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问题研究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7-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问题研究
【设计思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最近几十年,在全国各地不同规模的城镇中,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买房或租房都不是陌生的事情,也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教材设计的这个问题研究,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居住城镇的了解,也可以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无论对区域认知还是综合思维都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这一问题研究,结合买(租)房的位置选择这一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考察某一位置住房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比较住房的不同位置时,要权衡各自的利弊;要从买(租)房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理想的住房位置。
教材在第一节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时,已经阐述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度对付租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房地产业是很明显的,体现在位置(地段)的重要性。越靠近市中心,交通越方便,地段越好,地价也越高:离市中心越远,交通越差,地段越差,地价也越低。这一普遍规律适用于现实生活,是本章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一。
资料1是给定四位居民对居住地的不同选择。从四位居民的资料来看,收入的高低代表了付租能力的高低,市中心或城市边缘代表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果按照一般规律推论的话,收入越高,选择的居住地越靠近市中心,但四位居民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这说明除了距市中心远近和收入高低,还有交通、配套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等很多因素,影响居住地选择。居民在居住地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有所取舍。例如,李女士的工作地点在市中心,收入低,她如果选择城市边缘,就得付出时间成本,所以她为了节约时间成本,选择了市中心,但得放弃居住空间(合租),以降低居住成本。
人口居住郊区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中期阶段出现的现象,这在教材图2.19和“英国的城镇化进程”的“案例”中都有涉及。国际上一般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就会伴随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迁居的现象,这也可以理解为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表现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资料2对此进行了分析。随着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对住宅面积、环境质量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普及使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不断下降,大城市的郊区恰好能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使城市居民的需求成为可能。
资料2分析了大城市居住地向郊区发展的原因。这为居民选择郊区作为居住地提供了可能。但是郊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市场等配套设施往往不如老城区,这也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郊区住宅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资料3在分析人口居住郊区化时,除了关注居民个人生活层面(通勤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配套),还关注了郊区的生态环境压力。郊区土地利用方式由乡村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同时,环境的压力增加,这一点容易被忽略,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问题讨论中,为了做好居住地选择的建议,需要学生对所在城镇深入了解,查找大量的图像和资料。既要了解目前的土地利用,也要了解未来的城镇发展规划,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都有促进作用。
【实施建议】
知识拓展
资料1 某市几位居民对住房位置的选择
从这四位居民选择住房位置的考虑看,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决策?
分析材料,不难找出影响选择住房位置的因素。
1.分析影响各人选择住房位置的因素。
张先生:个人收入、房价、生活服务设施
李女士:个人收入、房租
杨女士:个人兴趣、个人收入、房价
刘先生:居住观念、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个人收入
2.分类归纳
经济因素:个人收入与房价比、距市中心的远近……
社会因素: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个人因素:个人兴趣、居住观念……
资料2 城市住房发展趋势
1.城市居住呈现郊区化倾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工作在市区、居住郊区化就要解决通勤,即交通的便捷。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房价的刺激不是必备条件。
2.你所在的城镇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原因是什么?
用上题得出的结论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
资料3 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的问题
1.居住郊区化对土地利用方式带来哪些影响?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郊区多农业用地,居住的房屋是建筑用地。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要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的变化、产业发展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考虑。
2.城市居民在郊区居住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
从日常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分类对比城市与郊区的条件,可得出郊区居住面临的困难。
问题讨论
可以参考选择住房位置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分析。
经济上可承受、交通条件(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商业、文教体卫)、市政基础设施(水、电、热、气、通信等)、周边环境(休闲场所、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拓展
【大圩古镇传统空间特色】
大圩古镇地处漓江中游东岸,距桂林市东南18千米。该镇历史悠久,自秦始皇开凿灵渠,连通漓江、湘江后,一直都是重要的交通与商贸码头。大圩古镇因水而兴,沿街成市,为广西明代四大古镇之一,2005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圩古镇位于漓江畔的重要水陆交通要道之上,马河与漓江呈“丁”字相交,将古镇一分为二。漓江从古镇的西面向东面流过,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盘山,镇西有毛洲,山环水绕,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安居避世的极佳选择。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以及风水传统理念的影响,古镇布局自由,顺应地势,依山傍水而建,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一个典型的山水传统小镇。
大圩古镇因水成镇,受漓江水系空间形态的影响,平面布局以一条横贯古镇、与漓江平行的商业老街为主要骨架,呈“一”字形。古镇的发展顺应地势,沿“一”字形纵向扩展。老街通过各条巷道与码头相连,形成了鱼骨架形状的空间结构,仿佛一把巨大的木梳,梳理着这秀美的山川。
大圩古镇的街巷体系主要在漓江水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街随江走,巷与江相连,街巷与江共同构成古镇的水陆交通系统。在古镇发展过程中,线性空间关系是大圩古镇最主要的空间布局形式。其后,随着水运、商业的发展,巷道逐渐形成,进一步完善了线性空间体系。同时,以建筑为基本单元的面状空间不断扩散,填充整个线性骨架。由此,大圩古镇的商业老街、巷道、民居形成了有机的空间组合。
水系是古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漓江曾是大圩古镇的交通要道,为了获得便利的交通、较好的朝向和景观,街道和建筑常临江而建,沿江区域人流相对密集,市、店相对繁华。
大圩古镇的传统街巷充分体现古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顺应与尊重。整体空间布局灵活多变,形态丰富。古镇的街巷集交通、商业、日常生活、邻里交往等功能为一体,是多功能混合的、充满活力的复合空间。
