别旺盛。 此外,在排水不良的沿海地带,红壤遭受沼泽化;在河漫滩地带,冲积土广 布。
(二)热带半落叶林-红壤、砖红壤 这是一种稀树乔木群落,部分为落叶树种,部分为常绿乔木,两者混交, 故称半落叶林。它一般处于热带常绿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的过渡地带,如圭 亚那高原西部;或者位于热带稀树草原的湿润边缘,如巴拉那河中游东西两 侧。年降水量约 1000—1500mm,适宜乔木生长,但冬季比较干燥,全年有 4 个月平均降水量低于 50mm,所以乔木多数矮小,分布稀疏,干季落叶;因林 下光照充足,生长着灌木和草本植被。土壤的淋溶过程弱于热带常绿雨林地区,主要土类是无灰化现象的红壤和砖红壤。
(三)热带稀树草原-红壤 这种植被-土壤类型主要发育于两大地区,即巴西高原内陆(主要在亚马 孙河、圣弗兰西斯科河与巴拉那河之间地区)和奥里诺科平原。这里气温终 年很高,年降水量介于 500—1500mm 之间,但干湿季分明,干季约占 4—5 个月,因而利于草原而不宜雨林的发育;另一方面又因雨季中降水相当丰富, 所以草原中散生着能适应较长干季的乔木树种。巴西高原的部分称坎普群 落,因排水良好,易受干旱,草本植被的分布往往并不连续密实。草类中以 单子叶植物的禾本科占优势,如雀稗属、忝属、须芒草属、三芒草属等;双 子叶植物中以豆科和菊科为主。散生于草被之中的是个别旱生、矮小的乔木树种,如具伞状树冠的合欢亚科、波巴布树、茜草科、大戟属、桃金娘科、 夹竹桃科等。奥里诺科平原的部分称里雅诺群落,它的外貌和种类成分与坎 普群落有一定差异。由于地势较低,雨季遭受定期泛滥,土中水分较充足, 草被生长非常茂盛,多为 2m 以上的高草,以禾本科、莎草科以及菊科为主。 散生于草丛间的乔木多属棕榈科,较湿润的西南部或一些沼泽化地段,常见 喜湿的马夫里叶瓦属棕榈,中部和东部较高爽的干旱地区,为旱生的可剖尼 西亚属棕榈,并点缀着耐旱的密灌丛。此外,在河流沿岸还分布着走廊式森 林。 热带稀树草原的典型土类是红壤。在具有明显干季的气候条件下,化学 分解和淋溶作用均不及热带常绿雨林地区,也逊于热带半落叶林地区。土壤 无灰化现象,又因草本植被占优势,所以腐殖质的聚积也较丰富,尤其是奥 里诺科平原的红壤,甚至呈现黑色。在干季较长的地区,地表广泛分布着砖 红化壳,如巴西高原的中部和奥里诺科平原东部的北岸一带。
(四)热带干燥森林和热带荒漠疏林-红褐色土、红棕色土 处在内陆的格兰查科地区,在气候上表现出从北向南和自东向西趋于干 旱,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比较错综复杂。但从全局来看,本区属热带范畴, 年降水量 500—1000 mm,夏雨冬干,占优势的植物-土壤类型是热带干燥森 林和红褐色土。森林比较稀朗,间以成丛分布的带刺灌木,主要乔木树种是 克维伯树(又称破斧树,属漆树科)。本区西部和南部,乔木更为稀朗,植 物群落主要由带刺的金合欢、含羞草、仙人掌、龙舌兰、大戟等组成,藤本 植物和凤梨科附生植物也很多。 巴西东北部以及委内瑞拉湾东西沿海一带,处于热带稀树草原少雨的边 缘,年降水量约 250—1000mm,干季可持续 6 个月以上,因而发育了更具干 旱特性的热带荒漠疏林和红棕色土。这是一种多刺旱生的乔木或灌木群落, 以巴西东北部发育最为典型,一般称卡汀加群落。这里乔木矮生,树冠扁平, 以豆科(山扁豆属)植物最多,其次是大戟科(二歧木属)、木棉科(纺缍树)、仙人掌科(仙人鞭属)等,还有许多凤梨科附生植物。该群落另一特 点是草本植被很贫乏。在少雨长旱、有机质供应不多的条件下所发育的红棕色土,腐殖质含量比红褐色土更少,所以土色进一步变淡。
(五)热带荒漠-原始荒漠土和山地荒漠土 这是分布在 3°—30°S 之间的秘鲁和智利北部的沿海地带,包括太平洋 沿岸荒漠和山地盐生荒漠。在降水极为稀少的气候条件下,植物非常贫乏, 只生长一些多年生带刺、垫状的旱生灌木和一些仙人掌科植物,沿河或地下 水较丰富的地带,可见到金合欢和含羞草,但还有不少 331 沙丘连绵的不毛之地。在偶尔降雨时,或近海一带依靠雾中的一些水分,发 育着生长迅速、能在很短期内结束营养期的短生植物,它们由显花植物、球 茎类和块茎类植物组成,一般称洛马群落。中央纵谷地带,尤其在阿塔卡马 沙漠中,由于干盆地的存在,多盐沼,发育了盐生灌木荒漠。热带荒漠中的 成土过程十分微弱,一般是所谓原始荒漠土;中央纵谷地带分布着山地荒漠 土,并有盐碱滩形成。只是秘鲁西岸一带有小叶荒漠灰钙土和棕钙土发育。
