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9)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0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例:“地理1”结构示意


要分析教材内容的表述形式和呈现方法,深入认识高中地理新教材课文中增加的“思考或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问题研究”等栏目编写与设计的意图,提取其内容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为设计教学内容的探究与分析打下基础。
2.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1) 改进教学方式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教学的资源观和以往基于教学大纲的备课模式,做好基于课程标准、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其实施要点包括:
学习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的目标陈述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粗看教材,分析教材,主要看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的;细看教材,对教学环节中的细节问题,看教材是如何处理的,从而确定教学时如何使用教材以及对课标内容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提取教材所隐含的知识结构、认知内容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确立教学或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确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选定适合本课教学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拟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设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选择适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也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反思自己行为、运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例: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
全球变暖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程标准为了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以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标准”要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即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3)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实验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仍是间接经验的传授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的知识属性和学生的特点,把传统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
例:在必修2“人文地理”模块教学中,结合乡土情况开展合作探究的社会调查活动
在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内容时,可以 “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可参考下列程序:
指导选题。教师概要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水稻种植的意义,激发学生研究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的兴趣,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实施步骤、资料和设备等。
实施研究。教师可提供如下思路: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水稻生长及分布。
(2)走访农户,观察水稻生长。
(3)利用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特点及生产改进建议。
撰写调查报告,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反思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论证,提出改进建议。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调查报告,并最后形成一个基本反映全班调查结果的总报告,提交有关部门。

  本文标题: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9)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kegai/2776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kegai/27769.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