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7-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教材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重点落实“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的内容。不同地域的乡村和城镇,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均存在差异。本节教材主要使用“结合实例”的方法,说明城乡景观中体现的地域文化。
本节教材内容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前,需要弄清两个概念。
第一,什么是“地域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这里只强调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和认知,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自身特色。地域文化就是在特殊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第二,什么是“景观”。景观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按照地表要素是否受到人类影响,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如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如城镇街道),其中人文景观往往被称为文化景观。“城乡景观”是在城镇和乡村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地理景观。通常人们可以从城乡景观入手感受地域文化。
课程标准要求达成本部分教学要求的方法是“结合实例说明”。教材编写时,安排了丰富的实例进行说明,并用景观图像呈现实例。教材还介绍了野外调查文化景观的一般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综合上述分析,本节教材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便于教学,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三个标题。
第一个标题“地域文化”部分,主要是解释地域文化和景观,重点说明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教材没有采用下定义的方式解释概念,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教材解释了景观最常见、最简单的分类方式,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强调城乡景观主要是指人文景观。教材设计“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活动”,要求学生理解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学生需要从资料中找出对地域文化的描述,感受地域文化,通过讨论感受地域文化的传播性。
第二个标题“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部分,主要是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具体表现在空间格局、建筑、价值观等方面。教材以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体现当地独特的水、林、村、田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以江西婺源月亮湾“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体现当地人地和谐的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民居建筑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教材以我国南方土楼景观为例,体现当地御外聚内的集体精神。教材设计“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案例”,则以乡村空间格局体现当地耕读文化。
第三个标题“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部分,主要是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城镇地域文化具体表现在色调、建筑、空间格局、价值观等方面。教材以我国江南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为例,说明城镇色调对地域文化的体现。以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为例,说明民居体现着恪守礼制的古都文化。“人家尽枕河”的“案例”则是对苏州水乡文化的体现。
本节内容结构如图2-6所示。