(六)亚热带湿润森林(南美杉林)-红壤和黄壤 这是分布在巴西高原南部约 23°—30°S 之间的地区,这里属亚热带湿 润气候,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已不存在干季,同时在地形上为一辉绿岩 高原,地势较高,冬季有霜,因此发育了由针叶林和一些阔叶树种所组成的 森林。占优势的树种是耐霜的南美杉,这是一种高大挺直的乔木,阔叶树种 构成它的下木,故称该林型为南美杉林。在森林内部,巴拉圭冬青形成林下 层。本区的亚热带红壤和黄壤的成土母质为富含铁、镁化合物的辉绿岩,腐 殖质含量也较高,所以具体表现为一种深暗的紫色土,土层深厚,粘性很强。
(七)亚热带草原(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 这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类型。从分布的位置来看,它占据着 30°S 以南 的大陆东岸地区,包括巴西高原南缘、乌拉圭、阿根廷的河间区南部以及潘 帕斯东部(湿润潘帕斯)。按这里气温年较差不大、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应该宜于森林发育,但实际上除了沿河两岸有走廊 林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草类中占优势的是硬叶禾本科 植物,如针茅属、早熟禾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 双子叶植物,特别是菊科植物。豆科植物较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此外, 由于植被发育历史不长,所以特有种比较贫乏。在这种植被下,主要发育着 草原黑土,腐殖质含量很高,因有足够降水透过土壤剖面,所以土层中一般 缺乏钙积层;又因本区气温较高,土壤表现了一定的红化现象。这二点使它 有别于温带草原的黑钙土,故称红化黑土。巴拉那河下游左岸,草原中因有 草甸存在,分布着草甸土;潘帕斯东中部,由于排水不良,出现了一个东西 横亘的沼泽土带,尤其巴拉圭河下游与巴拉那河下游,因地势低洼,沼泽土 大片存在。
(八)亚热带灌木半荒漠-灰褐色土、灰钙土 从格兰查科热带干燥森林往南(28°S 以南),潘帕斯亚热带草原以西, 进入阿根廷西北部干燥潘帕斯的领域。因居内陆位置,气候的大陆性和干旱 性逐渐显著,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500mm,雨季集中,变率 很大,所以植被类型更替为亚热带灌木半荒漠。这是一种以灌木为主的灌木- 短草植物群落,也称蒙特群落。灌木矮生、落叶、多刺、分布成丛,旱生特 性非常显著。灌木之间往往隔以短矮的粗草丛,甚至光秃地面。在水分供应 充分的地方,生长着有刺的金合欢、含羞草,或一些低矮乔木。此外,本区 还有大片盐渍化地段,生长着猪毛菜属、海蓬子属等盐生植物。与蒙特群落 相应的土类是灰褐色土和灰钙土,前者分布于接近湿润潘帕斯的地区,由东 向西土色变浅,逐渐转为灰钙土,其间还夹杂着成片的盐土。
(九)亚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褐色土 这是发育于亚热带夏干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土壤类型,分布在 30°—37 °S 的智利中部地区,所占面积较小,典型的土类是褐色土。占优势的植物 为桃金娘科、樟科(月桂)、金合欢、柚木等,生长于沿海地带的比中央纵 谷茂密。本区北部气候趋于干旱,植物群落的旱生特征逐渐显著,向热带荒 漠过渡;南部气候趋于湿润,逐渐转为温带湿润森林。
