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第六节 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一、地域分异特征
以上各节分别阐述了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和制约性。从全局来看,它们均以热带类型为主,并 突出地体现着热带湿润的特性,从而构成了作为一个巨大自然综合体的南美 大陆的总体特征。这有别于其他大陆的独特性,主要决定于大陆的位置、形 状和地形结构,并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同 时,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其类型的分布、排列上也独具一格。对比 世界其他各洲,南美洲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高大连绵 的安第斯山,不仅本身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都表现了它的独特性,具 有多种多样的垂直结构,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纵贯南北的地带,而且它对东、 西部地区在体现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就南美大陆本身来 看,在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结合中,纬向地带性结构又代表了 主要的方面,这主要体现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南回归线以北大陆的主要部分。 这里空间广阔,地势低平,虽有高原,但高度不大,所以各要素的类型区主 要受制于纬度因素,作南北排列,东西延伸。必须指出,纬向地带性与非纬 向地带性结构的特征是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交织成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图 式。在以纬向地带性结构为主的东部地区,除前述巴塔哥尼亚干旱区外,巴 西高原东岸狭长地带也是一个突出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例子,它在气候、 水文网、土壤、植被等方面,不同于同纬度的巴西高原,而接近亚马孙平原, 这基本上导因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居信风带东岸的位置和背靠高 原边缘崖壁的沿海斜坡。即使是纬向地带性结构体现最显著的亚马孙平原, 也与它呈东西方向延伸,以及背依安第斯山、面向大西洋开敞等非纬向地带 性因素密切相关,后者对纬向地带性结构的体现起了加强作用。在以非纬向 地带性结构为主的西部地区,则同样体现了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制约作用。例 如西岸各类型区既是南北延伸,又是南北更替排列的,从热带干旱型向南, 有规律地转为亚热带夏干型和温带海洋性型,向北通过不宽的过渡地带转为 赤道多雨型。作为一个严整的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区,在地理环境分异中, 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纬度因素。
二、自然地理区
根据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首先可以分为安第斯山以东和安第斯 山及其以西两大地区。东部地区构造基础为陆台,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大西洋气团控制;西部地区的构造基础为阿尔卑斯褶 皱带,年轻高大的山地地形占绝对优势,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太平洋气团 控制。 两大地区的内部,在纬向地带性分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分异的共同作用 下,各组成要素的结合在不同地段就有不同的表现,即构成不同的区域。对 东部地区来说,纬向地带性分异是区划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区域具体划分时, 还必须兼顾一个区域发生上的一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因此,高一级区划单 位往往是和大构造地形单元大致符合的(如巴西高原区)。区内具有占优势 的地带性类型,构成其相对一致的区域特征。同时,区内也可能出现一、二 个处于次要地位的地带性类型,这或与该区跨越较大纬度有关,或由于局部 地段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作用;而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形 态特征。以上构成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它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划单位的 依据。当然,如果在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往往是南北延伸的,如拉普拉塔 平原),不具备占优势的纬向地带性类型,就有必要划分若干个区域,否则 就不能体现出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安第斯山北、中、南段的划分,具体体现 了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的结合,它们在构造地形上各具特征,又因处 于不同纬度而表现了不同的综合特性。3°—30°S 之间的太平洋沿海地带, 在纬度、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然地理特征显著不 同于安第斯山区,故另成一区。