【内容要点说明】
情境设计
1.瓦尔帕莱索如今是智利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海港。历史上,瓦尔帕莱索曾经很长时间都受西班牙的统治。随着航运大发展,瓦尔帕莱索在19世纪下半叶迎来了“黄金时代”,吸引大量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因此,瓦尔帕莱索的文化变得更加多元。老城区民居鲜艳、明快的色彩,成为这里独特的地域文化。
2.将房屋涂成五颜六色,是瓦尔帕莱索乃至很多海港城市的文化习惯。今天我们也能在欧洲其他港口的老城区找到类似的景观。
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共享的,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景观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景观依其所受影响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如土壤、植被、地貌等。人文景观如农田、矿山、道路、实用性建筑、纪念类或艺术类雕塑和建筑物等。一个区域的地理景观是该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综合呈现,例如,红河哈尼梯田景观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源、人类农耕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呈现。
3.每一个区域的景观与周边不同,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又有与外部的差异性。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
4.景观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大尺度如一个聚落,中尺度如城市中轴线,小尺度如村里的祠堂。
5.本节所说的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例如,农田、矿山、道路、城镇、村落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是满足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物质,在地表之上创造出来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文化现象并不是文化景观,如街头流动的艺术表演不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因此不是文化景观。
6.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分析城乡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第二步,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第三步,确定景观所在地域范围,景观的占地范围应该是在这个地域范围之内的,地域单元不一定与行政区、自然区完全一致;第四步,确定景观在城镇或乡村中的哪个功能区或文化区,从而判断景观是如何体现功能区或文化区的特点;第五步,判断景观是否具有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属于地域内哪些人。确定了意义主体是哪些人,就知道未来该景观是被重视,还是被忽视,甚至是被消灭。
7.分析哈尼梯田体现的地域文化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梯田景观的基本功能是农田;第二步,确定该景观分布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许多山地中;第三步,确定梯田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有两个尺度,较小尺度的地域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较大尺度的地域是中国西南地区;第四步,确定该景观体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山区,乃至中国西南山区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第五步,经调查判断元阳梯田景观象征着当地人民勤劳的品质,梯田中的水渠系统闪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光芒。保护这样的景观,不但是当地人的愿望,也是其他地区人们的愿望,因此该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8.教材图3.32展示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位置,让学生对梯田的位置有整体的地理空间认知。教材图2.33展示了哈尼梯田的景观图及剖面示意。景观图展示的是秋收后休耕中的梯田,蓄满水的梯田如层层明镜一般,形成了一幅田园画卷。在剖面示意图中,可着重分析“森林”“村庄”“梯田”和“水”是怎样和谐共处的。水要素是对当地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理要素,也是梯田可持续耕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分水制度在当地才变得格外重要。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是与城镇景观相对提出的。虽然不同学者对乡村景观的概念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总体来说,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反映了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本节选取江西婺源月亮湾“宅高田低”的案例对应农业生产景观,福建永定土楼对应乡村聚落景观。
2.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也是农业生产景观,教材以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体现当地独特的水、林、村、田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
3.农业生产景观与农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江西婺源月亮湾“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体现当地人地和谐的地域文化。
4.在乡村景观中,民居建筑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国南方土楼能体现当地御外聚内的集体精神。福建永定土楼是南方土楼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教材图2.35通过土楼的外观和土楼的内在构造,展示土楼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以及完善的防御功能。
5.“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案例”重点展示乡村空间格局体现当地耕读文化。徽州的地域文化通过村落的空间布局、村落水系的修建体现出来,还能通过民居的具体功能,如书院、祠堂等体现出来。宏村的古建筑保存得很好,宏村民居的外貌、风格也能体现徽州的民俗风情。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城镇一般从聚落发展而来,许多城镇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地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镇景观。城镇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城镇景观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成形,独特的城镇景观又加强了地域文化的特点。
2.民居在城镇中最常见,不同城镇的民居会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民居的颜色往往会成为城镇的主色调,反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3.我国江南水乡民居的典型用色,就是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可以参考“人家尽枕河”的“案例”中对粉墙黛瓦细致的描写。
4.教材图2.37是2017年浙江嘉兴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时的鸟瞰照片。该图不仅体现出江南城镇的色调,还能看出“马头墙”等民居的结构特点。
5.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艺术家们通过黄、橙、红等缤纷的颜色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活力。这种色调延续百年,成了佛罗伦萨的典型标志。
6.除民居的颜色外,民居的建筑构造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识。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就是民居建筑特点融合传统礼制文化的经典案例。
7.北京城、西安城的空间格局,都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突出君主为尊的设计理念。
8.“人家尽枕河”的“案例”意在说明苏州地域文化是自然环境和各种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两千多年来,苏州地域文化一直影响着苏州的城市景观。即便苏州城市面貌随着工业化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布局、民居建筑仍然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9.教材图2.40是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景观。山塘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它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全长约3600米,被称为“七里山塘到虎丘”。2002年,江苏省政府开始对山塘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修复工程。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整治、修复,如今的山塘成为集中展示苏州古城文化积淀、反映苏州古城风貌特色的形象代表,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教学建议】
教学思路及方法建议
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
世界上不同的聚落都有其独特的景观,使之区别于其他聚落。聚落的建筑结构、街道布局和土地利用格局都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居住者的需要、制度和价值观。
文化概念比较抽象,教学可以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引入,联系多数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区域的文化景观,分析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
“结合实例”,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身边或熟悉的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聚落的影响。本节内容的学习,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强化人地协调观。还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升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1.案例教学法。
使用教材提供的案例,或者利用教师自己编制的案例。依据教学目标,设计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影响。借助案例的分析和迁移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
2.比较教学法。
不同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文化景观有很大差别。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域的城乡景观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提升区域认知。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课时建议  1课时。
实施建议
【导入】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一般学生对地域文化并无理性认识。
新课引入可将教材瓦尔帕莱索色彩缤纷的景观与我国江南城镇粉墙黛瓦的景观进行对比,让
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地域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展示课前学生收集的不同城镇的景观,并让学生思考,不同地区景观差异大的原因。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图2.31,了解不同聚落是如何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引导学生尝试解释不同景观背后的地域文化差异。答案应该比较开放,有问题或有争议的答案可以作为后续教学深入讨论的话题。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活动”可以分组进行,但每个小组都必须完成所有问题,再在班上交流,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一活动要注意明确以下几点。
1.明确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集中体现了生态和谐、山水秀丽、古老农耕文明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
2.传承和传播的前提都是保护。
3.代际之间传承要处理好现代社会文明与传统要求“绝对服从祖先和古规”的关系、农业生产梯田遗产价值是否需要演进变化的问题。
4.红河哈尼梯田文化在不同地方传播的重点是生态和谐方面,传播的方式有多途径的,特别是“互联网+”的形式。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是农业活动区域,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影响较大,其景观更能体现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聚落的建筑形式也更能反映乡村的制度和价值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34、图2.35,并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加以印证。
由于学生对农业生产和传统乡村聚落并不熟悉,教师要依据学生基础,适当补充图像材料,以及学校所在地区有显著特征的实例加以说明,并回应上一环节的问题。
【案例: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
对本案例的分析能加深巩固学生对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形成中的作用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后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点拨,帮助学生弄清概念,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可以用教材中“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案例”,来设计相关问题。
1.宏村利用主干道水系统,将流水引到各家各户。请分析宏村构建村落水系的价值。
2.请以宏村为例,说明应如何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2。
表2-22  学生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题号 水平 表现 样例

