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的沙漠
阿拉善地区的沙漠,包括河西走廊以北,中蒙边境以南,弱水(额济纳河)以东,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它是中国沙漠分布较多的一个地区。这里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50~15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干燥度为4~12,属于干旱荒漠地带。区内地势大致自南向北倾斜,呈高原形式,但其间仍有不少起伏山岭,把高原分隔成若干个宽广的盆地,一些大沙漠就位于这些盆地内。
(1)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弱水东岸的古鲁乃湖以东,宋乃山和雅布赖山以西,拐子湖以南,北大山以北,是中国第三大沙漠。这个沙漠,在自然地带上处在阿拉善荒漠的中心,气候十分干旱,其主要特征是:①以流动沙丘为主,占整个沙漠面积的83%;只有西部沙漠边缘古鲁乃湖地区及北部拐子湖、东部库乃头庙等地有半固定沙丘分布。②高大沙山密集分布,其面积占沙漠面积的61%,主要集中在沙漠的中部,一般高200~300米,最高可达420米;所以,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沙丘最高大的沙漠。沙山排列方向为北东30~40度,反映了当地占优势的西北风的影响。沙丘形态主要是复合型沙丘链(沙山),其次是金字塔状沙山。这些沙山之所以如此高大,或由于现代沙丘覆盖在古老钙质胶结的老沙丘之上,或由于沙丘覆盖在下伏基岩剥蚀残丘之上,或由于沙丘移动过程中受下伏隆起地形阻碍而形成沙山。在高大沙山区的周围是沙丘链,高度也不小,一般有25~50米;只有在沙漠边缘才有低矮的沙丘链及灌丛沙堆分布。③高大沙山之间的丘间低地,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当地称为“海子”。这些湖泊(海子)的面积一般小于1平方公里,其中面积最大的为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达6.2米。由于蒸发强烈,盐分的积累,湖水矿化度很高,但某些湖盆边缘及海子中心仍有淡水泉出露,可供饮用。海子周围的草滩可利用作为牧场;沙漠中的两个固定居民点——巴丹吉林庙和音德而图也都分布在湖盆中。
巴丹吉林沙漠除了沙漠中部的高大沙山之间有湖泊分布外,在西部和北部的沙漠边缘也分布有面积较大的湖盆。如北部的拐子湖,西部的古鲁乃湖,这些湖盆周围,水分条件较好,生长有成片的梭梭林,成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主要的天然植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66/659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66/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