(一)东部八个自然地理区 1.奥里诺科低地区低平的冲积平原,自然景观综合体现干湿季节交替的 热带草原特征,构成本区显明的相对一致性。 2.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古老结晶岩高原为主,占优势的热带干湿季 气候及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类型,是这一个自然地理区基本特点。同时区内又 表现了由热带草原向热带常绿雨林过渡的特点,在局部地段两者交错分布, 在沿海低地甚至以后者为主。 3.亚马孙平原区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方面来看,本区的相对一 致性非常鲜明突出,如低平坦荡的平原,终年高温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水 量巨大、季节变化较小的赤道型水文特征,占优势的热带常绿雨林和砖红壤, 以及新热带动物区系的充分发展等。它不仅体现了南美洲的总体特征,而且 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4.巴西高原区这是南美洲幅员最广的一个区域,跨越了不同的地带,地 理环境富于多样性,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相对一致性仍是基本的。构造上 属巴西陆台的一部分,具有前寒武纪古老的基底,地形上广泛地表现为波状 起伏的高原。在气候类型上,大部分属热带干湿季气候范畴。反映在河流水 量变化上,普遍具有夏汛冬枯的共同性;在植被-土壤类型上,则以热带稀树 草原和红壤分布最广。区内的差异性,如南部巴拉那高原属亚热带范畴的南 美杉林,东部边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常绿雨林的特点等等,与本区的相对一 致性相比,仅居次要地位。 5.格兰查科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因地处内陆,气候上表 现着一定程度的干旱性和鲜明的季节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体现着这样的特 性,例如植被以热带干燥森林和疏林为主,土壤以红褐色土占优势。另一方 面,区内又具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性,但显示了共同的变异规律,这就是从北 向南,从东向西均逐渐趋于干旱。 6.潘帕斯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已属亚热带范畴。这里 坦荡的平野,冬温夏暖的亚热带湿润气候,以禾本科草类为主的潘帕斯草原 群落以及广布的红化黑土,构成本区有别于邻区的主要特点。而亚热带草原 景观出现于大陆东岸的临海位置,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此外,区内差 异体现着一个总的规律,即从东向西逐渐显露干旱的特性。 图 8-12 南美洲的自然地理区划 1.奥里诺科低地区;2.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3.亚马孙平原区;4.巴西高原区;5.格兰查 科平原区;6.潘帕斯平原区;7.科迪勒拉前山与干盆地区;8.巴塔哥尼亚区;9.北段安第斯山 区;10.中段安第斯山区;11.南段安第斯山区;12.西岸热带荒漠区 7.科迪勒拉前山和干盆地区 首先本区以独特的地貌形态(山岭与干盆地 交错)区别于邻区。其次,亚热带内陆位置和上述地形特点的影响,形成了 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并是南美洲气温年较差最大、大陆性比较显著的地区。 反映在自然景观上,这里是安第斯山以东一个突出的内流区,主要发育了亚 热带灌木半荒漠(即蒙特群落)和灰褐色土、灰钙土。 8. 巴塔哥尼亚高原区 它的特征十分鲜明——从西向东作阶梯状低降的 割切高原,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的自然景观。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本区 又以居大陆东岸位置和气候温凉多风、大陆性不显著而具独特意义。
(二)西部四个自然地理区 1.北段安第斯山区 在地形结构上,本区以山脉分支和间以构造谷地割切 的特征区别于中、南段安第斯山区。由于主要处于低纬地带,所以在气候、 植被、土壤等方面又体现着热带湿润的基本特性。区内差异主要表现于南北、 东西和垂直三个方面,其中首先是南北的差异,自北向南趋于湿润。在垂直 带的多样性方面,本区也最为突出,尤其是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具有完整的 垂直带谱。2. 中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地形结构以宽阔的山间高原为特征,安 第斯山的宽度和高度在中段达到最大,气候、水文网以至植被、土壤等方面, 综合地体现着高寒干旱的特性,如山地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普那群落和托拉 群落)占一半以上的面积,山间高原的主体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形成南美 洲主要的内流区。区内也表现着南北、东西和垂直方向的差异性,但东西坡 的对比最为强烈:东湿西干,从北向南则渐次趋于干旱,垂直带谱远较北段 简单。 3.南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在地形结构和具体地形特征上,都表现了不同于 北段和中段的独特性,如单一的山链、山体宽度和高度的减小、分割破碎的 形态、阿尔卑斯型地形的普遍发育、湖泊的成群、峡湾型的海岸等等。本区 的综合特性是温凉湿润,主要表现在温带西岸型的海洋性气候,占优势的温 带湿润森林山地棕壤,河流水量的充裕和季节变化的缓和等方面。在区内南 北、东西和垂直方面的差异中,以东西差异最为显著,而差异的内容恰与中 段相反,表现了东干西湿。 4.西岸热带荒漠区 这是南美洲面积最小的一个自然地理区,并具有非常 鲜明的干旱性。降水极为稀少,地表水流贫乏,景象荒瘠,甚至地面的起伏、 硝石的聚积和鸟粪的保存也与干旱的特性相联系。本区南北延伸幅度之广、 距离赤道之近,在世界西岸荒漠区中也是比较突出的。
一、地域分异特征