大圩古镇传统民居以木材和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从下到上用石块筑台,圆木作构架,材料由粗而细,由重而轻,由自然而人工,变化自然,有轻巧而又稳定之感。又因大圩古镇位于山区,为了不占耕地,当地居民向山向水争取居住空间。古镇的民居建筑均临江沿坡而筑,五里长街顺江而下,自北向南形成两侧民居群落。南侧江岸陡峭,房屋长柱垂江,形成吊脚楼景观;北面采用了古建筑中“台”式方法,顺坡开出梯形平台,筑阶梯,每一进为一平台,逐进升高,不仅大大减少土石方量,而且整个房屋前低后高,气势威严。
总的来说,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小巧、灵活、多变、质朴、轻盈、实用。因古镇街市狭窄,铺面不大,遂民居向纵深发展,常有三到四进深,形成前厅后房或前店后室、前街后河、窄深如筒的筒子屋。两进之间有小天井,不仅可为高墙深院提供光照,还可供人小憩。天井一侧沿墙由跑马楼连接前后楼。天井后的正房,高大宽敞。一般的中小型民居均为两层,开间3-5米,尺度比例适宜。造法上以叠梁式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石外墙。木材一般不着色,但门楣、格扇、棂窗上刻有大量木雕。古镇传统民居的中门,窗扇多为可装可拆型。门扇多划分为虚实两部分,下部为封板实体,上部虚面做成通格式图案花纹。为了遮阳避雨、扩大空间,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均做成坡屋顶,出檐较深,有的还筑挑廊-骑楼。古镇传统民居的阳台造型轻盈通透,栏杆雕饰精美,与下面的砖面墙身形成了虚实对比。为防止失火殃及邻居,古镇传统民居的山墙高出屋顶,封火山墙形状各异,有阶梯状的,也有官帽式的。由于战乱动荡、发展中的无序等原因,大圩古镇原有的许多传统建筑遭到了破坏,现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以明清与民国时期的居住建筑居多。
【大圩的公共建筑】
大圩古镇的公共建筑除了满足古镇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需、维系宗族关系外,还成为古镇的精神象征和地域符号。这些公共建筑既有偏重于居民精神寄托和祭祀功能的寺庙、祠堂,也有偏重于聚落聚会、娱乐和生产生活的鼓楼、雨亭等。
大圩古镇幸存的堂馆建筑,以民国初期所建的雨亭较为完整。雨亭是典型的叠梁式木结构,前檐翼角高翘,使宽阔屋面有飞腾向上之势,两边元宝脊山墙曲线流畅,造型精美。宽的大殿仅用几根木柱支撑,其上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成组的斗拱、梁柱,纵横交错,变化玄妙。大殿为重檐歇山顶,与天安门楼、故宫太和殿结构相同,更显稳重大方。由于屋顶是锥面卷棚式,光自高处洒下,宛如天光降临,平添一种庄严肃穆气氛。后面的戏台为演戏集会之所,戏台的四周及外墙有文王访姜尚等戏文故事的浮雕彩绘。
大圩的公共建筑还包括用以祭祀汉高祖刘邦的高祖庙、祭祀关羽的关帝庙,以及鼓楼码头边的鼓楼、万寿宫等。它们都是古镇的精神象征、特色反映,但由于年久失修,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甚至已经整体修缮或重新建造。
大圩古镇传统街巷交叉口以“丁”字形的三岔路最为常见,十字交叉的路口一般也存在不同形式的错动。这些小型的开放空间丰富了街巷空间,为古镇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空间。
由于用地紧凑,大圩古镇内的广场空间并不多。广场一般位于公共建筑前,由公共建筑和周边建筑围合而成,主要为民俗活动和集会提供场地,承担吸引人群和开展公共活动的功能。
河埠是小型的码头,一般由小型的平台与几级入水台阶组成,联系水系和陆地。河埠在古镇的生活中除了承担上下船舶的功能外,还为浣洗、取水等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此外,河埠还是古代大圩重要的对外交流场所,是农副产品和舶来品的集散地。
桥梁是大圩古镇的重要节点,它为古镇营造了极为丰富的空间和广阔的视野,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种种原因,桥梁在发展中遭到了破坏。
【大圩古镇空间特色】
大圩古镇的空间形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空间特色可总结如下。
1.鲜明的街巷格局
大圩古镇的传统空间以一条与漓江平行的线形商业老街为主要骨架,老街通过各条巷道与码头相连,形成了鱼骨架形状的空间结构。以市为主要功能,屋檐下的空间成了大圩古镇文化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古镇街道的转折和收放是多样的,人们从街巷中可以体验到一系列的压抑和轻松、收缩和扩展、封闭和开敞的历程。
2.适宜的空间尺度
从历史文化上看,大圩古镇因地区交易的需要,街道界面组合会形成一种正好满足在路边交易的同时,中间还可以行人或者通过小型古代车辆的适宜尺度。从数据上显示,原始古镇建筑多为一二层,层高大致在2.5-3.6米之间。人在线形街道中间正好体验两侧界面这种集市、交易的公共距离,这也是古镇商业文化最强烈的空间体悟。
3.古朴的临街铺屋
古镇的临街铺屋均沿坡而筑,整体轻盈通透,门窗隔物不隔风;以叠梁式木结构为主,坡顶青瓦,屋檐较大;不着色的木材门楣、格扇、棂窗加砖石外墙;房基阶沿多为细錾条石砌成,旁边摆有石墩。古镇富户都筑有叠落式防火山墙,山墙高于屋面并随屋面坡度而叠落成阶梯形。这就大体决定了大圩古镇侧界面的风格特点。
4.以自然山水构成的街巷端界面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倾向于打听道路的起始和终点。端界面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古镇线形空间的起止点。大圩古镇常以自然山水环境作为端界面,这就使得每一条街巷的尽头都可以看到古镇周围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大圩古镇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的特征。
【诸葛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诸葛村,又名八卦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北约15千米处,是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八卦风水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富金矿”。
诸葛村村落布局与地形地貌结合得十分巧妙。村落四周有八座小山环绕,酷似八卦的八个方位,暗合了八卦图形的风格特征。村落的中心有一方池塘—钟池,半边池水半边平地,构造奇特。水面与平地上各有一眼水井,构成一幅完整的太极图。以“太极图”为中心,村中的八条巷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自然归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八卦方位。巷道内又有许多小巷纵横相连,曲曲折折,似通非通,扑朔迷离,与村中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天然的内八卦。整个村落坐落在八座小山的围合之内,山环水护,内外呼应,构成一个环境理想的人居空间。
诸葛村中有大小水口共两处,小水口位于丞相祠堂,大水口则位于北漏塘东南角。这里还有一座关帝庙和一座牌坊,坐东面西,并肩而立。由于村子地势高,流水进不来,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依靠均匀分布于村落低洼处和山谷盆地中的池塘和水井。池塘积蓄雨水,井凿在池塘边。井水较为洁净,专供饮用,而塘水则用于洗涤。由于井和水塘都由人工开挖,为避免淤塞,每年年初在元宵节之前会挖一次塘泥,净化水质,塘泥则可用作有机肥料,一举两得。村中还有多个水塘,每到夏季干旱时节,蓄积的塘水还可保证生产和生活所需。从水的实用功能来看,水系能够满足灌溉、浣洗、消防、排水、温度和湿度调节等要求。而从水的审美功能上讲,水系四通八达,将村中的道路、院落、广场、门楼贯连起来,为村民提供了休憩、交往的公共空间。
诸葛村民居建筑独具特色。诸葛村是典型的明清民居聚落,现存民宅建筑209座。其中祠堂、众厅9座,楼上厅民居16座,苏砖雕花头门20座,八字门6座,过街楼3座,数量之众,结构之巧,令人叹为观止。村落中的建筑都围绕着宗祠、大公堂依次向外围分布。所有民居都有独立的院落,保证了相对私密独立的空间。建筑装饰以雕刻为主,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手法多样。村中自古经商的村民较多,带回了多种不同于当地的建筑风格,其中以徽派建筑为甚,所以在多数民居中都可以看到“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这些与周边古村落民居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营造特点。建筑构造喜欢利用天井构造、双层座砖屋顶隔热、高大的外墙遮阳这样的建筑形式,以达到日间自然采光通风、夜间迅速降温的目的,一年四季温度适宜。建筑材料均就地取材,如木材、石材、竹藤材等。
【诸葛村宗族文化的体现】
在我国的传统聚落中,有的聚落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聚落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进一步加固。在这种血缘型聚落中,聚落内部一般设有一类在地理和精神上的“内核”式建筑或空间,族人围绕这一“内核”空间,根据族内等级高低由内向外建屋居住。随着聚落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原有聚落中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些较大家族分支的生产与生活,于是家族分支开始自立门户,寻找适合自已家族发展的领地,并在自己领地中建造属于该分支的“内核”空间,但该家族分支“内核”空间远小于大家族最初的“内核”空间。
受汉族宗族制度影响和制约,诸葛村的“内核”空间为在村中享有最高地位的大公堂(诸葛亮纪念祠堂),以孟、仲、季三大分支所设的分祠崇信堂、雍睦堂和尚礼堂为核心,形成孟分、仲分、季分三大组团。各个分祠下又分为几个房派,多数房派也有自己的祠堂,一般称为“厅”,这些大小各“厅”总称为“众厅”。一般来说,各房派的普通成员均建房屋于小祠堂(即“众厅”)附近,从而在孟、仲、季三大分区中又形成团块。而在普通成员的家中,由于有后代出生,或者收入增加,往往会在旧宅附近新建房屋或者购进邻居房屋,从而使该家庭建筑数量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家庭建筑所占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以老房子“祖屋”为中心的小范围居住组团,这种居住组团是以“祖屋”为核心的更低等级的团块。