(十)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棕色荒漠土 与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相应的这一植被-土壤类型,出现在南美洲 中纬度的大陆东岸,即巴塔哥尼亚地区,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同时本 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又导致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有别于世界其他温带荒漠 区,如冬夏无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年较差相对不大,降水有自西向东递减的 趋势。这反映在植物群落外貌上,不象一般荒漠那样贫瘠,甚至具有草原的 一些特征。总的来说,本区属于旱生灌木与稀疏短草相结合的植被类型,主 要由垫状的灌木、矮生的仙人掌和一些有刺、硬叶禾本科草类组成,占优势 的土类是棕色荒漠土。典型的荒漠仅限于降水稀少,气温较高的北部以及砂 岩或砾岩裸露地区。本区西部和南部边缘,由于降水稍见增多,短草逐渐增 多,形成一个连续的禾本科灌木干草原带,并相应发育了栗钙土,表现出温 带草原特征。
(十一)温带湿润森林-棕壤 37°S 以南的智利南部地区,在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发 育着由各种阔叶林所组成的温带湿润森林。 37°—40°S 之间为一过渡 带,分布着以落叶山毛榉属为主、并杂有针叶树种的森林,前者如南极假山 毛榉、匍假山毛榉等,后者有弗茨柏属(柏科)、智利紫杉、覆瓦状南美杉、 智利肖楠属等。40°—48°S 之间,降水充沛,发育了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 森林高大郁闭,其繁茂程度可与热带常绿雨林相比,只是乔木树种比较少, 故有“半希列亚群落”之称。森林多层次,占优势的常绿树种为桦状假山毛 榉、木兰属等,林中由树状羊齿和竹类植物构成茂密的下木,藤本植物也相 当丰富。48°S 以南,由于气温较低,形成山地湿润混交林,也称亚南极森 林。森林渐稀,乔木的高度也减小,林下的藤本植物、树状羊齿、竹类植物 逐渐消失,以肖楠属、罗汉松属等为主的针叶树种显占优势,但山毛榉属、 木兰属等阔叶树种仍有分布。温带湿润森林的相应土类是棕壤和山地棕壤, 48°S 以南的山地棕壤还有一定的灰化现象。
(十二)安第斯山山地植被-土壤类型 安第斯山区的植被-土壤类型非常复杂。它一方面跨有南北水平方向的各 种主要类型,同时又兼具垂直分布的各种类型,而南北各地段所表现的垂直 带彼此又存在着差异,同一地段内东西坡的类型也不相同。 安第斯山东坡,在 3°N 至 15°S 的范围内,800—1400m 以下的低坡和 山麓地带,发育着山地希列亚群落-山地砖红壤;在其上直至 2500—2800m, 转为山地亚热带湿润森林-山地红壤,它分布的纬度范围也扩大了许多,向北 伸至 10°N 附近,向南到达 18°S 左右;由此再向上到达 3500—4000m 的高 度,则为山地温带森林-山地棕壤,主要分布于赤道至 18°S 附近。从 18° —28°S 附近的 400—2000 m 的地带,发育着山地亚热带夏绿林-山地褐色土 和红褐色土。28°—40°S 主要为山地灌木半荒漠与荒漠-山地荒漠土和灰钙 土。40°S 以南,低坡为禾本科灌木干草原-栗钙土,高坡开始出现岛状分布 的山地温带湿润混交林-山地棕壤。 安第斯山西坡,赤道以北的部分与低纬东坡相似。经过赤道至 3°S 的过 渡带——热带半落叶林、热带干燥森林与疏林,向南转入山地热带灌木半荒 漠与荒漠-山地荒漠土,只有在 1000m 或 2000m 以上的地带,方生长一些稀疏 的旱生灌木和草类。 30°—37°S 的低坡为亚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山地褐 色土。35°S 以南的中、高坡和 37°S 以南的低坡,转入山地温带湿润森林山地棕壤。 森林线以上发育着高山植物群,在赤道附近至 7°S,约 3400m 至 4600 —4800m 的高度上,发育着所谓巴拉摩群落,由硬刺的禾本科生草和菊科的 一些草类等组成,具有垫状生活型,相应的土类为山地草甸土。7°—18°S 在 3400m 以上,巴拉摩群落转为杂有稀疏灌木的山地禾本科草原-山地草原 土。18°—28°S 之间约 3400—4500m 的高度,发育所谓普那群落,这是一 种杂生有刺灌木的干草原,主要由硬叶禾本科草类、垫状植物和匐匍植物、 仙人掌科、旱生灌木等组成,相应的土类是高山荒漠土。从 28°S 以南至火 地岛,以高山草甸和山地草甸土为主。
