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结构-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5)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景旅游资源又各具特色。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对于了解和发挥各地区风景旅游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风景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划区,是了解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有效方法。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区域划分,为更好了解全国各地资源分布情况,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利弊条件,认识资源开发途径和旅游业发展前景,以便因地制宜拟订有效的开发和发展措施,从而为旅游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各地风景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区划的基础,其内容是根据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划分。区划首先以不打破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为原则。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也受地方行政机关的领导,并且与地区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机关还负责协调地区内,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项计划的执行及各部门的联系,所以旅游区应尽量与行政区一致。
其次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协调管理因素。旅游资源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是很复杂的,尽管如此,由于这些资源都是由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而形成的,因此,它们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着一定规律性。把同一类型或近似的旅游资源划在同一级旅游区内,有利于开发利用和组织旅游活动。
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条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全国可划分为十个大区。
(一)中原历史文化区
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简称中原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五省二市,面积86.5×104km2,占我国总面积的9.01%,人口29923.1万,占我国总人口的25.8%。
中原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数千年的文明史给中原区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使这里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集中、质量最高的旅游资源区。
(二)华东山水园林区
本区地处长江下游,行政上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一市,面积51.62×104km2,人口21573543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03%。华东旅游资源区濒临东海、黄海。其中,苏、浙、沪属于沿海省份,皖、赣属于内陆省份,但距海较近,且与苏、浙、沪联系紧密,故也具有很大程度的近海位置优势。从经济地理位置看,本区属东部沿海地带,与经济较发达的华北、华中、华南经济区毗邻。人口稠密,技术力量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极为丰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经济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对周围各地区乃至全国各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辐射力。
从旅游地理位置看,本区北靠中原古迹名胜旅游资源区,西接华中名山峡谷旅游资源区,南邻华南热带风光旅游资源区。这些相邻的旅游资源区都是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旅游业兴盛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国内旅游客源地,它们均距华东较近,且华东区内部又有东西向的长江与南北向的京沪、京广和京九线等水陆交通线纵横交汇,这些交通动脉把华东与周围大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其吸引国内客源的有利条件。华东沿海多优良港口,也有一些大机场,其中,上海还有全国最重要的海港兼河港,又有著名的国际航空港,因此在吸引国际客源上也占有优势。华东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更为密集),经济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客源地。旅游资源又极其丰富多样,因此华东山水园林旅游资源区既为“资源型”旅游区,又靠近客源市场,为“市场型”旅游区,成为一种结构完整、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综合型”旅游区。区内交通十分发达,交通网密度仅次于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居全国第二位,是华东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东北林海雪原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北部,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西连内蒙古自治区,西南以辽西走廊通往华北,南临渤海、黄海,北、东两面分别以黑龙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图们江界河与俄罗斯、朝鲜相望,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寒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原野广阔,河流湖泊众多,山地林海茫茫,冬季冰雪覆盖大地,构成独具特色的北国风光。这里是我国历史上辽、金、清等王朝兴起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工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人文旅游资源区域特色明显,而且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华中旅游资源区,位于我国中部偏南的长江上中游,包括重庆、四川、湖北和湖南三省一市。它北临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南接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西靠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东连华东山水园林旅游资源区,总面积95.7×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0%左右。本区地处我国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联系密切,原始的自然保护区风貌、壮丽的三峡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三国胜迹等主要旅游资源又具有地域关联性,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旅游资源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华南热带风光旅游资源区(简称华南区),位于我国最南端,由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构成,面积约34×104km2,人口9944×104人(1990年),少数民族有黎、畲、回、苗、壮、满等族。华南大部分地处热带,自然景观以热带风光为主,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经流水侵蚀切割和风化、溶蚀等作用,形成许多奇石、幽谷和名山;绵长的海岸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岩和滨海景观,其中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千姿百态,风光各异,情趣无限。
华南区背陆面海,地理区位和条件优越,广州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旅游业起步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六)西北“丝路”文化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宁夏和甘肃三省区。总面积206×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1.4%。总人口4218.2×104人,占全国人口的3.72%。
本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深居内陆,属内陆型旅游资源区。从经济地理位置看,本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带,是个待开发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旅游地理位置看,本区北面与西面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接壤,有发展边境旅游的条件,东面及南面分别与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中原古迹名胜旅游资源区、华中旅游资源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相邻,众多的相邻关系也有利于西北区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区之间的旅游开展横向联合及区际协作。但从总体看,本区地理位置偏远,远离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带和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地,加之本区近代旅游业起步较晚,人们对这一地区还比较陌生。交通不太便利,旅游参观比较费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外客源。
(七)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东侧,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总面积79×104km2,人口约1.12×108。有壮、苗、傣、瑶、白、水、布依、纳西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之一。
本旅游资源区内喀斯特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多民族的文化习俗绚丽多彩,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旅游资源区之一。
(八)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
内蒙古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幅员辽阔,面积118.3×104km2,仅次于新疆、西藏,居我国第三位,北以漫长的国界线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连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南接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西临西北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区。本区旅游资源以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特色。此外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茫茫的原始森林、浩翰的沙漠戈壁风光等,是我国地域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区之一。
(九)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青海和西藏两省区。总面积190×104km2。它占有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世界大河——长江、黄河、恒河和印度河——都发源于此,江山多娇,景色壮丽。这里既有绵延万里耸立云霄的高山雪峰,又有巨大的盆地和坦荡开阔的宽谷;既有一望无垠的高原,星罗棋布的湖泊,又有急湍水流所形成的深邃峡谷,特别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高原腹地茫茫草原万里,南缘原始林林木苍郁,河谷地带稻田、茶园广布,一派江南风光;而高寒荒寂的青南藏北,又是野生耐旱动物界的天然乐园。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自然风光反差之巨大,实为全国所罕见。
在这风光壮丽的高原上,藏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人民生息的历史久远,他们的劳动使高原呈现出一派生机。高原牧场,江河两岸的肥田沃野,条条公路和座座工矿城市,使高原的面貌日新月异,神话般的高原民族风情,更令人向往。
这是一个年轻的高原,陡峭的地势和严酷的气候,使这里的许多地区罕有人迹,这又给高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切特征,使这一地区在全国旅游业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区,以其独特的风貌成为登山、探险、考察、摄影、写生的旅游地。
(十)台港澳区
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地区在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形态等方面都与内地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性质也有独特的一面。它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其特殊的旅游业经营方式和旅游资源类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特种形式的旅游对它们来说已不具有“特种”含义,而成为普遍的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尤其港、澳地区,本身资源贫乏,这就刺激了大量新奇旅游资源的产生。特殊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所形成的某些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形成我国旅游资源地域分异中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区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97/878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97/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