诸葛氏的后代分为孟、仲、季三分,作为嫡系大房且在村中务农躬耕的孟分占据着诸葛村中心-钟池和大公堂周围的位置;以文人士绅为主、部分族人为官在外的仲分则紧邻着孟分,分布在诸葛村南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经商为主的季分则分布在距离大公堂较远的上塘区域,该区域紧邻北侧一条大路,便于商业流通和出行。这三个居住团块的位置分布明显受到了古代宗族制度中嫡庶关系的影响,而这也符合我国古代农耕社会中重农抑商的特点。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在西方,城市土地利用一般可划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商业用地。
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和专业性服务业。零售商业大都位于交通最方便、行人众多的地方,或者是主要道路交会点上。专业性服务业需要交通方便,商业活动频繁,但不一定接近行人众多的地区。批发业的顾客为零售商,由于需要较大空间来储存货物,占地颇多,其付租能力又不如前两者,多位于非市中心区。
2.工业用地。
可分为小型工厂和大型工业。后者往往占地面积大,所以很难在租金或土地使用费昂贵的地段立足,其区位一般受用地的适用性、运输量与环境保护等因素所决定。小型工厂生存的条件是劳动力和市场,它们比租金更为重要。小型工厂的付租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视其产品的档次而定。仓库用地与工业用地类似,其区位也要视其储存货物的档次及用地要求而定。
3.政府机关用地。
政府往往是土地的支配者,在法律上它可以强行收购和征用所需要的土地,一般不考虑租金问题,而交通方便及邻近其服务对象是其主要考虑的因素。
4.住宅用地。
几乎每一个城市超过一半的土地是作为住宅用地,由于市民必须量入而出,租金的支出不能过于庞大,而交通费支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居住地点往往是综合考虑生活费用、居住面积、租金和交通费,假设前两者不变,便只能以交通费迁就其租金。同样的居住面积,在一般的情况下,接近市中心,租金高,但可以节省交通费;远离市中心,则可以少付租金,但要花费较多的交通费;在郊区租用的房屋,居住面积较大,但要付出的交通费用却大得多。
除了市场经济因素影响了个人决定住宅用地的区位外,还有许多非市场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如居住区域的邻里关系,住宅是否由工作单位或其他房屋管理机构统一提供等。
5.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随着对城市生活素质和美化环境的重视,作为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的各种公园、游园等,也在城市的土地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区位因素不是付租能力或市场机制,而是通过社会对市民的关心,确定它的存在。
6.交通用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
没有交通和公用事业用地,城市便不可能发挥其职能。可是它的性质与商业和住宅用地不同,而与休憩用地和绿化地带相似,是公共财富之一,不过它们又具有生产性质,可自负盈亏或间有盈利,如码头、飞机场和自来水厂等。
7.农业用地和水面。
由上可见,各种用地的区位因素是有差异的,差异越大,各种用地之间的分化趋向越强,这种倾向叫功能分化。由于这种功能分化,城市某地区只有某种单功能,也即形成了功能区。
【中心商务区的内部构成】
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可包括5个功能特征显著的亚区。
1.商业亚区:为零售业中心,集中分布着大小商业铺面,还包括旅馆、饭店、餐厅和酒吧等。
2.金融亚区:为各种金融信贷机构集中地。
3.办公亚区:为政府机关、各种公司和事务所的集中地。
4.文娱亚区:为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书店、剧场、戏院、电影院和各种俱乐部的集中区。
5.旅游亚区:由于CBD拥有城市发展历史最古老的建筑,因此也是风情旅游和会议旅游的中心。
此外,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也将成为CBD的一个亚区。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布局】
根据工业部门对城市中不同的位置要求,可将城市工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可进行不同的位置布局。
1.布置在城市远郊的工业区。
出于经济、安全及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置在城市的远郊。如砖瓦、石灰、选矿、木材加工等原材料企业,有爆炸、水灾危险的企业及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石化联合企业。
2.布置在城市近郊的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可将这一类型工业组成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业区,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各个地段上。例如,考虑污染因素,如果城市能够形成两个工业区时,可将城市工业按其性质及污染程度分为两组,污染较小的组布置在河段的上游及风频最小方向的上方,污染较大的组布置在河段的下游或风频最大方向的下方。这种布局方式既有利于减少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组织交通,缩短职工上下班距离。
3.布置在城区内或居住区内的工业。
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量不太大的工业。这些工业包括: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及糖果制作企业;小型轻纺和服装工业,如服装、制鞋、针织等企业;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和小型服务修配厂;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如玩具、乐器、医疗器械等。机械或者半机械操作、货运量达30004000吨、用地30公顷左右、有一定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如制药厂、无线电厂等,则应布置在城市内的单独地段。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2.医疗卫生包括医院、诊所、卫生站等。
3.商业、服务包括食品店、菜市场、服装店、五金店、眼镜店、钟表店、书店、药房、理发店、照相馆、洗染店、缝纫店、综合修理站、服务站、集贸市场以及摩托车、小汽车、自行车存放处等。
4.文化、体育包括影剧院、图书馆、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会所等。
5.金融邮电包括银行、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所等。
6.行政管理包括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
7.市政公用包括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燃气站等。
8.其他包括居住区内和街道的工业、手工业等。
【唐长安城图解】
我国历史名城长安,是隋唐两代的都城,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城市代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断得到加强,城市建筑也逐步融入整齐划一、尊卑有别的礼制风格。而长安的城市格局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长安城具有宏大的规模、棋盘式的街道、规整的坊里,左右严谨对称的轴线布置等特点,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典型。
长安城有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的三重结构。宫城位于城北居中,是宫苑区;皇城在宫城之南,是官署区,两城四周皆围以城墙。皇城南的朱雀大街宽150米,相对宫城、皇城大门及主要建筑群形成明确的中轴线,把全城分开。外郭城是居民和官员的居住区和全城的商业区。25条纵横交叉的大街把全城划分为109个坊和东、西两个市,这种网格状的布置使全城平面如同棋盘。当时的诗人白居易曾做这样的描绘:“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居民住在各个坊里,受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坊大多有0.5平方千米,四周筑有坊墙,四面各开一门,坊内设十字街,街宽15米。坊门启闭有时,每晚街鼓鸣后,各家关门闭户。
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为商业区,面积约1平方千米,四周也筑有围墙,各开两个门,专人看守,早开晚闭。内有四条街道,交叉成井字形,将市内划为9个区,每区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
长安城自隋文帝即位而开建,随唐朝灭亡而衰落,共历322年。隋唐的长安城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设,它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的格局传统,而且还有所发展,把我国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到极致,是国内其他城市建设的范例,而且对当时的邻国都城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我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较具系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六条。
1.选择城址的区位原则—“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吕氏春秋》中关于择都的原则是:“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说明中心位置对于都城选择的重要意义。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心位置是管理全国的最佳区位。
2.选择城址的自然背景原则—“大山之下”,“广川之上”