(一)热带常绿雨林-砖红壤 这一植被-土壤类型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的反映,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 及其附近安第斯山低坡,还包括哥伦比亚西岸、圭亚那高原东北沿海和南回 归线以北的巴西东岸。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 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地理 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 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南 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称为希列亚群落。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 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 1/3 种是南美特有种。生长期连续无间,植物终 年葱绿繁茂。无数的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 郁闭丛林。一般有 4—5 层,多者可达 11—12 层,树冠成锯齿状,参差不齐。 许多乔木为争取日照,力图往上生长,树干很少分枝,高者可达 80—100m, 有些树种在树干底部生有板状根。占优势的乔木树种多属桃金娘科、芸香科、 楝科、樟科、棕榈科、夹竹桃科等,盛产红木、乌木、绿木、西班牙杉,巴 西果、乳木、象牙椰子、美洲胶树、油棕等各种经济林木;藤本植物以榕属、 天南星科、棕榈科、合欢亚科等为主,附生植物以凤梨科、真蕨科等最为典 型。由于各部分所处地理位置、地面高度以及排水情况的不同,各种乔木的 组合也有所差异。因此,希列亚群落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1)红树群落,分 布于沿海一带;2)低地常雨乔木群落(又称伊加泊群落),发育于低湿河漫 滩以及其他沼泽性卑湿地带,林木比较稀疏和低矮;3)高地常雨乔木群落(又 称埃特群落),发育于高位平原地区,种类成分较前者丰富,植物生长也更 为繁茂。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 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着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如亚马孙河中、 下游地区,地表还往往分布有砖红化壳;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降水丰沛、森 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亚马孙平原西部地区,土壤的淋溶过程特别旺盛。 此外,在排水不良的沿海地带,红壤遭受沼泽化;在河漫滩地带,冲积土广 布。
(二)热带半落叶林-红壤、砖红壤 这是一种稀树乔木群落,部分为落叶树种,部分为常绿乔木,两者混交, 故称半落叶林。它一般处于热带常绿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的过渡地带,如圭 亚那高原西部;或者位于热带稀树草原的湿润边缘,如巴拉那河中游东西两 侧。年降水量约 1000—1500mm,适宜乔木生长,但冬季比较干燥,全年有 4 个月平均降水量低于 50mm,所以乔木多数矮小,分布稀疏,干季落叶;因林 下光照充足,生长着灌木和草本植被。土壤的淋溶过程弱于热带常绿雨林地区,主要土类是无灰化现象的红壤和砖红壤。
