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发展-工业建设与布局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特征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必然过程。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工业非常落后,工业部门残缺不全,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80%以上依赖进口,工业化步伐缓慢。建国伊始,中国政府便把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工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门类齐全、相对独立和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1.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旧中国的工业极端落后,结构畸形,加上日本侵华战争和三年内战的破坏,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经济上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1949年比过去最好的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了50%,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为12.6%,人均工业产值25.8元,而且以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轻工业为主。即使考虑到经过短短的三年的恢复和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旧中国的最好水平的1952年,工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所占比重仍只有19.5%。
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1996年的企业达798.65万个;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349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99595.33亿元,增长了284倍。年末职工人数由1952年的533万增加到1996年的6450万,增加了11.1倍。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49年的12.6%、1952年的19.5%,上升到1993年51.7%;工业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2年的6.0%上升到1996年的15.9%。 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4%,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2.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摆脱旧中国结构畸形的状况,经过47年的建设,不但相继建立了冶金、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等传统部门,而且航天、航空、核工业、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覆盖工业生产各个行业的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一些工业品如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表4.5.1)。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在结构上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工业化。这种赶超型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和相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二是1979年以来,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4.5.2),并且这个时期的结构变化又大体可以分成下述三个阶段。
1.调整阶段(1979—1984年)。这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工业结构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①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课;②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
整个调整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4.11%)大于重加工工业(11.4%)大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9.47%)大于工业平均增速(9.4%)大于原料工业(6.25%)大于采掘工业(4.28%)。
2.轻工业化增长阶段(1984—1988年)。在完成补消费的课,工业步入增长轨道后的1985—1988年,轻工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2.39%。在此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轻工业(21.75%)大于重制造工业(16.31%)大于工业平均增速(14.55%)大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13.0%)大于原料工业(10.77%)大于采掘工业(6.92%)。
3.现阶段(1988—)。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新型家用电器、通信、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比重也逐步上升,而传统的轻工业商品基本需求增长缓慢;二是,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以往靠低水平旺盛的国内需求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市场已经改变,同时,基础产业特别是资源不足的制约,也使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三是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完善及其规则的变化,将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新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新的调整。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与中国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相适应,中国工业的布局也扭转了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几乎为空白的状况。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生产力布局的目的是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沿海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69.4%下降到1978年的60.9%,内地的比重由30.6%上升为39.1%;工业企业数沿海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43.6%,内地由49.7%上升到56.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沿海所占比重由72.0%下降到43.9%,内地由28.0%上升到56.1%。
2.第二阶段(1979—)。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在全国普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31.7%,上升到1996年的41.30%,上升了9.6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首先形成了几个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主要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七大区域。第二,哈尔滨—长春地区、太原—包头地区、兰州地区、山东半岛、长沙—湘潭—株洲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等工业区也具有相当的基础。全国工业布局明显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沿海轴线集中了中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即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格局;沿江轴线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走廊;沿(黄)河轴线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游和上游集中了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沿铁路线主要是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工业结构及区域之间的分工会有所变化,但上述工业布局总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97/87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97/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