古人对城市的给排水和防洪条件十分重视。《管子·乘马》篇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3.城市的总体布局原则—“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周礼·考工记》对“天子”所在的都城总体布局有明确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祖庙、社稷、外朝、市场环绕皇宫对称布局,以皇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成为全城的主轴。这一布局原则对都城有深远影响。在皇宫内部,前朝后寝,“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历朝的皇宫基本上都遵循这一格局。
4.城市功能分区原则—“仕者近公”“工买近市”
《管子·大匡》篇指出,“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买近市”。从政的住在衙门附近,从商从工的住在市场附近,农民住在城门附近,出入耕作方便。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居住地接近工作地,可节约往返时间,有特殊意义。
5.道路布局原则—“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一轨相当于周尺八尺。经涂是全城的干道,东西和南北各三条。环涂是顺城环路。野涂是城外道路。根据车流和人流密度,城市道路可分成不同等级。
6.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原则——“国都方九里,公国方七里,侯、伯方五里,子、男方三里”
在古代,城市的等级严格按统治者的政治地位确定。不同政治地位的城市有不同的规模,不能僭越(即超越)。在城市道路上,同样有等级体系。“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诸侯的主干道相当于国都的环道,宽七轨。再低一级都城的主干道相当于国都的野涂,宽五轨。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但是,当前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首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区域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体系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根据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远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
通州位于北京市东部,距离天安门约20千米,距离东三环约15千米。
早在1993年,通州就作为“重要的卫星城”被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但那时尚未对其城市功能进行明确定位。
2004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包括通州在内的三个城区定位为北京三大重点新城,提出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承担优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任务。
2015年,北京市积极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优化调整城市布局,决定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最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为了落实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的“一副”就是把通州建设为一个城市副中心,通过经济社会要素的集中投入和市级行政中心的搬迁带动,形成合力,以更大的力度促成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紧紧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约155平方千米,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千米,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100万人左右,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60万-80万人,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从通州“卫星城-新城-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可以看出,通州在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确其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非首都功能】
非首都功能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北京是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即是北京的核心功能。凡不属于“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功能均属于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保护北京市的历史文化】
北京旧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封建都城。城市布局中轴明显,整齐对称,气势雄伟,紧凑庄严,许多建筑和园林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在北京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保护与现代化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有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和西部的争论。后来决定放在旧城,加速了旧城的改造。20世纪60年代有拆城墙的争论。结果除保留几个典型地段以外,把旧城墙拆了,建成二环路和地下铁道。一些牌楼、门洞的拆迁也有争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北京保护与现代化的矛盾更加突出,集中反映在建筑层次上。为了保护古都风貌,尤其是从前门经天安门、故宫、景山到钟鼓楼的中轴两侧。在学术界的呼吁之下,1985年北京市出台了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提出以故宫为中心,分层次由内向外控制建筑高度。《1991-201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也把建筑高度的控制作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定“长安街、前门大街两侧和二环路内侧以及部分干道的沿街地段,允许建部分高层建筑,建设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个别地区控制在45米以下”。故现在的高层建筑大都在城市的外缘,形成了中央低、四周高的盆地景观或者马鞍形景观。1999年,北京市公布了25处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保护北京市历史文化的主要精华,如四合院。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构建四个层次(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两大重点区域(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三条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九个方面(世界遗产和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地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山水格局和城址遗存、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北京向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目标迈进。这使得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更加广泛、保护内容更加完善、保护思路更加清晰。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1.背景
里约热内卢曾是巴西的首都,巴西的人口和资源都高度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区域。20世纪上半叶,整个沿海地区出现了各种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居住质量下降以及公共设施不足等。对此,巴西政治家提议把首都从沿海迁移到内陆。
1956年,巴西将新首都定名为巴西利亚。巴西利亚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巴西高原,是巴西的地理中心,相比里约热内卢崎岖的地形和炎热的天气,巴西利亚所在的高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合于大规模的建设和运输。巴西利亚是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城市的建造过程中得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和设计来进行。巴西利亚于1956年开工建设,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1960年4月即举行了竣工典礼。
2.规划理念
设计师把工业生产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巴西利亚规划中,在建设新首都的同时,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细致入微地“规划”居民的日常生活:严谨的功能分区,能够让城市运行井然有序;以汽车为导向的交通设计,能让居民充分感受到城市的便利;集中布置的公共空间,能够让市民更好地交流和互动。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平面被描绘成“飞机”型。整个城市分东西向(机身)和南北向(机翼)两条轴线。机身所在的东西向纪念轴线,主要含联邦政府办公建筑和文化建筑。办公建筑包括总统府、国会、法院、各部委办公楼,文化建筑包括巴西利亚大教堂、国家博物馆、国家电视台、国家图书馆、国家体育场等。机翼所在的南北向轴线,主要是巴西利亚的生活区和服务区,它们被纪念轴分成南北两翼。机身和机翼的相交处则是交通枢纽。与此相邻的是金融区和酒店区,银行和配套商业都集中于此。住宅楼以整齐划一的形式排列在南北向轴线两侧。此外,火车站和工业区设置在纪念轴西侧的延长线上,他们都居于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区,与居民区隔着绿化带和人工湖。