1
水平1 只了解村落水系的物质文化价值 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
水平2 理解村落水系的环境效益 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还能调节气温,增加湿度
水平3 理解村落水系的地域文化价值 不仅能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调节气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能营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意境,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2
水平1 只知道保护村落建筑及村落的环境,不理解古村落文化景观 保护古村落的建筑和村落水系。保护周边的森林、河流环境
水平2 理解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 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河流及其生态环境,使村落保持正常的生产、居住;保护祠堂、书院,保持村落文化的记忆
水平3 理解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不仅是维持现状,也需要尊重村庄和村民发展的需求 保护古村落的建筑和古老的村落水系,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河流及其生态环境,保持村落文化的记忆,重视村落发展诉求,维护村落文化景观发展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阅读教材,回应课前引入的瓦尔帕莱索和我国江南城镇的景观差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内敛含蓄,正是“无画而成妙境,无声亦胜有声”;瓦尔帕莱索的色彩缤纷显示出该地居民的热情奔放与精明。比起千城一面的钢筋混凝土加玻璃的现代城市,这些有鲜明色彩特征的城镇,有更深厚的文化韵味,通过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
在城市的传统民居中,同样能反映出该区域的制度和价值观。北京四合院学生耳熟能详,但并不真正了解,需要教师解释其中的礼制含义。不仅学生可以增长知识,更能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学校当地或家乡民居的内部结构与居住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人地和谐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师的共识。
【案例:人家尽枕河】
“人家尽枕河”的“案例”诠释了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受人文因素影响形成的苏州山塘文化景观,以及苏州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举措。分析过程建议分步骤进行:
1.让学生讨论“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
2.运用地图说明苏州所在区域自然特征对“人家尽枕河”景观形成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粉墙黛瓦体现的文化含义;
4.讨论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分析中要帮助学生区分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区别和联系。在分析教材案例后,还应迁移到学生熟悉的地区,分析当地的城镇规划如何体现地域文化。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可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1.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2.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3.你学校所在的城市有像苏州一样营造城市景观的规划吗?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3。
表2-23  学生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题号 水平 表现 样例

1
水平1 不理解什么是地域文化 山塘街因为景色美,很多人去游玩并在网上推荐
水平2 能够说出山塘街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类型 山塘街是江南文化景观,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审美情趣,能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区的游客

