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7-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一章 人口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设计思路】
本章主题是人口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重点在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及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人口现象的原因分析涉及因果关系,有多因多果、多要素互为因果等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分析的基本特征,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口迁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家庭成员中都可能有迁移的经历。至于人口容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如城市拥堵、就业压力、环境污染等,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体现。因此,教材在学生学习了人口分布、迁移和人口容量等主要内容之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研究性学习—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的持续增加。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中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农民工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近年来,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因此,教材设计这个问题研究,为学生调查我国当今社会人口迁移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案,是教材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教材将此问题研究主要设计为三个步骤: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分析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面临的难题;探索解决农民工难题的对策与途径。
第一步需要的知识背景包括农民工数量、分类和经济发展贡献,这是了解农民工现象的基本事实。农民工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回落明显。农民工分为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前者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后者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教材重点给出“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资料。
据统计,2018年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例过半,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例为50.5%。一是从事传统服务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例为6.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比例为12.2%。二是脱贫攻坚开发了大量公益岗位,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中就业的农民工比例为3.5%。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例为49.1%。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例为27.9%: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例为18.6%。
教材在资料中提及的民工荒问题,说明了农民工的重要性。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市场发出的一个经济信号。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曾经连续数年的“民工潮”令人们误以为农民工是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长期被严重扭曲,并已达到了极不合理的低水平。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不可能长期背离其价值。因此,要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教材将研究的视野扩大、深化,提供农民工返乡创业、解决农民工难题等资料,引导学生实施第二步和第三步的研究。
在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下,以及最近几年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最近几年农民工返乡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农村就业。不少在城市工作的农民把在城市里学习到的技术及商业思维带到家乡去,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及家乡的共同致富。国家重点支持返乡人员发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电商以及各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价值链,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推动农民返乡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据调查统计,农民工收入、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及随迁儿童教育情况等农民工所面临的难题都有所改善。首先,农民工月均收入稳定增长。2018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4107元,本地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3340元。其次,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继续提高。2018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0.2平方米。从不同规模城市来看,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均有提高。第三,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教育情况有所改善。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提高,达到83.5%。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政府支持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在校率98.9%。进城农民工家长对随迁儿童教育的评价中,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75.3%。然而,本地升学(入园)难、费用高依然是进城农民工家长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
我国不同地区,农民工所面临难题的原因有差异,解决措施也应有差异。教材在问题研究中设计了8条解决措施,有些可行,有些不合理。这也提示学生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该问题的研究。关键是针对不同的措施,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自圆其说,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素养。
【实施建议】
此问题研究需要将人口迁移的知识应用到农民工现象的分析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收集、阅读资料。也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资料1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可让学生充分交流所见所闻,城市里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有:家政服务人员、环卫人员、保安人员等。
2.分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应从剩余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进行。
资料2  数百万农民工返乡创业
1.课前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同时利用问题研究中的资料2,分析返乡创业给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好处。
2.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形成农村先进生产力。返乡创业人员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铸就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磨炼了意志和耐力,素质相对较高。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拓宽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
(2)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为广大农村地区就地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解决数量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岗位。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返乡农民通过投资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规模化生产和现代营销网络建设。
(4)促进新兴业态发展。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和新观念回乡,不少人都成为改变家乡面貌的领头人。
(5)改善农村精神风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学习和模仿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将优良的生活方式带给当地群众,改变了当地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资料3  怎么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难题
1.对材料中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2.提高农民工的待遇,改善其生存条件,减轻其医疗、子女教育等不平等的负担等。



第一章 人口知识拓展
【人口纬向分布】
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全球、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北半球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90%左右,南半球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按纬度分布来看,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中纬度地带,尤其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表1-17)。据统计,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带集中分布了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世界上人口稀少的纬向地带主要在北纬60°以北的严寒地区、回归线附近、温带大陆内部干旱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区。这种人口分布的纬向状况主要反映了气候地带性分布和北半球广大的陆地面积的影响。
表1-17  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
纬度 北半球人口比例/% 南半球人口比例/%
0°-20° 20.5 7.8
20°-40° 45.6 3.5
40°-60° 22 0.2
60°以上 0.4 0