巴西利亚的社区设计师带着人文关怀的理想,探索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1)从建筑外观到排布方式,再到社区名称,都体现了对于社会平等的构想与追求:在巴西利亚的南北向的“机翼”上,设置了96个超级社区,为了消除名称可能带来的偏见,所有社区都没有具体名称,取而代之的是“方位+数字”的命名方式,如CRS504,CLS103,SQS202等;每个超级社区基本都呈正方形,由11栋建筑组成,社区内的住宅外观非常相似,高度不超过6层,首层架空,为社区的儿童提供玩耍的场地。
(2)不同收入阶层混居在一个社区中,共同使用社区中的公共设施,从而打破其他城市因收入差异而彼此隔离的居住形态:每个社区都有绿地和公共设施;每4个“超级社区”组成一个“超级一超级社区”,共享教堂、学校、青年俱乐部、活动中心、商场等公共设施,宛如一个功能完善的聚落;居民可以在社区内部解决大部分的生活需求,社区内的儿童从小生活在一起,共同玩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设计师期待超级社区生活的儿童从小就有“平等”“共享”“交流”的理念,长大以后成为推动巴西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3.规划目标
巴西利亚建设有三个主要目标:将分布严重不均的人口向内陆迁移,让巴西富饶资源的分配得以优化;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并迁至内陆,有利于影响力的均衡,提高国家政府的管控能力;通过新首都建设,为巴西国民带来更多的朝气与自信。实现这三个目标,巴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困境将得以缓解,并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规划评价
巴西利亚的建设,使巴西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从沿海转移到了内陆,在缓解沿海城市带城市压力的同时加速了内陆地区的发展。巴西利亚建设期间,人口密集的区域聚集于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累西腓等沿海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巴西中南部的内陆地区则人烟稀少。然而,巴西利亚建成后五十年,除了不适宜居住的北部热带雨林外,人口稠密区已基本覆盖了整个巴西,这就是迁都巴西利亚所带来的最大红利。
1960年,巴西利亚竣工时,城市人口仅14万,1970年增至53.7万,2000年时已超过200万人,2016年已多达298万,在巴西的城市中列第三,仅次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当初规划的巴西利亚的人口仅50万人,如今已是其计划的近6倍,而且每年还有显著增长。由此可知,巴西利亚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城市,新首都建设大大缓解了沿海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巴西利亚地处巴西腹地,建设新首都的同时,完善了巴西境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系统。这不但加强了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沿海大城市的联系,还连接了北部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周边邻国,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做足准备。
但是,巴西利亚规划过分严格的功能分区、非步行的城市尺度和汽车为导向的交通设计,也为之带来了一些批评的声音:餐饮、办公、娱乐、体育等公共功能被限定在指定的区域,居住区周边的配套服务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给市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满足需求,市民往往需要驾车出行,导致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为了保证城市形态不受破坏,城区内禁止增加新的居住区,卫星城市的人口和建筑也日益密集,往返于两地的车流使得通勤时间大大增加,也让本已不堪重负的交通雪上加霜。
【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在城乡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同心圆模式】
同心圆模式由伯吉斯在1925年提出。这个模型的提出是以美国芝加哥城为基础。1871年芝加哥遭遇一场大火,几乎1/3的建筑区被夷为平地,其核心区全部被烧毁。重建城市的空间结构呈同心圆式,随着贫富的差异,住宅区才出现分异。
同心圆模式的优点是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用动态的观点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例如,过渡带内初期是住宅用地,后由于商业和轻工业的侵入,环境恶化后成为新来移民暂时居住的地带。这一带内的居民在有条件时,就会迁到工人住宅带,这里环境稍好,且离工作地不太远。但该模式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理想化,形状很规则,对其他重要因素,如城市交通作用考虑太少。
【扇形模式】
扇形模式由霍伊特综合了64个城市的房租调查资料后,于1939年提出。这个模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考虑了交通作用对功能区的影响。辐射状的交通线路为高级住宅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得高租金的住宅区不再是呈圆环状分布,而是呈扇形向外发展。扇形模式另一特点是各级住宅区也不再呈同心圆状,而是中级住宅区位于高级住宅区的两侧,低级住宅区位于中级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或位于高级住宅区的相反方向。换句话说,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不会相邻为伴,总是隔着中级住宅区。
扇形模式是总结较多城市的客观情况而抽象岀来的,所以适用于较多的城市。但这个模式还有许多缺陷:一是过分强调财富在城市空间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未对扇形下明确的定义;三是建立在租金的基础上,忽视了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形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多核心模式】
多核心模式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他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遵循了以下原则:1.各种功能活动都需要某种特定的要求和特殊的区位条件,如工业区要有方便的交通,住宅区需要大片的空地;2.有些相关功能区布置在一起,可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如银行和珠宝店就可就近建设;3.有些相互妨碍的功能区不会在同一地点出现,如高级住宅区与有污染的工业区就应隔开一定的距离;4有些功能活动受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舍弃最佳区位,如家具店因占地面积太大,为了避免支付中心商业区的高地租,常聚集在地租较低的边缘地区。多核心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涉及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前两个模式在结构上显得复杂,而且功能区的布局并无一定的序列,大小也不一样,富有弹性,比较接近实际。其缺点是对多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重视不够,尚不足以解释城市内部的结构形态。
【世界城市规模的划分】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城市规模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世界各国对设立城市的人口标准很不统一,导致对中小城市的划分无一致规定。例如,美国将2.5万—10万人口的城市视为中等城市,1万-2.5万人口的城市视为小城市;俄罗斯则规定5万-1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5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朝鲜将5万-20万人口视为中等城市;而印度的中等城市则是10万-100万人口,不仅标准定得高,而且规模跨度也大。
二是从城市划分的等级层次来看,也不一致。有些国家划分的等级层次比较少,例如,东欧国家一般将城市规模分为三级:10万人口以上为大城市,2万-1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少于2万人口为小城市。而有些国家对城市规模分类很细,等级层次也相应多一些。例如,法国城市被分为四级,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上,10万-20万人口,5万-10万人口,1万-5万人口;日本城市分得更细,有八个规模等级:100万人口以上,50万-100万人口,30万-50万人口,20万-30万人口,10万-20万人口,5万-10万人口,3万-5万人口,3万人口以下。
【世界城镇化的几种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世界城镇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可分为市场型城镇化和计划型城镇化;按城镇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和发展型城镇化;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镇化可分成以下四种模式。
同步城镇化—这是指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据测算,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极高。1841-1931年英国为0.985,1866-1946年法国为0.970,1870-1940年瑞典为0.967,整个发达国家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但基本上属于同步城镇化模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容克买办方式等。
