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球的环境-地质环境(5)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3.泥石流

  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①地势陡峻,流域面积大,山高沟深;②有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③在短时间内有充沛的水量。特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后的暴雨,都是触发泥石流的重要条件。在冰川发育区和积雪区,泥石流的爆发还与气候突然增温或雪崩有关。

  泥石流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一般大于15%,最多时可达80%;容重常大于1.3t/m3,最大时可达2.3t/m3。泥石流的流速通常为5~7m/s,极快时可达70~80m/s。由于泥石流容重大、流速快,因此不仅有极其强大的搬运能力,而且其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极为迅速。有些泥石流甚至可搬走重达数百吨、长径达数十米的巨砾。泥石流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几分钟至几小时),就可把几十万乃至几千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沿沟谷搬运至沟口,使周围地形顷刻间发生变化。由于泥石流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经常冲毁耕地、破坏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乡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1981年7月9日凌晨,四川甘洛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了一次大型的灾害性泥石流。这场泥石流是由连日暴雨所触发的,固体物质输移量达84×104m3,冲毁了沟口的铁路桥,有一列客车不幸与泥石流相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被泥石流推淹入大渡河中,死亡275人,伤数十人,造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事故。这场泥石流还堵江断流达4小时,向上游回水5km又造成严重的损失。

  近十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报研究,包括研究它们的形成机制和时、空分布规律,建立技术档案,划分危险区和潜在危险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长期趋势预报;根据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水文、气象预报工作,并且借鉴经验教训,提出短期预报或即将发生的成灾预报,涉及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滑坡、泥石流的规模等。对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要同时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包括防护工程(护坡、挡墙)、跨越工程(桥梁)、穿过工程(隧道)等。生物措施就是要防止水土流失,进行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技术和农牧业管理方式等。

(三)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都是地表高程下降,从而引起建筑物、道路、农田等的损坏。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产生除了有自然因素之外,主要是与人类活动有关,包括过度开采地下水、开挖固体矿产以及机械振动等等。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主要在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岩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地质现象。通常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流体(地下水、天然气和石油等)以及地面建筑物负荷过重引起的。土体或岩体中流体的释出,使岩、土体的浮托力丧失或减小,岩、土体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隙受压缩而变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地面沉降。它具有形成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是一种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

  本文标题:地球的环境-地质环境(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7/99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7/9911.html

标签:地质环境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