 

【人口沿海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越远则人口越稀疏。目前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距海岸带200千米以内的地区(表1-18)。在沿海地带又有两类地区人口尤为密集。一是沿海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区。这里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对外可进行海路贸易活动,对内有很大的物资集散能力,经济发展优于内陆地区。二是世界主要河流中下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农业区。此类地区大多气候条件好、土地肥沃、水网密集、排灌方便,而且开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就是农业发达区。
表1-18  各大洲沿海不同地带人口所占的比例(单位/%)
与海岸距离/km 世界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0—50 27.5 29.1 27.1 18.1 31.5 24.4 79.1
50—200 22.7 25.8 20.2 27.0 18.9 38.4 15.2
200—500 23.5 30.3 21.9 18.6 20.1 27.9 0
500—1000 17.2 11.9 19.9 23.5 18.5 9.0 0
1000以上 8.6 2.9 10.9 12.8 10.1 0.3 0

 

【人口垂直分布】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表1-19)。世界人口90%以上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低平的地区有利于人的生活和生产,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7.8%,却拥有世界人口的56%;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占世界陆地面积42.7%,人口却只有世界人口总数的8%。
表1-19  各大洲不同海拔地区人口占全洲人口比例(单位/%)
海拔/m 世界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200 56.2 68.8 56.5 32.5 46.9 42.3 72.9
200—500 24.0 23.5 23.5 24.1 33.3 15.0 17.8
500—1000 11.6 7.2 11.7 20.8 7.9 22.8 8.4
1000—1500 4.4 0.5 4.9 13.8 4.1 4.7 0.9
1500—2000 2.3   2.5 6.8 4.0 4.2  
2000以上 1.5   0.9 2.0 3.8 11.0  

 

【各大洲和各国的人口分布】
世界各大洲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表1-20)。从各大洲人口分布情况看,亚洲陆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0%,人口已达到4488亿,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欧洲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而人口却有7.30亿,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大洋洲人口最少而且人口密度最低,南极洲迄今尚无长期定居人口。
表1-20  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状况(2017年)
大洲 人口数量/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陆地面积/104km2 人口密度/(人/km2)
亚洲 44.88 59.6 3176.0 141
非洲 12.73 16.9 3019.8 42
欧洲 7.30 9.7 2298.8 32
拉丁美洲 6.40 8.5 2265.6 28
北美洲 3.61 4.8 1786.7 20
大洋洲 0.38 0.5 856.4 4

 

从各国人口分布情况看,2017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表1-21),合计为45.0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
表1-21  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2017年)(单位:亿人)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 尼日利亚 孟加拉国 俄罗斯 日本 墨西哥 埃塞俄比亚 菲律宾
人数 13.9 13.39 3.26 2.64 2.09 1.97 1.91 1.65 1.44 1.29 1.27 1.05 1.05

 

