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及海域-海岸(5)
滩涂是海陆之间交接地带,其地貌、沉积、土壤都与潮汐、海浪及泥沙来源密切相关。我国一些主要河流每年径流中的入海泥沙约20×108t,是我国滩涂形成的物质基础。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资料(缺台湾省资料),我国现有滩涂面积约217×104hm2,其中95%分布在大陆岸线,岛屿滩涂面积仅占5%。以省区看,以江苏(51×104hm2)、山东(34×104hm2)面积最大,其次为浙江(29×104hm2),辽宁(24.2×104hm2),福建(22.4×104hm2)、广东(20.4×104hm2)等省。我国沿海人口稠密,土地面积较少,围垦滩涂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有效途径。我国滩涂的养分丰富,估计每年入海的20×108t泥沙,含氮磷成分折合标准化肥各约1000×104t,腐殖质含量2000×104t。
我国对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较快,仅滩涂围垦面积就达120×104hm2。按海区计算,黄海、渤海沿岸围海面积占68.5%,而东海、南海沿岸仅占31.5%。按省区计算,江苏沿海滩涂围垦面积最大,面积达7×104hm2,其次是辽宁、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对围垦滩涂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盐田,占围海面积10%。盐田土地利用率达89.1%,是各类滩涂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利用面积最多的是耕地,用以种植棉花和粮食。其次是以对虾为主的海水养殖。悠久的滩涂开发利用历史,为我国今后滩涂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滩涂及二三十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水域生产能力的提高,并采用人工孵化幼苗、人造鱼礁、网箱养鱼等技术对经济鱼、虾类进行人工放养,以实现“海洋农牧化”。我国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面积各约66×104hm2,现已利用率分别占18.7%和2%左右,因此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潜力很大。我国沿海地区还有苇田约13×104hm2,占全国苇田的40%,主要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沿海地区。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从现有滩涂资源估计,沿海尚可扩大苇田面积约10×104hm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97/877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97/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