(三)热带稀树草原-红壤 这种植被-土壤类型主要发育于两大地区,即巴西高原内陆(主要在亚马 孙河、圣弗兰西斯科河与巴拉那河之间地区)和奥里诺科平原。这里气温终 年很高,年降水量介于 500—1500mm 之间,但干湿季分明,干季约占 4—5 个月,因而利于草原而不宜雨林的发育;另一方面又因雨季中降水相当丰富, 所以草原中散生着能适应较长干季的乔木树种。巴西高原的部分称坎普群 落,因排水良好,易受干旱,草本植被的分布往往并不连续密实。草类中以 单子叶植物的禾本科占优势,如雀稗属、忝属、须芒草属、三芒草属等;双 子叶植物中以豆科和菊科为主。散生于草被之中的是个别旱生、矮小的乔木树种,如具伞状树冠的合欢亚科、波巴布树、茜草科、大戟属、桃金娘科、 夹竹桃科等。奥里诺科平原的部分称里雅诺群落,它的外貌和种类成分与坎 普群落有一定差异。由于地势较低,雨季遭受定期泛滥,土中水分较充足, 草被生长非常茂盛,多为 2m 以上的高草,以禾本科、莎草科以及菊科为主。 散生于草丛间的乔木多属棕榈科,较湿润的西南部或一些沼泽化地段,常见 喜湿的马夫里叶瓦属棕榈,中部和东部较高爽的干旱地区,为旱生的可剖尼 西亚属棕榈,并点缀着耐旱的密灌丛。此外,在河流沿岸还分布着走廊式森 林。 热带稀树草原的典型土类是红壤。在具有明显干季的气候条件下,化学 分解和淋溶作用均不及热带常绿雨林地区,也逊于热带半落叶林地区。土壤 无灰化现象,又因草本植被占优势,所以腐殖质的聚积也较丰富,尤其是奥 里诺科平原的红壤,甚至呈现黑色。在干季较长的地区,地表广泛分布着砖 红化壳,如巴西高原的中部和奥里诺科平原东部的北岸一带。
(四)热带干燥森林和热带荒漠疏林-红褐色土、红棕色土 处在内陆的格兰查科地区,在气候上表现出从北向南和自东向西趋于干 旱,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比较错综复杂。但从全局来看,本区属热带范畴, 年降水量 500—1000 mm,夏雨冬干,占优势的植物-土壤类型是热带干燥森 林和红褐色土。森林比较稀朗,间以成丛分布的带刺灌木,主要乔木树种是 克维伯树(又称破斧树,属漆树科)。本区西部和南部,乔木更为稀朗,植 物群落主要由带刺的金合欢、含羞草、仙人掌、龙舌兰、大戟等组成,藤本 植物和凤梨科附生植物也很多。 巴西东北部以及委内瑞拉湾东西沿海一带,处于热带稀树草原少雨的边 缘,年降水量约 250—1000mm,干季可持续 6 个月以上,因而发育了更具干 旱特性的热带荒漠疏林和红棕色土。这是一种多刺旱生的乔木或灌木群落, 以巴西东北部发育最为典型,一般称卡汀加群落。这里乔木矮生,树冠扁平, 以豆科(山扁豆属)植物最多,其次是大戟科(二歧木属)、木棉科(纺缍树)、仙人掌科(仙人鞭属)等,还有许多凤梨科附生植物。该群落另一特 点是草本植被很贫乏。在少雨长旱、有机质供应不多的条件下所发育的红棕色土,腐殖质含量比红褐色土更少,所以土色进一步变淡。
(五)热带荒漠-原始荒漠土和山地荒漠土 这是分布在 3°—30°S 之间的秘鲁和智利北部的沿海地带,包括太平洋 沿岸荒漠和山地盐生荒漠。在降水极为稀少的气候条件下,植物非常贫乏, 只生长一些多年生带刺、垫状的旱生灌木和一些仙人掌科植物,沿河或地下 水较丰富的地带,可见到金合欢和含羞草,但还有不少 331 沙丘连绵的不毛之地。在偶尔降雨时,或近海一带依靠雾中的一些水分,发 育着生长迅速、能在很短期内结束营养期的短生植物,它们由显花植物、球 茎类和块茎类植物组成,一般称洛马群落。中央纵谷地带,尤其在阿塔卡马 沙漠中,由于干盆地的存在,多盐沼,发育了盐生灌木荒漠。热带荒漠中的 成土过程十分微弱,一般是所谓原始荒漠土;中央纵谷地带分布着山地荒漠 土,并有盐碱滩形成。只是秘鲁西岸一带有小叶荒漠灰钙土和棕钙土发育。
(六)亚热带湿润森林(南美杉林)-红壤和黄壤 这是分布在巴西高原南部约 23°—30°S 之间的地区,这里属亚热带湿 润气候,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已不存在干季,同时在地形上为一辉绿岩 高原,地势较高,冬季有霜,因此发育了由针叶林和一些阔叶树种所组成的 森林。占优势的树种是耐霜的南美杉,这是一种高大挺直的乔木,阔叶树种 构成它的下木,故称该林型为南美杉林。在森林内部,巴拉圭冬青形成林下 层。本区的亚热带红壤和黄壤的成土母质为富含铁、镁化合物的辉绿岩,腐 殖质含量也较高,所以具体表现为一种深暗的紫色土,土层深厚,粘性很强。
