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7-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3.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材设计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的内容,所用的方法是“运用资料”学生对“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并不陌生,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在上一节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已有了基础认识。本节的内容偏重于人地协调观培养。
通常在说明可持续发展概念时,一般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这也是从地理角度分析发展问题时应当考虑的三个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来说,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到实地。
教材在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时有两方面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是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案例选取。另一方面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主要推动方入手。最终确定了消除贫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消费三条主要途径。消除贫困主要侧重社会的持续发展,践行时需要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发展绿色经济主要侧重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执行者;提倡可持续消费主要侧重生态的持续发展,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最为重要的。
本节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两个部分,内容结构如图5-4所示。

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部分,编排思路是“背景一内涵一原则”。开篇承接第一节末尾的环境问题,说明可持续发展诞生的背景—人地关系日渐紧张,必须改变发展观念。在“背景”部分教材配图说明1972年以来的国际大会及重要议程,并辅以案例说明最新的国际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再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而是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也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有三方面,其中暗含着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也和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密切呼应。本节设计了以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活动”,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角,能够综合多方面信息,运用原则评价各国责任,体现出对综合思维的指向。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本节对可持续发展实施途径的具体展开。开篇部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公众、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后面以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可持续消费三个例子详叙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指导,也需要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力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中国农村脱贫的实践为例,列举五条农村脱贫途径。发展绿色经济主要依靠企业的参与实施,也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公众的监督,力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材以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例,说明我国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提倡可持续消费以公众的参与为主,也需要政府的指导和企业的参与,力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材倡议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遵循“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教材设计主题为“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的“活动”,强调学生身体力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体现对地理实践力的指向。本节末尾设计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自学窗”,体现对人地协调观的指向
【内容要点说明】
情境设计
1.“我们期望的未来”是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代表处与联合国总部新闻部为此制作的。该片拍摄过程中,有数万中国人参与“我们期望的未来”话题互动,实际采访200多人,最终呈现32名被采访者的声音。教材图5.7的内容是根据被采访者的期望改编的。
2.本片曾在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展现了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愿景。这次大会全球200多个国家的首脑及数千名来自各国政府、非政府机构的参与者再次汇聚里约热内卢,探讨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星球上,人类应如何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环境健康等议题。
3.通过分析,把被采访者的期望划分为三大类:生态方面(如环境更好);经济方面(如未来收入更多,国富民强);社会方面(如公平、公正、包容性等)。学生的期望也基于此三个方面进行归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4.情境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整节内容都在呼应。“20年之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相呼应的。“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途径相呼应的。
5.本节情境紧接着上一节人地矛盾锐化、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启发学生对环境的忧虑、关切和对未来的展望,让学生感悟人类的命运和自身息息相关。教材这样编写体现对人地协调观的指向,鼓励学生分析、评价现实中人地关系的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应当采取的措施与政策。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本节内容的主线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内涵和原则。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接受。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原本紧张的人地关系逐渐协调。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逐渐形成的。教材图5.8所标记的大事件中,里程碑性质的三次会议是1972年、1992年和2012年的联合国大会。1972年会议的突出成果是各国就环境问题达成共识;1992年会议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提出了《21世纪议程》,为未来100年的可持续发展勾画蓝图;2012年会议总结了20年来的实践经验,细化未来的可持续目标,商议更有针对性的策略。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一份报告,因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而载入大事记。2000年的《千年宣言》指出了2000-20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总结上一周期经验的同时,规划了2016-2030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
3.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结合文字说明解析该图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十分重要。除用于讨论国际合作和各国责任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观点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评价,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5.教材“案例”提到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继承千年发展目标的。从时间段上来看,联合国提出的8项千年发展目标是2000年至2015年我们应当达到的,17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2016年至2030年我们应当达到的。依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未来要创造这样的世界:一个每个人都有体面工作的世界;一个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消费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世界;一个每个国家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世界;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
6.2016年中国出台《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并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实现“早期收获”。由外交部定期发布进展报告。
7.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根据1999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年)》,中国政府已经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8.“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源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指出: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发展不足造成的”。在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该原则被正式确立为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上,已将这一原则作为了法律框架和基础性机制。例如,《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应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的量化义务,而没有严格规定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的义务。“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础。
9.教材“活动”呈现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的三个观点均有很大讨论空间。从历史的角度看,发达国家要对碳排放总量负更大责任,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以人均资源消耗量还是以消耗总量作为评价责任的标准呢?从开发和保护看,发达国家是否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发达国家在环境立法上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没有发言权也无法保障自身权益,这是否影响责任的划分?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技术途径、制度途径、经济途径、教育途径等。
2.教材图5.11更详细地说明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在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及可持续消费的举例中,还能看到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
3.教材中所列举的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倡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些途径,并不是所有的途径。这一部分是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是如何实践的。其中,消除贫困侧重政府、制度层面;发展绿色经济侧重企业、技术、经济层面;提倡可持续消费侧重公众、教育层面。
4.联合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消除极端贫困。中国在2010年已经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是全球最早实现目标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5.教材图5.12显示了我国农村脱贫的5种途径,可配合案例具体说明该措施如何帮助农民脱贫。
6.我国2000年的贫困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65元,2010年的贫困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十年间我国数次上调贫困标准。依据2010年的贫困标准,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超过16500万人,2015年这一人口数量下降到5575万人。可见我国农村脱贫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7.绿色经济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探索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的发展理念,绿色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8.教材图5.13用图示的方法说明了我国绿色经济的两条主线: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概括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异同之处。区别是:低碳经济着眼能源和能量,循环经济着眼资源和物质。共同之处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从碳排放角度来说,我国的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具体表现为改善能源结构,使用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保护森林等绿色空间,提高碳汇能力。从物质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减少资源消耗,以多次使用替代一次性使用,延长产品寿命,保护自然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减排、监测与治理,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9.教材图5.14列出了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可持续消费行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遵循“4R原则”(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进行可持续消费。例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节水措施,使用中水;节约用纸,双面打印,或使用电子阅读;接受二手书籍,闲置物品互换,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拒绝一次性商品,反复使用购物袋、水杯、筷子、手绢等。
10.提倡可持续消费,是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这场变革,需要人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11.教材设计“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完成闲置物品交换。活动建议先在社交平台上达成交换意向,再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交换。社交平台的引入是希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当然学生也可以直接进行物品交换。