【人口迁移的概念】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内涵,学术界对此认识不一。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地域分布等状况受到社会、经济以及人口自身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动。人口变动通常是指人口数量的变动,它取决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变量)。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变动和人口社会变动。
人口在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两种基本形式。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迁移又称为人口机械变动,即人口从一地向另一地的迁移,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迁移定义为:“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有长久的历史。自人类出现以来,人类为了寻求更为合适的生存环境,不断从起源地向外围空间扩散。历史上常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8世纪阿拉伯人横跨中东和北非,13世纪蒙古人进入中亚和俄罗斯、东欧等地,均产生了大量的移民。近代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涉及的地理空间更为广大。
【人口迁移的分类】
人口迁移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不同的人口迁移分类标准,大都是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情况所制订的。按地理范围和按迁移方向对人口迁移的划分,是两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它们对于人口迁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方便的。
但是,人口迁移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仅仅按这两种方法来划分人口迁移还显得过于简单。所以人们还常根据人口迁移的目的、性质、原因、结果、方式等,划分了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例如,按移民的就业性质可分为产业性(如从事工业或第三产业等)与非产业性移民(如为了投靠亲友,或一些政治、军事等目的的移民);按迁移方式又可分为自发性与计划性、有组织与无组织、自愿与强制等类型。在诸多迁移类型划分理论中,美国人口学家彼特生按迁移原因和结果对人口迁移种类进行划分的方法较有代表性,为人们所广泛引用。
【彼特生的人口迁移分类方法】
美国人口学家彼特生在1975年发表的著作《人口》中指出,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以分为环境推力、迁移政策、个人改善生活的愿望和社会动能等四种;而人口迁移的结果可以分为保守和创新两种。保守是指迁移以后仍旧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创新是指迁移发生以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彼特生按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结果,将人口迁移分为五种类型:原始的人口迁移、强制的人口迁移、被迫的人口迁移、自由的人口迁移和大众的人口迁移。
1.原始的人口迁移。这种迁移主要源于环境的推力,体现的是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人类采取的应付方法有两种:改善遭到破坏的环境,或者逃离到其他地方。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技术发展的水平。在工业化以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较低,而且思想较为保守,无力应付遭受破坏的环境,只好转移到与原有生活环境相似的地方,借以维持与从前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采集和游牧经济时期人类的迁移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是一种保守的人口迁移。当然,这种方式的人口迁移并不仅仅发生在原始人群之中。在现代人群中,仍存在这种类型的人口迁移活动。而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原始的人群中,如果人们完全“逃离”原有的自然环境,到另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之中,其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此时的人口迁移就是“创新”性的人口迁移了,不再属于保守性的人口迁移。
2.被迫的人口迁移和强制的人口迁移。这是两种较为接近的人口迁移方式,迁移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家或者相当于国家的社会机构的压力,如人口迁移政策等,反映的是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是,在社会的压力面前,有的人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迁移,而有的人不能自已决定迁移与否。前者被称为被迫的人口迁移,后者是强制的人口迁移。关于这两种迁移的区别,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德国犹太人的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政府虽然已经要求犹太人离开德国,但是当时犹太人自身还可以决定自己的去留,因而此时的犹太人迁移属于被迫的人口迁移。而战争爆发以后,犹太人被成批地送往集中营,他们已经无权决定自己的去留了,此时的犹太人迁移就是强制的人口迁移了。
3.自由的人口迁移。原始的人口迁移、被迫的人口迁移和强制的人口迁移均是受外界压力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在自由的人口迁移中,人的意志是迁移的主要动力。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或者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而迁移到其他地方,此种迁移属于“自由”的人口迁移。自由的人口迁移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近似于起开路先锋作用的人口迁移,可以称之为“先锋式”迁移。这种迁移的迁移者一般表现为年轻、有理想、敢于冒险、个人素质较好等,他们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迁移,是一种“创新”的迁移。在这样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困难和障碍较多,因此,此类人口迁移的人数较少。另一种是“团体”的迁移。这种迁移与前者相比,属于“保守”的迁移,一般以“先锋式”迁移为先导,迁移的结果大多是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4.大众的人口迁移。大众的人口迁移是自由人口迁移的延续。在自由人口迁移发生以后,受到早期迁移示范作用的影响,人口迁移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此时,迁移过程中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已经较小,人们的迁移主要受社会时尚的驱使,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迁移的动力主要表现为社会功能。大众的人口迁移也可以分为“保守”和“创新”两种。
【莱文斯坦的迁移定律】
19世纪末英国人口学家莱文斯坦提出了“The lows of migration 迁移定律”,认为人们进行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其经济状况。莱文斯坦对人口迁移的机制、结构、空间特征规律分别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七大定律(表1-22)。
表1-22  人口迁移的七大定律
机制 定律 定律的内涵
迁移机制 经济律 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城乡律 农村居民迁移的可能性要大于城镇居民
迁移结构 性别律 女性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且相对于男性迁移倾向更强
年龄律 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的倾向是不同的,青年人是人口迁移的主体
空间特征 距离律 迁移人口的数量分布随着距两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
递进律 中心城市吸纳乡镇人口所造成的空缺,将由乡镇周边更远地区的居民所弥补,直到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波及最偏远的角落
双向律 迁移的流向不是单向的,每一股主流都伴随相应逆流存在

 