(七)亚热带草原(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 这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类型。从分布的位置来看,它占据着 30°S 以南 的大陆东岸地区,包括巴西高原南缘、乌拉圭、阿根廷的河间区南部以及潘 帕斯东部(湿润潘帕斯)。按这里气温年较差不大、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应该宜于森林发育,但实际上除了沿河两岸有走廊 林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草类中占优势的是硬叶禾本科 植物,如针茅属、早熟禾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 双子叶植物,特别是菊科植物。豆科植物较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此外, 由于植被发育历史不长,所以特有种比较贫乏。在这种植被下,主要发育着 草原黑土,腐殖质含量很高,因有足够降水透过土壤剖面,所以土层中一般 缺乏钙积层;又因本区气温较高,土壤表现了一定的红化现象。这二点使它 有别于温带草原的黑钙土,故称红化黑土。巴拉那河下游左岸,草原中因有 草甸存在,分布着草甸土;潘帕斯东中部,由于排水不良,出现了一个东西 横亘的沼泽土带,尤其巴拉圭河下游与巴拉那河下游,因地势低洼,沼泽土 大片存在。
(八)亚热带灌木半荒漠-灰褐色土、灰钙土 从格兰查科热带干燥森林往南(28°S 以南),潘帕斯亚热带草原以西, 进入阿根廷西北部干燥潘帕斯的领域。因居内陆位置,气候的大陆性和干旱 性逐渐显著,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500mm,雨季集中,变率 很大,所以植被类型更替为亚热带灌木半荒漠。这是一种以灌木为主的灌木- 短草植物群落,也称蒙特群落。灌木矮生、落叶、多刺、分布成丛,旱生特 性非常显著。灌木之间往往隔以短矮的粗草丛,甚至光秃地面。在水分供应 充分的地方,生长着有刺的金合欢、含羞草,或一些低矮乔木。此外,本区 还有大片盐渍化地段,生长着猪毛菜属、海蓬子属等盐生植物。与蒙特群落 相应的土类是灰褐色土和灰钙土,前者分布于接近湿润潘帕斯的地区,由东 向西土色变浅,逐渐转为灰钙土,其间还夹杂着成片的盐土。
(九)亚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褐色土 这是发育于亚热带夏干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土壤类型,分布在 30°—37 °S 的智利中部地区,所占面积较小,典型的土类是褐色土。占优势的植物 为桃金娘科、樟科(月桂)、金合欢、柚木等,生长于沿海地带的比中央纵 谷茂密。本区北部气候趋于干旱,植物群落的旱生特征逐渐显著,向热带荒 漠过渡;南部气候趋于湿润,逐渐转为温带湿润森林。
(十)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棕色荒漠土 与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相应的这一植被-土壤类型,出现在南美洲 中纬度的大陆东岸,即巴塔哥尼亚地区,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同时本 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又导致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有别于世界其他温带荒漠 区,如冬夏无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年较差相对不大,降水有自西向东递减的 趋势。这反映在植物群落外貌上,不象一般荒漠那样贫瘠,甚至具有草原的 一些特征。总的来说,本区属于旱生灌木与稀疏短草相结合的植被类型,主 要由垫状的灌木、矮生的仙人掌和一些有刺、硬叶禾本科草类组成,占优势 的土类是棕色荒漠土。典型的荒漠仅限于降水稀少,气温较高的北部以及砂 岩或砾岩裸露地区。本区西部和南部边缘,由于降水稍见增多,短草逐渐增 多,形成一个连续的禾本科灌木干草原带,并相应发育了栗钙土,表现出温 带草原特征。