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镇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镇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镇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居城市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类城镇化模式。例如,墨西哥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镇化水平已达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镇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镇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化就是这类城镇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镇化水平仅为19.4%。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那段时间我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现的低水平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逆城镇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镇化的原因主要是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逆城镇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镇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最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1971年,城市市区人口从2625.3万下降到2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从1463.5万增加到1714.7万。实际上,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镇化。
【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或发挥的作用。城市开始出现时,它的主要功能是防卫、行政管理和商业贸易,这些功能标志着城市是区域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功能得以扩大,它不再仅是行政、商业中心,而且也日益成为工业的集聚地,先进技术的发源地,新的社会风尚的产生地。
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周围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对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地方工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具有集聚效益,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吸收区外资金、技术或其他资源进行生产,这种生产导致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发展,对区域内其他产业和部门带来乘数效应,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城市对区域的影响,首先与城市发展水平及城市规模大小有关。一般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大,对区域的影响越强。例如,我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部地区,城市密集,大中小城市齐全,是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次,城市对区域影响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尤其在工业化初期,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要素向城市聚集,会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
【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特点是:各城市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各城市具有自己的功能和性质,彼此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具有层次性,各城市的规模存在不同的等级。
城市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由于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条件不同,造成城市扩展的规模存在着差异,各城市的主要职能也产生分化。有的城市是商业贸易中心,有的城市是政治文化中心,有的是大型工业基地,还有的则成为原料和产品的转运地等。这种规模和职能分化,不仅使每个城市发展方向明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更主要的是使该地域内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加强,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从而形成相互依赖、比较完整的有机整体。此外,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马丘比丘宪章》提到:“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在《威尼斯宪章》中明确提出,文物古迹修复的原则是“对各个时代为一古迹建筑物所作的正当贡献必须予以尊重,因为修复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同时它又指出,必须对文物古迹所处的一定规模的环境加以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内罗毕建议》提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的广泛内容;保护的目的在于保存城市历史传统地区及其环境,并使其重新获得活力;保护历史地段应采用法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措施,使之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需要,“考虑到自古以来,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内涵】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新型城镇化要求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解决好进城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土地,永久居留城镇的问题。不仅要让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各项保障,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还要让他们能融入城市现代生活,体面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坚持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规划城市发展时,必须坚持城镇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相协同、产业布局和人口素质相协调,突出地域间城镇资源和经济上的比较优势。
——坚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守耕地红线,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镇化建设向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和低能耗转变,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防止“摊大饼”、盲目“圈地造城”。
——坚持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坚持文化传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是一个彰显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内涵、社会文明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应注意将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民族特色、人文传统、民俗风貌、建筑风格等融入城镇化建设,摒弃千城一面、经济趋同、产业雷同和重数量规模轻质量和文化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彰显城市人文历史积淀、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是德国的经济地理学家。他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资源均匀分布、没有边界的平原上。在这个平原上,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人们的收入、消费方式以及对货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第二,平原上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向的移动都可行。
第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尽可能增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减少交通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店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