2
水平1 只了解地域文化景观的表象 临水而居,用水方便
水平2 只分析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对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 苏州是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临水建房能方便水运。或答苏州所在地区水网密集,陆路交通不便,但水路便利,所以民居临水而建
水平3 能够结合材料,完整说明景观形成的原因 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这里物产丰富,商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3
水平1 没有关注身边的城市发展规划 不知道呀。好像听说过……
水平2 能够收集资料,说出城市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但对文化的理解不够 广州要“打造层次丰富的天际线”,通过簇群式地标建筑来统领城市天际线
水平3 能够收集资料,说出城市规划中的相关内容,理解其中的地域文化含义 广州规划临江一线建筑不能过高,不能出现“屏风式”建筑,塑造独特的沿江亲水共享式城市风貌,建设适宜居住的和谐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活动: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本活动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教师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下面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样例。
桥梁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景观。下面以广西柳州程阳桥为例,说明如何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
第一步,填写实地调查基本表格。表2-24为调查程阳桥后填写的表格。
表2-24  程阳桥调查
考察地点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程阳桥
小组成员 李同学,张同学,杨同学
考察时间 2018年9月27日
景观名称 程阳桥
景观特点 程阳桥是广西柳州的著名景点,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桥梁形式属于廊桥、木桥。桥梁建筑特点为四孔五墩,拥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
历史沿革 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24年。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步,根据资料分析景观如何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以程阳桥为例,结合资料分析,桥梁景观特色从以下几点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
1.当地雨水多是程阳桥修建廊屋的原因。广西全年降水量丰沛,在木桥上加盖廊屋可以方便行人躲避大雨。在阴雨潮湿的环境中,木桥容易腐蚀。加盖廊屋可以遮挡雨水,修补或更换廊屋,就可以保证木桥的经久耐用。
2.取材方便是程阳桥以木材为主要建筑原料的原因。程阳桥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无法运输大量坚硬的岩石来修筑石桥,但修建木桥却很方便。因为木料可以就地取材,运输也相对容易。
3.程阳桥的廊桥设计体现了侗族干栏式建筑特点。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采用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体现了当地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
4.程阳桥精美的建筑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程阳桥的长廊两侧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刻着精美的侗族图案,龙凤花草,秀丽玲珑,给人以庄重典雅的艺术美感。
第三步,分析程阳桥景观受保护的现状。该景观目前是三江县著名的旅游景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开发。目前该景观由三江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保护。2018年7月三江文物管理所进行桥梁维护,封闭桥梁22天进行大规模修整。
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标准,可制定本节评价目标(表2-25)。
表2-25  第二章第三节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的区域地理环境对建筑、服饰和饮食等物质文化或对习俗、语言、艺术等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的区域地理环境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能够根据案例材料,从中选取适当的例子,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能够根据提示,说明给定乡村景观中地域文化特征 能够运用实例资料,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乡村景观的特色文化特征 能够根据乡村景观案例材料,从中选取适当的例子,说明其中体现的地域文化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能够根据提示,说明给定城镇景观中地域文化特征 能够运用实例资料,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城镇景观的特色文化特征 能够根据城镇景观案例材料,从中选取适当的例子,说明其中体现的地域文化

 

二、评价示例(以教材中活动为例)
活动1: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材料略)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6。
表2-26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能找出部分体现红河哈尼梯田地域文化的描述 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分水制度;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
水平2 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找出材料中体现红河哈尼梯田地域文化的描述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7。
表2-27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有简单判断 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很难在不同地方传播
水平2 能够从不同的时间、空间角度分析红河哈尼梯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超过千年,至今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文化景观难以在不同的地方传播
水平3 能够综合各要素,从时空综合维度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进行分析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存在千年,延绵不绝,说明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但伴随经济的发展,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可能需要调整,适应新时代要求;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梯田文化景观,但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审美情趣,值得在不同地区传播

 

活动2: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材料略)
1.选择一处能反映家乡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8。
表2-28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调查,获取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简单信息 完成表格。其中“景观特色”和“历史沿革”描述比较简单
水平2 能够对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完成表格且表格内容详尽

 

2.查找资料,分析该景观如何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29。
表2-29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能够在他人帮助下获取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信息,进行简单处理 完成要点提示
水平2 能够根据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 能够指出所选景观的显著文化特色,并能结合时空变化,分析该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该景观是否受到了保护,受到保护的程度是否足够?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30。
表2-30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能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所选景观的受保护情况 完成要点提示
水平2 能够根据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仔细观察和调查所选景观的受保护情况 能够从多个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角度,分析所选地域文化景观的历史面貌与现状
水平3 能够根据所选区域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从多途径,分类观察和调查所选景观的受保护情况 了解所选地域文化景观的历史面貌与变迁过程。能够综合多个要素,系统分析该地域文化景观变化的原因。对景观的开发和保护有自己的看法

 

4.每组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一张墙报,在班级或校园里展示。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2-31。
表2-31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比较完整地呈现调查结果 能够反映所选文化景观的特色;有图文呈现景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保护、开发现状
水平2 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完整呈现调查结果 能够突出所选文化景观的显著特色;运用地图显示景观的地理位置,以丰富的图文材料说明调查的完整过程和结果。能够发现问题并有自己的想法

 



    标签:地域文化城乡景观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