12.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要注意突出可持续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13.教材设计题为“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自学窗”,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发展观、环境观—这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14.教材图5.16为东汉收获戈射画像砖的拓本图,在四川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画像上部为戈射图,图中还反映渔业活动;下部为收获图,主要反映农业活动。农业和渔业是汉代四川盆地最重要的产业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此画像砖是巴蜀地区“民食稻鱼”形象的反映,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和谐的人地关系。
【教学建议】
教学思路及方法建议
本节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情境感知-内涵剖析-分组探究-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首先利用《我们期望的未来》短片,提出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未来是我们期许的?我们该如何做?沿着这条情境线索顺其自然引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深入阐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接着通过角色模拟分组探讨政府、企业和公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最后师生总结知识框架和核心问题的结论。教材的“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体现知识与生活关联性。本节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问题和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紧密联系,教学时应有逻辑地将这些内容整合成可操作性的学习链条,培养人地协调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的问题,使他们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课时建议  1.5课时。
实施建议
【导入】
教学中,教材情境的引入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引发学生思考人类未来发展之路,二是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方式可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安排。
方式一:播放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很多中国人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愿景,共同探讨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星球上,如何找到通往更安全、更公平、更清洁、更绿色和更繁荣的未来世界的途径。利用短片,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然后提问学生: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其实都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
方式二:展示本地20年前和如今的城市景观图,从绿化、道路、建筑、农业、工业等不同角度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并得出结论:城市环境改善,绿地面积增加,城市车辆增多但交通更有序,还出现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等。不仅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为后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学习埋下伏笔。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分三个层次展开。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利用教材提供的“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自学窗”作为突破口,以动画形式展现不同时期人类与环境相处的特点和后果,激发学牛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展示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会议的系列主题,介绍1972—1992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阶段。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只是唤醒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并未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直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后,可持续发展才引起世人的重视和关注。1992年《21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的里程碑,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对教材图5.8的解读可结合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深入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样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
教材图5.9“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应结合文字说明解析该图内涵,引导学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解读。第一,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第二,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实质是当代社会对物质产品、资金、环境资源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即后代社会对物质产品、资金、环境资源的需求)。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可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提高学生对结构示意图的逻辑分析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十分重要。教师可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这三个原则。例如,涸泽而渔、污染转移等各违背了哪个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内涵拓展
1.结合“案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问题:实现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将17个目标分别归属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提高学生感受将地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学习埋下伏笔。
2.结合“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活动”,强调共同性原则中应体现公平性原则,即依据不同的国情而承担该有的环境治理责任。由此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教学中可以用美国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为例加以说明。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教学中还可以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例,说明各国在全球环境治理行动中的分歧。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挑战,各国应根据各自责任和能力积极采取措施,但涉及碳排放市场、气候资金、技术转让等切实利益时,各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例如,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因谈判方分歧严重,并未达成预期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不仅以合作共赢的精神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谈判,还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中国作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理解“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强调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齐参与。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府有职责、企业有责任、公众有义务,只有政府的领导方式可持续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可持续化、公众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化,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是环境监管主体,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通过绿色变革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最直接,影响程度也最大。所以,企业必须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在生态保护中担当责任主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主角,推进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践行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践行绿色理念、改变生活方式,并推动全社会逐步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才是正确选择。
2.讨论教材图5.12中例举的我国农村脱贫途径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和意义。其中“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结合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题参考答案如下。
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生产本地特色明显、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并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推广。如“一村一品”等发展模式,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转移就业:通过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通过与区外劳务需求对接,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
异地搬迁扶贫:对居住在深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搬迁。政府新建住房及配套基础设置、保障异地搬迁贫困人口的住房、教育、医疗。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自然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文体、广电、电信公共服务,改善贫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育扶贫:实施自主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3.理解并区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环保健康的经济形式,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循环经济是资源循环型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低碳经济强调的是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公众,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提倡可持续消费”的教学可让学生依据“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列出在校的可持续消费行为清单,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思考题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方面考虑,并及时给予评价。例如,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尽量购买本地产品,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一水多用,拒绝过分包装,将旧书籍捐献,以节俭为荣等。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应该特别提醒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只有健康、有益的适度消费,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用过即扔”等无节制消费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已经不适合今天不堪重负的地球了。有学者估算,如果全世界都以西方人的消费水平进行消费,那么,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将耗费10余个地球的资源。
5.实施教材第107页的“活动”要求学生创建社交平台,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基于部分学校学生手机使用不普及,以及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制情况,可申请定期在指定地点和指定时间举办闲置物品的专场交换,如书籍专场、学习用具专场等。
6.课后活动建议。
活动一:可带领学生进入超市,统计超市中每天塑料购物袋发放数量,并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废弃塑料袋的处理方式,以增强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和环保意识。
活动二:利用假期,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发电厂,并以所学地理知识为发电厂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锻炼学生表达观点、理性分析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综合思维。
活动三: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主题,学生以4-8人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将身边的资源、环境问题绘制成地理漫画或连环画,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环境和发展现状及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自学窗: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图文资料,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顺思路,可参考表5-8。
表5-8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崇拜自然 采集渔猎时代 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弱 环境问题不严重
改造自然 农业社会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环境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 工业社会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和谐 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2.要注意突出可持续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通过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这正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标准,可制定本节评价目标(表5-9)。
表5-9  第五章第二节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以说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共同组成 能够结合可持续发展系统图,说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结合具体的生产生活行为,全面、准确地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内涵
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途径 列举一到两项可持续发展行为 能够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说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能够结合具体区域,全面、准确地分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缘由 能够判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者生态破坏 能结合具体案例,归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  