第四,消费者到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这个理想的平原上,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可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1.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3,即由三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每一个较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总是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3倍,所以,市场原则下的服务范围系列是:1,3,9,27,81,243……
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高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低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在市场原则下,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从次高级开始,中心地数目恰好是该级服务范围数与高一级服务范围数之差,也即1,3-1,9-3,27-9……)
2.按照交通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联结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2,即由四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这样,在交通原则下,每一个高级的服务范围是低一级服务范围的4倍,服务范围的等级序列是:1,4,16,64……而中心地的等级序列则是:1,3,12,48,192……
3.市场和交通原则下形成的不同等级的服务范围都是被割裂的,这不便于行政管理。为此克里斯泰勒提出了按行政原则组织的中心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高级中心地除了其基本的六边形外,还包括了周围6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这样,高级的服务范围相当于低级服务范围的7倍,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等级序列是:1,7,49,343……中心地数目的等级序列是:1,6,42,294……
【成都平原的周期集市】
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施坚雅对中国四川成都平原的农村集镇进行了研究,发现成都东南部各农村集镇的市场周期足以构成一个按市场原则排列的中心地体系。在那里,由于生活水平较低、交通落后,商店不能在一个固定地点经营下去,商人需通过不断变更销售地点的方式来出售他的货物,通过对货物累积的消费需求才可以达到或超过其门槛需要。由于这个原因,形成了一种周期市场,即市场在各村中变化,每个村庄轮流担负集市的职能。以中和镇为例,这种市场周期的排列是这样的:与级别较高的中和镇相连的有黄龙场、石羊场、琉璃场、高店、新店、陶石桥六个村庄,围绕中和镇的市场周期是初一设在中和镇,初二开设在黄龙场,初三开设在石羊场,初四又回到中和镇,初五开设在琉璃场,初六开设在高店,初七又回到中和镇,初八到新店,初九到陶石桥,初十又回到中和镇,初十一开设在黄龙场……这样,在以九天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中,有三天时间市场开设在中和镇,剩下的六天则在周围的六个村庄中分配。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将其简单等同于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现在智慧城市不只针对技术层面,而且面向人文、社会、环境以及技术之间的联动和可持续发展,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作出智能化安排,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改善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管理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目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国也成为世界创建智慧城市的大国。
【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阶梯的地势形态构成了中国三大地带的明显差异。就城镇化而言,三大地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城镇化水平不同
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而中部则介于两者之间。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东西部之间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更大。
2.城镇分布密度不同
按每万平方千米的城市数计算,东部地带为2.04个,西部地带为0.21个,相差约10倍。
3.城镇规模结构不同
从整体上看,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各地带内部结构看,东部地带的城市体系较完备,城市的平均规模也较大。
4.人口迁移格局不同
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带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改革开放之后,东部地带则成为人口净迁入地,且伴随大量的乡村人口迁入城镇。
5.城市增加数量不同
随着东部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也相应加快增长,从而导致东、中、西地带城镇化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
【大伦敦的“圈-带”模式】
英国伦敦是最早提出以绿带建设来控制城市扩张的城市。
工业革命开始,伦敦的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市区不断向外蔓延,逐步吞并外围的小城镇和村庄。20世纪30年代,伦敦的人地矛盾空前激化。为了有计划地解决大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的人口问题,1942-1944年,艾勃克龙比主持编制了大伦敦规划和报告,1943-1947年又陆续制定了相配套的伦敦市与伦敦郡的规划。该规划吸收了霍华德、盖迪斯和恩温等先驱规划思想家们关于以城市周围的地域作为城市规划考虑范围的思想。大伦敦地区的规划面积6731平方千米,人口1250万。规划结构由内而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形成单中心的同心圆模式。其中,内圈建筑密集,是主要的改造区,目标是迁移工厂和降低人口数量;近郊圈是建设良好的居住区,重点在于保持现状,抑制人口和产业的增长;绿带圈为宽约8千米的绿化地带,是农业区和休憩区,用以阻止城市的过度蔓延;外圈距离伦敦城中心约3060千米,主要用以疏散伦敦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并规划了8个完全独立的卫星城。
这四个圈层通过5条同心路与10条放射路组织起来,使大伦敦形成“环形-辐射”的空间模式。这种圈层划分和交通组织规划形式充分体现了英国传统集中式空间布局的手法。
大伦敦规划中最具特色的是绿带圈,它最根本的作用在于限制城市膨胀、保护农业、保存自然景观和作为公众游憩区。因此,绿带圈内实行严格的开发控制,形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在与其配套的伦敦郡规划中,通过公园路连接绿带和伦敦市区内的公园绿地,建成区外围绿地以楔状插入市内,并重点对泰晤士河岸进行绿化,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性绿地系统。
大伦敦规划考虑了大城市与其郊区的结合问题,通过绿带控制形成圈层式的空间结构规划模式,对当时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以及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很大作用。规划提出的通过绿带建设控制城市规模的思想在伦敦后来的城市规划中被延续下来,这一思想后来也经常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价值】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鸦片战争之后,鼓浪屿在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现留存有931座展现本土和国际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及园林,自然有机的历史道路网络,以及内涵丰富的自然景观,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和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发布的评估文件,鼓浪屿被认为是近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具有高品质和早期现代性特征国际社区的独特典范,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中西方历史交融的集中体现
鼓浪屿优美的历史遗迹、自由的街区景观和多样化的别墅花园构成了国际现代社区的遗产整体。它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下的交流过程,实现了相互交融、和谐共存。这些历史遗迹和园林遗存的装饰特征保留有大量海洋文化及当地闽南文化特质,它展示了风景园林建筑方面的闽南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同外来多元文化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入的交融。
2.华侨文化的民族特质和文化包容