【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
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推力(或称排斥力)和拉力(或称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流向、迁移者的特征。
1.影响迁移的因素。
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人口的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对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力因素;好的教育设施对学龄儿童的父母可能是拉力因素,但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推力因素,因为维持好的教育设施,意味着纳税人将要多纳税。
迁移还受迁入地和原居住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如距离和迁移成本的影响。
最后,迁移还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文化水平、敏感程度、对其他地区的认识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都会影响他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迁移决策。
2.迁移量。
人口迁移的流量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迁移的流量随各个地方之间差异的程度而变化。地区间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迁移流量越大。这一论断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地区间差异程度越大,人们通过流动而获得的机会越多。但是,当地区间的差异程度大到使人难以适应的时候,迁移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2)人口迁移的流量随迁出地和迁入地人群之间的差异而不同,如果迁出地和迁入地人群间的同质性高,如种族、宗教、教育、收入、信仰等越相似,则迁移量越少。这一论断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从个人的角度讲,迁移是为了通过在空间上的移动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潜能;从社会的角度讲,迁移是实现地区间人才交换的重要手段。如果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是同质的,或者说,在特征上没有差异,人口迁移就毫无价值,也无必要了。地区间人口的同质性越低,则差异越大,人口迁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越大,人口迁移就越活跃,人口迁移流量就越大。反之,人口迁移流量就越小。
(3)人口迁移的数量与克服中间障碍的难易有关。例如,原民主德国的东柏林和原联邦德国的西柏林,最初是一个城市,人口迁移应该很方便,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统一前)东、西柏林之间的围墙却阻碍了德国东、西部人民之间的交流。总之,自然的障碍和政治的限制等,都会抑制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的流量随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变化。例如,经济萧条时期的人口迁移就会少于经济繁荣时期的人口迁移。经济周期在很多方面影响人们的迁移行为,但最重要的在于影响人们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
(5)除非有某种特殊限制,迁移量和迁移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会越来越大,人们之间的差异程度也会日益加大,迁移的中间障碍会减小,从而使迁移量增加,迁移率提高。
3.人口迁移的方向。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人口迁移有其特定的方向。通常,人口迁移会集中到几个特定的目的地。这是因为,机会常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同时,迁移者一般会遵循以往的迁移者走过的道路。以往的迁移者把有关的信息传回原居住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迁移的成本,为后来者的迁移提供方便。
(2)每一个迁移的流向都伴有一方向相反的返迁移流。这一返迁移流产生的原因是:第一,目的地的拉力因素可能会逐渐减小或消失,从而导致一部分迁移者返回原籍;第二,迁移增加了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接触,开阔了迁移者的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原居住地的机会,从而返回原居住地创业;第三,迁移可能使迁入地的居民认识到其他地区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向外地迁出;第四,许多以经济为目的的迁移者,在他们实现了其经济目标以后,他们会返回原居住地,特别是在他们退休以后。
(3)流向效率。流向效率一般定义为主迁移流与返迁移流之比。当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原居住地表现为排斥力时,流向效率较高;当原居住地与迁入地的情况类似时,则流向效率较低;当中间障碍比较大时,则流向效率较高。流向效率还因经济情况而异。经济景气时,流向效率较低;经济萧条时,流向效率高。
4.迁移者特征。
人口迁移不是均匀地发生在人口中每一个人身上的,相反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来讲,年轻力壮、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迁移。当然,这种特征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背景下,迁移者特征表现各不相同。
【近代以来大规模国际移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来,西方学术界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层面,对于近代以来的大规模国际移民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讨。这里列举主要的理论如下。
以拉里·萨斯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移民的要因在于移出国与移入国之间的工资差距;以奥迪·斯塔克为代表的新经济移民理论,把家庭而不是个人看成移民的主体,其目的不全在于工资收入,更主要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寻求多种生财之道;以迈克尔·皮奥雷为代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认为发达国家内部存在双重劳动力市场,本地劳工不愿意进入低层劳动力市场,因而需要外来移民填补其缺;而萨丝凯·萨森等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则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此外,在国际移民延续问题上还有网络理论、移民文化理论等。
上述这些理论虽然还不能单独说明移民的理由和分布空间特征,但将各种理论加以综合分析,取长补短,却能揭示出移民的若干重要原因和特征。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间之所以出现亿万人口国际大迁移,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结果。世界大规模的国际移民,其核心是劳动力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转移和流动。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也不是孤立的,它与资源、商品、资金、信息在世界市场中的移动和交换是分不开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进行新的配置。劳动力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是生产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移民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着重要作用。
【劳工移民】
早在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便率先选择从北非殖民地批量引进劳工,大量来自殖民地的季节性工人涌入法国,为法国的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法国之所以会成为当时欧洲最早的移民国家,主要是因为其人口增长自19世纪以来便陷入停滞,国内劳动力不能满足工业时代的需求,只能借助外来人口支撑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战后工业重建面临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借力北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由于战争期间大批青壮劳力的损失,与法国一样面临工业重建中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引进其他国家劳动力便成为必需。1961年,联邦德国与土耳其政府签署了《德国劳工市场向土耳其招聘劳动力协议》,大量土耳其劳工获准来到联邦德国,服务于大众汽车、西门子等大企业。1973年在联邦德国工作的外籍劳工超过260万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4%,为德国经济奇迹贡献必不可少的力量。
