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7)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0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三、精心组织教学实施
  高中地理课程为开放式课程,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兼容性、灵活性,针对不同目标,选择相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地理教师要适应高中地理开放式课程,靠学习促观念转变,靠科研促角色转型,靠技术促方法转化。
1.学习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枢纽,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各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必须加大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尽可能缩小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材与教学间的落差。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普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首次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作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开展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工作,深入认识课程标准与大纲所引发的教学行为的变化;深入研究高中地理新教材,分析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开展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中行为目标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解读,研究每条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具体的“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新理念,采用相关的行为动词对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进行表述,其行为的主体是学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
结果性目标明确提出了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表述时使用行为动词来测量评价。如在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条目中,通过行为动词“阐述”、“分析”提出了在知识技能上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体验性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主要呈现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如在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等条目中,通过“领悟”、“认识”等行为动词提出体验性学习目标,其表述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本文标题: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7)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kegai/2776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kegai/27769.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