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4)
1.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不仅海岸线蜿蜒,陆地边境线漫长,而且具有一些良好的对外开放口岸,以及与这些口岸相连的交通线。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缘角度看,我国东北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对外开放和边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20年来,东北区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近期,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改变了东北区在东北亚的地缘关系。大连、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被宣布为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又批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营口、丹东、图们也扩大了对外开放权限,在边境出现了许多边贸小城市。开放程度最大的是开发区和加工出口区。大连金州区的马桥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鲅鱼圈出口加工区、沈阳张士工业开发区,吉林省的珲春、集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河口经济贸易区、长春“南一南”高技术开发区等都先后建立。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建立出口基地、开发区,开展边境贸易,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渐形成。
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建设也逐步发展。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重点加强了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本区南部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满洲里陆上最大口岸。由南北两头向腹地辐射,必将加速本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软环境”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省制定了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和鼓励出口创汇的优惠政策,培训了一批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人才,对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为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提高了东北区综合对外开放能力。
2.图们江地区开发。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图们江地区按其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大金三角”和“小金三角”两地区。前者指中国的延吉、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朝鲜的清津三城市连线所形成的地区,面积约10 000km2;后者指以中国的珲春、俄罗斯的波谢特和朝鲜的罗津三地为顶点所形成的地区,面积约1000km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我国图们江地区具有千余年的通航历史,通过图们江地区与日本的交往有1300年的岁月。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将乌苏里江以东40×104km2土地划归俄国,在图们江口设“土”字牌。1886年重新勘界时,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将“土”字牌移向河口15km处,同时约定中国船民可以自由出入图们江口,保留了出海权。1938年日苏间爆发“张鼓峰事件”,日本封锁了图们江口,从此断绝了中国在那里的海上来往。
近些年,东北亚区域各国关系走向改善,为图们江地区的经济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提出了各自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圈构想。中、朝、俄均在图们江地区建立了自由经济区,各国均表示按照国际惯例,积极推进该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中、俄、朝、蒙、韩、日等有关国家经过多次国际会议协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该地区建成为一个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并成为东北亚的海、陆、空交通枢纽。至于发展什么产业,各方意见不一。俄方认为这里资源丰富,应发展能源工业;中方认为应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轻工食品产业为主;朝方认为应发展微电子等高技术产业;芬兰认为这里木材资源丰富,应发展以木材为中心的产业。想法虽不同,但一致认为经济开发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国际合作开发,共同得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97/875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97/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