以上各节分别阐述了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和制约性。从全局来看,它们均以热带类型为主,并 突出地体现着热带湿润的特性,从而构成了作为一个巨大自然综合体的南美 大陆的总体特征。这有别于其他大陆的独特性,主要决定于大陆的位置、形 状和地形结构,并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同 时,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其类型的分布、排列上也独具一格。对比 世界其他各洲,南美洲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高大连绵 的安第斯山,不仅本身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都表现了它的独特性,具 有多种多样的垂直结构,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纵贯南北的地带,而且它对东、 西部地区在体现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就南美大陆本身来 看,在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结合中,纬向地带性结构又代表了 主要的方面,这主要体现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南回归线以北大陆的主要部分。 这里空间广阔,地势低平,虽有高原,但高度不大,所以各要素的类型区主 要受制于纬度因素,作南北排列,东西延伸。必须指出,纬向地带性与非纬 向地带性结构的特征是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交织成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图 式。在以纬向地带性结构为主的东部地区,除前述巴塔哥尼亚干旱区外,巴 西高原东岸狭长地带也是一个突出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例子,它在气候、 水文网、土壤、植被等方面,不同于同纬度的巴西高原,而接近亚马孙平原, 这基本上导因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居信风带东岸的位置和背靠高 原边缘崖壁的沿海斜坡。即使是纬向地带性结构体现最显著的亚马孙平原, 也与它呈东西方向延伸,以及背依安第斯山、面向大西洋开敞等非纬向地带 性因素密切相关,后者对纬向地带性结构的体现起了加强作用。在以非纬向 地带性结构为主的西部地区,则同样体现了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制约作用。例 如西岸各类型区既是南北延伸,又是南北更替排列的,从热带干旱型向南, 有规律地转为亚热带夏干型和温带海洋性型,向北通过不宽的过渡地带转为 赤道多雨型。作为一个严整的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区,在地理环境分异中, 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纬度因素。
二、自然地理区
根据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首先可以分为安第斯山以东和安第斯 山及其以西两大地区。东部地区构造基础为陆台,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大西洋气团控制;西部地区的构造基础为阿尔卑斯褶 皱带,年轻高大的山地地形占绝对优势,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太平洋气团 控制。 两大地区的内部,在纬向地带性分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分异的共同作用 下,各组成要素的结合在不同地段就有不同的表现,即构成不同的区域。对 东部地区来说,纬向地带性分异是区划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区域具体划分时, 还必须兼顾一个区域发生上的一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因此,高一级区划单 位往往是和大构造地形单元大致符合的(如巴西高原区)。区内具有占优势 的地带性类型,构成其相对一致的区域特征。同时,区内也可能出现一、二 个处于次要地位的地带性类型,这或与该区跨越较大纬度有关,或由于局部 地段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作用;而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形 态特征。以上构成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它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划单位的 依据。当然,如果在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往往是南北延伸的,如拉普拉塔 平原),不具备占优势的纬向地带性类型,就有必要划分若干个区域,否则 就不能体现出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安第斯山北、中、南段的划分,具体体现 了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的结合,它们在构造地形上各具特征,又因处 于不同纬度而表现了不同的综合特性。3°—30°S 之间的太平洋沿海地带, 在纬度、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然地理特征显著不 同于安第斯山区,故另成一区。