鸦片战争结束后,外来多元文化和现代社会理念涌进鼓浪屿。当地华侨逐渐意识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先进性,开始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由此也进一步加快了鼓浪屿从封闭的岛屿乡村向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社区的转型。如今,鼓浪屿遗产景观的主体部分就是由当地华侨所修建的住宅、教堂、医院及学校等建筑设施,可谓华侨文化民族特质与文化包容的历史见证。
3.中国近现代仕商园林的杰出典范
鼓浪屿岛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别具匠心的住宅别墅,代表了不同背景和阶层的文化群体对于私家园林的审美取向。近代以来,鼓浪屿仕商园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全国同时期的历史城镇中实属罕见。特别是现存的私家园林更是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的融合,成为中国近现代仕商园林建筑成就的杰出典范。
【宏村与“牛”形水系】
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宏村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有人将宏村的空间格局比喻为“牛”形水系。据说宏村先后花费130余年,才将村内的“牛”形水系建设完毕。
建村之初,村民将天然泉水扩掘为“月沼”,后人将其称为“牛胃”。后来又修筑石坝引来溪水,在村中修建蜿蜒曲折的水渠。后人将这些九曲十八弯的水渠称为“牛肠”,粗一点的“牛肠”流经主街,细一点的“牛肠”通往各家各户。当地村民还将河上架起的桥梁称为“牛脚”,将靠村的山称为“牛头”,村头的古树称为“牛角”。
宏村有严格的用水制度,村规规定八点前村民在“牛肠”中取用饮用水,八点后才可以用水浣洗。不过村中挖掘水井后,村民都饮用井水,现在更是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但时至今日,村民仍然喜欢在各自家中享受清泉、流水。
【银锭观山】
古时的北京,人们站在繁华都市商业区中的银锭桥头,就可以放眼西望郊外的远山。古人创造了这样的景观视觉廊道,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交互的通道,维系了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北京在城市规划中一直不允许在此通道上修建高大建筑,挡住人们“观山”的视线,将这条景观视觉廊道作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作为能反映北京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
【中国廊桥与地域文化】
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精妙结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多见。南方地区雨水丰沛、日照强烈,在木桥上加盖廊屋,可以保护桥梁免受风雨、烈日侵蚀,同时可以增加桥身重量,防御洪水冲击。
在廊桥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各地工匠发挥聪明才智,将座座廊桥与地方文化融合在一起,造出了独特的廊桥景观。例如,江西、安徽一带的廊桥以砖石结构为主,外形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浙江、福建一带的廊桥以木拱结构为主,一座廊桥由多组建筑组成,廊屋内空间开敞;湖南、贵州、广西一带的侗族山寨,廊桥吸收了侗族鼓楼建筑的元素,气势恢宏,形成了桥、亭、楼一体的建筑格局,极具民族特色。
廊桥不仅可以为行人遮风挡雨,平时还为乡民提供社交和娱乐空间,常常成为附近百姓聚会的好地方。在福建,廊桥往往兼有祭祀的功能,形成桥庙结合的特点,甚至成为村里的主要祭祀场所。在广东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地处交通要道的廊桥吸引着众多商人前来交易,往往成为当地的商业中心。
廊桥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在中国百姓的心中,廊桥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图腾。
【城市地标】
地标指地面上具有明显特征,易于从空中识别的地物和地貌,如城镇、山峰、河流、铁路等。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标识符、象征和代号,是这座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别之处。有人认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南京长江大桥、大庆的磕头机、悉尼歌剧院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就是城市地标。这些城市标志性建筑往往融入了地域文化的元素。还有一些人认为,城市地标应当是一定尺度的地理空间中所有景象的抽象概述。例如,上海市由外滩、南京路、黄浦江、东方明珠电视塔、浦东新区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城市标志性景观才是地标。这样的地标是城市的缩影区,是城市的代表性区域,也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域文化的统称,按其影响范围也可称为江浙文化。这里气候湿润,河流密布,水运发达,古代城市交通工具以船为主;人们依水而居,民居以木质干栏式建筑为主;这里经济繁荣,人们追求精致典雅的审美情趣。吴越文化对江浙一带的城市景观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苏州城,城市景观反映岀鲜明的吴越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城市格局、民居、园林等方面。
苏州是一座建在运河上的城市,城外有京杭大运河环绕,城内有“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两千余年来城内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春秋时古苏州城的盘门、阊门等城门名称也沿用至今。
苏州城内的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有些会修建阁楼。沿河房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色,木质结构以黑、褐色为主,淡雅朴素。苏州平江、山塘等历史街区还保留着“家家尽枕河”的建筑风貌。
苏州城内星罗棋布的古典园林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著名的沧浪亭、拙政园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吴越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浓缩。苏州在城市发展中大力保护、修复园林遗址,目前城内开放的园林数量已超过100个。
【注】蓝力民.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城市问题,2013,4:7-10。
【城市与颜色】
说起城市的魅力,色彩大约是最直接、最难以忘怀的美。巴黎优雅的米色调、罗马庄严的红褐色、希腊小镇飘逸空灵的白色调,城市独特的色彩不仅会让市民感到骄傲与自豪,更会让外来者念念不忘。华盛顿用灰白色调营造出美国首都的明朗大气,彰显着城市强大的软实力;芝加哥则用暗色系烘托金融之都的高冷气质。威尼斯作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港口,这里的阳光、水面,还有建筑物和墙面上镶嵌的小金块都让城市充满了闪烁感的暖色,显示着这里的财富和繁荣。
不同的环境、信仰、历史、风俗孕育着不同的色彩偏爱。例如,一些海岛小城多是渔民的后代,人们希望让航行归来的家人从远方就能看到家,因此喜欢用明艳的强烈对比色粉刷房屋。徽州以“粉墙黛瓦”闻名天下。自古以来徽州深受儒家及老庄思想的浸润,当地人喜欢素雅、洁净的色彩风格。从建材选用和采光角度来说,灰黑瓦由当地土壤烧制,刷墙用的白垩(白灰)也取自本地。黑瓦白墙对应“天地”之意,白色墙壁还能增加院落和室内的光线,适应徽州多云、光照不够的特点。
虽然中国在古典城市营建上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但全盘照搬到现代城市中,却也有不少困难和障碍。西方世界对于明清北京城的古典色彩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赞叹:“碧蓝的天空下,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普通民居青灰的屋顶上闪烁,乃是世界的奇观。”但现在的北京城,普通民居早就不以青灰色为主调了。
伴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的颜色也经过几次“流行色”的洗礼。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城市中以红砖楼为主流;其后又以成本低廉的灰色混凝土房屋为主;20世纪80年代,贴白瓷砖配蓝玻璃的风尚刮起;20世纪90年代一度流行彩色粉刷……这些流行色彩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但持续的时间都较为短暂。
【咏归桥与地域文化】
咏归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数百年来屡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是1924年,最近一次重修是1983年,目前仍然可以使用,但仅供人们步行通过。咏归桥属于大跨度伸臂式木拱桥,也是一座廊桥。
咏归桥以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庆元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无法运输大量坚硬的岩石来修筑石桥,但修建木桥却很方便。因为木料可以就地取材,运输也相对容易。但是在阴雨潮湿的环境中,木桥容易腐蚀。为延长木桥使用寿命,人们用油涂满桥板进行防潮处理;再用粽叶和木炭铺在桥板上,起到隔水和吸水的作用;然后用石砖铺设桥面,减少人们行走对桥体的损耗。
咏归桥在木桥的基础上搭建了廊屋。庆元县地处浙江西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沛。在木桥上加盖廊屋既可以方便行人躲避大雨,又可以保护桥梁免受风雨侵蚀。
咏归桥被设计成大跨度的拱桥,是为了应对夏季的洪水上涨,为洪峰的通过预留岀位置。
咏归桥修建在村口,是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也是举办集市、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每逢年节或外出,村民们都喜欢到桥上来祭拜祈福,并逐渐形成了拜桥的传统。

    标签:郊区市中心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