劳动力短缺的新加坡,则是从开埠以来就大量吸纳外籍劳工。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清扫垃圾、照顾家务、盖建大楼等廉价劳动力需要外来劳工,更多劳工涌入新加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香港经济腾飞,最先迎来外来劳工需求的行业,是长期由家庭妇女承担的家政工作。腾飞后的香港,越来越多的已婚女性进入就业市场,不少家庭开始聘用外籍人士负担家务。截至1998年年底,香港的外籍家庭佣工已超过18万,如今更达到三十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台湾则长期拒绝开放“低技术国际移工”,外籍“蓝领”只能非法滞留工作。不过,1989年后,面临劳力短缺的问题,台湾也不得不制定政策法规引入外籍劳工。截至2017年5月,已有约64万人赴台工作,以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人为多。
【美国的移民问题】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来自欧洲的移民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其中德国移民约700万,英国移民约500万,爱尔兰移民约500万,意大利移民约500万,俄罗斯移民约3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经历了两次移民高峰。第一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870-1898年,1885年达到顶峰,当年的移民数量接近60万。第二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900-1935年,1905年达到顶峰,当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数量达到9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没有向外输出人口的需求,而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成为现代美国移民的两个主要来源地区。19602000年美国接受拉丁美洲的移民约1000万,拉美国家中移民最多的是墨西哥。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长达3600千米的边境线。据统计,美-墨边界线上每年大约有100万墨西哥人等待着偷渡过境,其中偷渡成功的人数达到15万人。这些人到了美国之后,从事的都是最辛苦的工作。对于来自拉美国家的偷渡者,美国政府一方面要依照法律阻止偷渡的行为,另一方面美国又需要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来从事辛苦、收入低的工作。
【历史上亚洲的移民】
近一百年来,亚洲一直属于人口迁出的地区。早期移民多属于劳工输出,后期移民多属于技术人口输出。印度、日本、中国是主要的人口输出国家。
印度早期的人口迁出以劳工为主,迁往的地区主要包括马来西亚、斐济、南非、英国,以及中东地区。日本早期的人口迁出也是以劳工为主,主要迁往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中国劳工主要去往美国、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非洲、东南亚。中国早期向外输出劳工的一个高峰是1848年前后的北美淘金时期,这批劳工在那里受到当地人的排斥,工作环境极其艰苦,生活艰难。19世纪下半叶,北美地区大规模的修筑铁路吸引了大批中国劳工,形成了中国对外输出劳工的第二次高潮,中国劳工在修建贯通美国、加拿大的大铁路工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移民的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民构成主要以留学生和技术移民为主。
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重要地区。东南亚的华侨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广东人主要移民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福建人主要移民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据统计,中国在海外的移民中,大约有3000多万华侨移民分布在东南亚,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我国古代的几次大规模人口迁移】
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同时去往内蒙古河套地区垦荒戍边的居民也很多。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左右。
东汉末年,北方的草原民族陆续南迁。在三国、西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再次引发了北方居民大规模迁往南方的高潮。在这之后的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期间,北方居民因不堪忍受金人的统治仍大举南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以后,达到了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
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唐朝时,我国东南部有居民迁往东南亚等地落户谋生。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开通海上商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我国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迁入地(城市)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第一,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城市中一些“脏、累、重”而待遇又不很高的行业,如建筑、纺织、化工、环卫、煤炭等,出现了“招工难”,城市自身的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流动人口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如今,在城市的上述部门,“农民工”已经成了最主要的劳动力。
第二,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前,城市经济几乎清一色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力鼓励城市个体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个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流动人口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就是个体经营者,他们的到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金、人力、管理经验和活力;他们中更多的人则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第三,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大量的流动人口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消费力,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挣得了收入,他们又会把相当部分的收入用于衣、食、住、行等活动上,从而为城市商业、饮食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城市经营商业、饮食业和其他服务业,他们在为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时,繁荣了城市的商业,并通过纳税等方式,增加了城市的收入。另外,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在他们返回家乡时,通常会购买一些物品回家,由于他们人数众多,即使每个人购买力有限,总的购买力也十分巨大,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或进入乡镇企业中就业,使当地的农田出现空闲。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流动到城市邻近地区,从事农业、蔬菜、副食品的生产。这些流动人口的存在,改变了过去大量农田抛荒浪费的现象,为全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保证了城市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同时,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增加了城市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的供给。
第五,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从事和经营饮食、服装、修理、房屋装修、蔬菜和水果贩运以及家庭保姆等,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矛盾。