(一)东部八个自然地理区 1.奥里诺科低地区低平的冲积平原,自然景观综合体现干湿季节交替的 热带草原特征,构成本区显明的相对一致性。 2.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古老结晶岩高原为主,占优势的热带干湿季 气候及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类型,是这一个自然地理区基本特点。同时区内又 表现了由热带草原向热带常绿雨林过渡的特点,在局部地段两者交错分布, 在沿海低地甚至以后者为主。 3.亚马孙平原区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方面来看,本区的相对一 致性非常鲜明突出,如低平坦荡的平原,终年高温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水 量巨大、季节变化较小的赤道型水文特征,占优势的热带常绿雨林和砖红壤, 以及新热带动物区系的充分发展等。它不仅体现了南美洲的总体特征,而且 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4.巴西高原区这是南美洲幅员最广的一个区域,跨越了不同的地带,地 理环境富于多样性,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相对一致性仍是基本的。构造上 属巴西陆台的一部分,具有前寒武纪古老的基底,地形上广泛地表现为波状 起伏的高原。在气候类型上,大部分属热带干湿季气候范畴。反映在河流水 量变化上,普遍具有夏汛冬枯的共同性;在植被-土壤类型上,则以热带稀树 草原和红壤分布最广。区内的差异性,如南部巴拉那高原属亚热带范畴的南 美杉林,东部边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常绿雨林的特点等等,与本区的相对一 致性相比,仅居次要地位。 5.格兰查科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因地处内陆,气候上表 现着一定程度的干旱性和鲜明的季节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体现着这样的特 性,例如植被以热带干燥森林和疏林为主,土壤以红褐色土占优势。另一方 面,区内又具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性,但显示了共同的变异规律,这就是从北 向南,从东向西均逐渐趋于干旱。 6.潘帕斯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已属亚热带范畴。这里 坦荡的平野,冬温夏暖的亚热带湿润气候,以禾本科草类为主的潘帕斯草原 群落以及广布的红化黑土,构成本区有别于邻区的主要特点。而亚热带草原 景观出现于大陆东岸的临海位置,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此外,区内差 异体现着一个总的规律,即从东向西逐渐显露干旱的特性。 图 8-12 南美洲的自然地理区划 1.奥里诺科低地区;2.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3.亚马孙平原区;4.巴西高原区;5.格兰查 科平原区;6.潘帕斯平原区;7.科迪勒拉前山与干盆地区;8.巴塔哥尼亚区;9.北段安第斯山 区;10.中段安第斯山区;11.南段安第斯山区;12.西岸热带荒漠区 7.科迪勒拉前山和干盆地区 首先本区以独特的地貌形态(山岭与干盆地 交错)区别于邻区。其次,亚热带内陆位置和上述地形特点的影响,形成了 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并是南美洲气温年较差最大、大陆性比较显著的地区。 反映在自然景观上,这里是安第斯山以东一个突出的内流区,主要发育了亚 热带灌木半荒漠(即蒙特群落)和灰褐色土、灰钙土。 8. 巴塔哥尼亚高原区 它的特征十分鲜明——从西向东作阶梯状低降的 割切高原,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的自然景观。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本区 又以居大陆东岸位置和气候温凉多风、大陆性不显著而具独特意义。
(二)西部四个自然地理区 1.北段安第斯山区 在地形结构上,本区以山脉分支和间以构造谷地割切 的特征区别于中、南段安第斯山区。由于主要处于低纬地带,所以在气候、 植被、土壤等方面又体现着热带湿润的基本特性。区内差异主要表现于南北、 东西和垂直三个方面,其中首先是南北的差异,自北向南趋于湿润。在垂直 带的多样性方面,本区也最为突出,尤其是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具有完整的 垂直带谱。2. 中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地形结构以宽阔的山间高原为特征,安 第斯山的宽度和高度在中段达到最大,气候、水文网以至植被、土壤等方面, 综合地体现着高寒干旱的特性,如山地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普那群落和托拉 群落)占一半以上的面积,山间高原的主体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形成南美 洲主要的内流区。区内也表现着南北、东西和垂直方向的差异性,但东西坡 的对比最为强烈:东湿西干,从北向南则渐次趋于干旱,垂直带谱远较北段 简单。 3.南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在地形结构和具体地形特征上,都表现了不同于 北段和中段的独特性,如单一的山链、山体宽度和高度的减小、分割破碎的 形态、阿尔卑斯型地形的普遍发育、湖泊的成群、峡湾型的海岸等等。本区 的综合特性是温凉湿润,主要表现在温带西岸型的海洋性气候,占优势的温 带湿润森林山地棕壤,河流水量的充裕和季节变化的缓和等方面。在区内南 北、东西和垂直方面的差异中,以东西差异最为显著,而差异的内容恰与中 段相反,表现了东干西湿。 4.西岸热带荒漠区 这是南美洲面积最小的一个自然地理区,并具有非常 鲜明的干旱性。降水极为稀少,地表水流贫乏,景象荒瘠,甚至地面的起伏、 硝石的聚积和鸟粪的保存也与干旱的特性相联系。本区南北延伸幅度之广、 距离赤道之近,在世界西岸荒漠区中也是比较突出的。
本文标题:南美洲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37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37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37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