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穿戈壁越凌山,唐玄奘抵迦国游天竺;从欧洲到亚洲,十字军征异教兴(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2-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在这长达17年的时间里,玄奘大师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始终一往无前,决不回头,克服了沙漠、戈壁、高山、雪崩、大河、恶浪等重重困难,坚持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认识大自然。

从印度半岛归来以后,口述自己的经历、见闻,由他的弟子辨机记述编撰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还翻译了大量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他于公元664年圆寂,享年63岁。

玄奘西游是把国外地理介绍到国内来,而当时的唐朝也在地理学方面有了不少的建树。

道的出现是我国疆域史上一个崭新的创举,最初是一种地理区域名称,与行政没有什么关系。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唐王朝开始设置十道巡察使,以后又曾改名按察使、存抚使等。都由中央政府临时派遣,不常置,不定员,也不一定按道行使自己的职权。

这时候,道成了一种监察区。开元21年(公元733年),唐玄宗觉得道分得不够合适,如江南道地广人多,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乃再分为江南东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和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东部长江以南地区)、黔中道。

又把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以四川、陕西二省东境为分界地。

此外,关内道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附近增置京几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几道。

于是由10道增为15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并定为常制,都有了固定治所,从此,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

唐代于全国分置道外,还建立了府制。府与道同为我国疆域史上一种新制度,依其形势和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起,凡京、都所在地,为提高其地位,称为府,与州同一级。最初只有雍州(京师所在地)叫京兆府,洛州(东都)叫河南府,后来把并州提升为北都,改称太原府。

此后,凡陪都和皇帝到过的地方都叫府,到唐朝末年遂发展为10个府,成为州中地位比较高者。三都各设牧一人,各府设尹一人。

其次,国内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兼治军民,统辖数州,他们所在之州,称都督府,别的州皆名支郡。

武德中规定,凡管辖 10 州以上者,称大都督府,贞观二年(公元 628年)去掉大字,只有朔方一郡仍称大总管。

据《括地志》记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凡天下有都督府四十一,分统天下州县,唯近几九州无所隶。”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李旦曾置24都督府,分统全国所有郡县,不久,因见都督的权力太重而罢之。

开元十七年(公元 728 年),玄宗复分都督府为上中下三等,共有 40个都督府,此后节度使兴起,都督的权力由节度使取而代之,名称也逐渐废弃。

最后,唐王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于沿边要地设置都护府。贞观十四年平高昌后,开始设安西都护府,西有安西、北庭,属陇右道。

该道东有安东,属河北道。北有安北、单于,属关内道。南有安南,属岭南道。其中有的名称曾有改变。此外,陇右道还有蒙池、昆陵二都护府。剑南道又有保宁都护府,因都以其本地酋长充任都护之职,故不列入六都护之中。

中唐以后,又出现了节度使区域的建置。永徽年间,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凡边境诸州,皆授予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加其权力。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式任命凉州都督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并成了定制。

从此以后,凡都督带使持节者皆称节度使,开元时有了八个节度使,天宝时则发展为十个。每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就统治此数州,州刺史也受其统治。

节度使又多兼任按察、营田、度支等使,集军权、政权、财权、监察权于一身,可谓位高权重。天宝时,节度使又兼任每道的采访使,从而道和镇基本上合而为一。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为了奖励出征长官,怀柔投降的将领,都授予节度使,于是,过去在边境实行的制度转而遍及于内地。每个节度使领州多至十余个,少的也有三四个。他们往往割据独立,形成所谓“藩镇”。

至德之后,中原地区州刺史掌军权者称为防御史、团练使、置使。又东南二方海上别有东莱守捉使、东牟守捉使、长乐经略使,为巩固海防而设。

这时15道采访使已经有名无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肃宗只好改置观察处置使,职权仍然和采访使一样,都由节度使、防御史、团练使等兼任。

从此,节度使成了合法的军事、民政长官,州不能直接和中央政府发生关系。节镇也称道,从而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

  本文标题:穿戈壁越凌山,唐玄奘抵迦国游天竺;从欧洲到亚洲,十字军征异教兴(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3/598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3/598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