第六,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接收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和接受。这个作用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尤为深远。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通过城市与农村之间资金、物资及人员的交流来促进各自的发展。以往,由于种种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极不通畅,使得二者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很少。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对于城市市民的思想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也对城市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在城市自身发展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些不利影响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城市公用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等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流动人口由于其巨大的规模,极大地加剧了城市公共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安置场所而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流动人口中良莠不齐,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借流动的机会作案,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流动人口在城市“户籍”人口面前往往表现为“弱者”,他们的一些权益,如合法工时、工资乃至人身安全等容易受到侵害。因此,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对城市法制工作提出了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保护流动人口的权益,不仅仅是对流动人口本身权益的保护和尊重,也反映出对城市市民权益的保护问题,从而对整个城市法制体系的建设和运转有重要影响作用。
【人口迁移研究的发展】
近百年来,人口迁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人口迁移被认为是社会变迁的综合表现。大多数国家的发展都表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同时发生的。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由农村迁入城镇,由城镇迁入城市,由此促进了现代都市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的过程。因此,发展问题专家对人口迁移问题都很关心。离开了人口的迁移,就难以实现工业化,也使人们难以理解和认清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正是人口迁移研究在19世纪末期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当然,尽管各方面人士对人口迁移都予以高度关注,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经济学家对人口迁移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人口迁移与经济周期、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工业的增长,以及迁移者的职业和就业地位等有关。与此同时,人口迁移还直接影响着地区消费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计划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之所以对人口迁移感兴趣,是因为人口迁移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一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特别是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的出现,引发了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引起了计划人员和政策制订者的广泛关注。早在1956年,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提出,应该对与区域发展有关的人口迁移,特别是由于快速的人口城镇化引起的问题进行研究。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人口迁移感兴趣,是因为他们特别注重研究与迁移有关的问题,与迁移者、迁出地居民、迁入地居民有关的问题。只有全面地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对上述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和控制。
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这样的重视,尽管人口迁移是随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口现象。人口迁移研究从产生到现在,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人口迁移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英国学者莱文斯坦对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在此以前,人口迁移的规模比较小,人口迁移的方向比较分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都不明显,人口迁移尚未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因此,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在最近的100多年里,随着人口迁移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迁移的方向逐渐集中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其重要性不断提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口迁移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原因可归纳为六点。
第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为人口迁移创造了更方便的物质条件。同时,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口迁移(尤其是国内人口迁移)的限制逐渐减少,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未来的社会中,人口迁移将会更为频繁,人口迁移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更为突出。
第二,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步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将会减慢,未来的人口增长及分布将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第三,人口的大规模迁移,特别是由乡村到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加重了城市地区的失业、拥挤等社会经济问题,促使人们对人口迁移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四,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方向已开始由人口向城市集中,转变为人口由城市向乡村疏散,也就是说,已经开始了人口逆城镇化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人口迁移方向。
第五,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口普查和调查开始收集与人口迁移有关的信息,使人口迁移研究的深入开展有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第六,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的发展将会给人口迁移的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例如,在交通及通信发展为人口迁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通信的发展本身又可能使过去必须发生的人口迁移成为不必要。
面对这样的变化,人口迁移到底会以怎样的轨道发展,已经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它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
【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