(十一)温带湿润森林-棕壤 37°S 以南的智利南部地区,在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发 育着由各种阔叶林所组成的温带湿润森林。 37°—40°S 之间为一过渡 带,分布着以落叶山毛榉属为主、并杂有针叶树种的森林,前者如南极假山 毛榉、匍假山毛榉等,后者有弗茨柏属(柏科)、智利紫杉、覆瓦状南美杉、 智利肖楠属等。40°—48°S 之间,降水充沛,发育了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 森林高大郁闭,其繁茂程度可与热带常绿雨林相比,只是乔木树种比较少, 故有“半希列亚群落”之称。森林多层次,占优势的常绿树种为桦状假山毛 榉、木兰属等,林中由树状羊齿和竹类植物构成茂密的下木,藤本植物也相 当丰富。48°S 以南,由于气温较低,形成山地湿润混交林,也称亚南极森 林。森林渐稀,乔木的高度也减小,林下的藤本植物、树状羊齿、竹类植物 逐渐消失,以肖楠属、罗汉松属等为主的针叶树种显占优势,但山毛榉属、 木兰属等阔叶树种仍有分布。温带湿润森林的相应土类是棕壤和山地棕壤, 48°S 以南的山地棕壤还有一定的灰化现象。
(十二)安第斯山山地植被-土壤类型 安第斯山区的植被-土壤类型非常复杂。它一方面跨有南北水平方向的各 种主要类型,同时又兼具垂直分布的各种类型,而南北各地段所表现的垂直 带彼此又存在着差异,同一地段内东西坡的类型也不相同。 安第斯山东坡,在 3°N 至 15°S 的范围内,800—1400m 以下的低坡和 山麓地带,发育着山地希列亚群落-山地砖红壤;在其上直至 2500—2800m, 转为山地亚热带湿润森林-山地红壤,它分布的纬度范围也扩大了许多,向北 伸至 10°N 附近,向南到达 18°S 左右;由此再向上到达 3500—4000m 的高 度,则为山地温带森林-山地棕壤,主要分布于赤道至 18°S 附近。从 18° —28°S 附近的 400—2000 m 的地带,发育着山地亚热带夏绿林-山地褐色土 和红褐色土。28°—40°S 主要为山地灌木半荒漠与荒漠-山地荒漠土和灰钙 土。40°S 以南,低坡为禾本科灌木干草原-栗钙土,高坡开始出现岛状分布 的山地温带湿润混交林-山地棕壤。 安第斯山西坡,赤道以北的部分与低纬东坡相似。经过赤道至 3°S 的过 渡带——热带半落叶林、热带干燥森林与疏林,向南转入山地热带灌木半荒 漠与荒漠-山地荒漠土,只有在 1000m 或 2000m 以上的地带,方生长一些稀疏 的旱生灌木和草类。 30°—37°S 的低坡为亚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山地褐 色土。35°S 以南的中、高坡和 37°S 以南的低坡,转入山地温带湿润森林山地棕壤。 森林线以上发育着高山植物群,在赤道附近至 7°S,约 3400m 至 4600 —4800m 的高度上,发育着所谓巴拉摩群落,由硬刺的禾本科生草和菊科的 一些草类等组成,具有垫状生活型,相应的土类为山地草甸土。7°—18°S 在 3400m 以上,巴拉摩群落转为杂有稀疏灌木的山地禾本科草原-山地草原 土。18°—28°S 之间约 3400—4500m 的高度,发育所谓普那群落,这是一 种杂生有刺灌木的干草原,主要由硬叶禾本科草类、垫状植物和匐匍植物、 仙人掌科、旱生灌木等组成,相应的土类是高山荒漠土。从 28°S 以南至火 地岛,以高山草甸和山地草甸土为主。
本文标题:南美洲土壤、植被和动物界(3)
上一篇:南美洲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下一篇:南美洲的河流与湖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372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3726.html
上一篇:南美洲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下一篇:南美洲的河流与湖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372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