 

二、评价示例(以教材中活动为例)
活动: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原题基础上改编)
1.请说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10。
表5-10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能简单说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字面意思 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并举
水平2 能够准确说出“共同”和“区别”的关系 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并举,共同责任具有优先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水平3 能够结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准确且全面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 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并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共同但有区别的国际环境责任是变化发展的

 

2.试分析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因。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11。
表5-11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能够从历史、资源消耗等某一角度说出其中一个原因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出现早,累计排放温室气体较发展中国家多
水平2 能够结合信息,从历史、资源消耗及开发和保护等多个角度全面综合分析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出现早,累计排放温室气体较发展中国家多,应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源消耗总量都不少,区别在于人均资源消耗量,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人均资源消耗量更大……
水平3 联系前一节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结合文中历史、资源消耗、开发和保护三个角度的说明进行准确系统概括 确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依据在于两者的能力(财力和技术)、在全球环境恶化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3.谈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深远意义。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5-12。
表5-12  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只能简单说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字面意思 改善全球环境状态
水平2 能够准确说出“共同”和“区别”的关系 明确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明确承担责任的大小和承担方式
水平3 能够结合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准确且全面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才能共同发展
水平4 能够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提出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两者的分工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广泛合作。更多体现在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率先减排,并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援助和清洁技术的支持,共同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推动国际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