当代人口、环境和发展的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论证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经济进入了恢复和调整时期,而人口增长则出现了补偿性回升,人口过剩和贫困仍是主要的人口经济问题,但其严重性加深,影响范围扩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在人口研究用语上,“人口过剩”已被“人口压力”和“人口危机”等词所代替。人口-贫困问题上升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高度。除人口学家以外,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纷纷著书立说进行探讨。当时比较著名的有:美国F·皮尔逊和F·哈珀合著的《世界的饥饿》(1945年)、美国福格特的《生存之路》(1949年),以及美国J·赫茨勒的《世界人口危机》(1950年)。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人口与人类生存和世界动荡的关系,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改革主张。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起,一些学者就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证人口增长的环境极限问题,而后又逐步转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短期的“婴儿热”并未造成西方国家严重的人口过剩,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后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和消费的增长。一些出生率比较高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也因经济的起飞消除了贫困,并逐步走上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之路。而像印度这样人口众多又高度贫困的国家,由于“绿色革命”和“家庭计划”的实施,也使人类看到了摆脱饥饿的希望,增强了依靠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解决人口问题的信心。相比之下,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在工业化国家非常严重,突出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人口的环境承受能力是保证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事实证明,这种忧虑不是没有理由的。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能源危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化。在一些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国家,不少学者认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资源与环境,人口增长决定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口压力可以出现在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地区和国家,也会出现在人口规模小、但资源贫乏且人口承载力很低的国家。为保护环境而控制人口,成为这一时期争论的焦点。美国人类生态学家埃利奇在1970年所著的《人口、资源、环境》一书中,系统地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证了“人口爆炸”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1971年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更是引起了轰动。此书标志着对人口控制问题的探讨不仅由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扩大到生态学界、未来学界,亦即由人文科学领域扩展到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也由一个局部、静态和短期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全球性、动态和长期的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转向以研究可持续发展为主。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爆炸”,以及世界性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不仅要求经济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同时,必须考虑对人口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还必须善待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人口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关系的协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直接和间接地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过程。人口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二是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长期角度看,人口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1.人口增长对土地和农业的压力;2.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3.人口增长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压力;4.人口增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6.环境污染和退化对人类,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影响;7.气候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8.资源耗费及资源分布变化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
人口是影响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的不断增长不仅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带来持续的压力,同时也是阻碍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在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当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人口过剩,可以提出一个公式来表达此类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
其中的人均资源消费包括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存量的减少等。
由此看来,资源、环境问题与人口过剩密切联系。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全世界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达到致使资源基础退化或耗损,并污染水、空气、土地,从而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命支持系统)时,人口过剩问题就产生了。人口数量过多或人均消费过多,都会引起人口过剩问题,分别称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数量过剩。在此类人口过剩问题上,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子是人口规模及土壤、草原、森林、野生生物等可再生资源的退化。在世界上一些最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过剩导致每年死亡未成年人至少1200万,加上成年人约4000万,不得温饱的人更达好几亿。很多分析家认为,除非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并改善资源管理,以使被破坏了的可再生资源得以恢复,否则这种困境将会愈演愈烈。
在较发达国家,也有人口过剩问题,但这是另一种人口过剩,称为人口消费过剩。这是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在此类人口过剩问题上,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均消费过高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富人比穷人对资源、环境问题,应负更多的责任。
人口过剩问题不仅指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水平,人口的分布也对资源、环境有显著影响。当众多人口聚集于城市时,通常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发生水源紧张、废弃物堆积问题。农村人口比较分散,资源、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土地退化,森林、草原、水资源等的破坏。

    标签:农民工现象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