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3-地球上的水
我国南海的众多岛屿中,绝大部分为珊瑚岛。其中有植被、土壤覆盖,适合人类和鸟类等动物生存的岛屿被称为“灰沙岛”,永兴岛是其中之一,它是发育在珊瑚礁坪上,经一系列沉积、固结和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下图示意灰沙岛的发育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灰沙岛的发育条件有( )
①丰富的生物碎屑②较宽的礁坪③季风和台风④潮流和海浪⑤地壳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灰沙岛上淡水资源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土壤发育 B.风浪稳定 C.沙洲增高 D.珊瑚礁生长
3.永兴岛( )
A.附近海域水温年较差大 B.土壤富含磷和碳酸钙
C.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递减 D.地形地质结构较复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戊地海域不结冰,与之同纬度的我国渤海冬季结冰,其原因是渤海( )
①海水深度浅②冬季风影响大③海域面积大④入海径流多⑤洋流性质不同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若大规模开采海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华北获得稳定供水 B.沿岸地区水汽减少
C.近岸海水盐度升高 D.沿岸形成较大渔场
科雷马河流经俄罗斯东北部永久冻土区,其下游西岸地区广泛发育多边形冻土地貌。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图1示意科雷马河所在区域地形及多边形冻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多边形冻土地貌广泛发育在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是因为该区域( )
A.地形平坦 B.气温较低
C.水流缓慢 D.土质疏松
8.该区域冻土融水补给科雷马河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 )
A.7月 B.8月
C.9月 D.10月
非洲坦噶尼喀湖表层水温变换能够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被称为气候变化的“检测仪”。20世纪,坦噶尼喀湖表层水增温显著,湖泊北部表层水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南部。图2示意坦噶尼喀湖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坦噶尼喀湖表层水温变化能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是因为( )
A.湖盆聚热效应显著
B.湖泊表层水流动慢
C.湖水垂直分层稳定
D.湖泊储热空间充足
10.湖泊南部水温增温幅度小于北部的原因是南部( )
A.受湖陆风影响,水汽蒸发多
B.受盛行风影响,水汽蒸发多
C.受湖陆风影响,湖水扰动大
D.受盛行风影响,湖水扰动大
赛里木湖(图)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湖面海拔2071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湖中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高白鲑离开水后存活的时间很短,捕捞上来的活鱼需直接放到水池里。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结冰时间最晚的水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赛里木湖没有天然鱼类是因为( )
①地形封闭,与世隔绝②山区严寒,水温较低③天敌众多,难以生存④水质洁净,缺乏饵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赛里木湖冷水鱼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A.外来物种,数量难控制 B.养殖规模大,品质下降
C.鲜鱼售价高,市场有限 D.产业单一,经济效益低
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是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北印度洋的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下左图示意距印度东海岸50-150km处的3个断面A、B、C,下右图是3个断面年内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0-12月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整体向南流动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15.断面A的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有( )
①5~7月热量增加②7~9月热量减少③10~11月热量增加④11~12月热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6~8月断面B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影响的原因是( )
A.自北向南流的沿岸流 B.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
C.陆地径流汇入的影响 D.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白令海位于太平洋的北部边缘,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环抱之中,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对北极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白令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自然条件。(6分)
(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白令海海冰消退促进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4分)
(3)说明全球大规模海冰融化对小岛国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岩层出露地表后,受定向风或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组合的风蚀地貌。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分布着多个湖泊,湖区分布有多处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因入湖河流频繁改道和湖泊面积变化等影响,其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和位置常发生变化。为开发盐矿资源,2010年以来当地在湖区筑起了两道长水坝,切断了其他湖泊与鸭湖的联系,并大量抽取地下卤水资源。图左示意台吉乃尔湖区主要水域,图右示意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1)据图文材料,描述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自然形成过程。(8分)
(2)分析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和位置经常变化的原因。(6分)
(3)说明建坝采盐对台吉乃尔湖区水文环境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2分)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4分)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2分)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8分)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4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解析】1.珊瑚礁顶上由钙质(石灰质)生物碎屑在波浪和风的作用力下堆积成的沙洲和岛屿称为灰沙岛。丰富的生物碎屑是灰沙岛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生物碎屑的堆积为岛屿的发育提供了基础;较宽的礁坪为灰沙岛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物质能够在此沉积和堆积,是必要条件之一;季风和台风能带来较强的风力和海浪,有助于将生物碎屑等物质搬运到礁坪上并促进堆积;潮流和海浪可以不断搬运物质并塑造岛屿形态,是灰沙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动力因素,①②③④正确。南海诸岛地壳处于长期缓慢下沉阶段,⑤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知识,灰沙岛上的淡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灰沙岛面积小,不利于淡水的储存;沙洲的增高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存留,使岛上出现淡水湖泊或地下水,C正确。土壤发育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淡水资源,A错误;风浪稳定与淡水资源的形成没有直接必然联系,B错误。珊瑚礁生长主要是岛屿形成的基础,对淡水资源的直接贡献较小,D错误。故选C。
3.永兴岛属于南海灰沙岛,南海水域终年水温较高,年较差小,A错误。灰沙岛的成土母质都是珊瑚礁等生物碎屑,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另外鸟粪堆积,土壤富含磷,B正确。表层水温自北向南递增,C错误。灰沙岛成陆晚,面积小,海拔低,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简单,D错误。故选B。
4.A 5.B 6.C
【解析】4.戊地海域不结冰原因是有日本暖流经过;与之同纬度的我国渤海冬季结冰,原因是渤海冬季基本不受日本暖流,洋流性质不同,⑤正确。戊地位于海沟附近,与戊地海域相比,同纬度的我国渤海海水较浅,冬季结冰,①正确。我国渤海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②正确。戊地海域面积大,③错误。渤海流域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入海径流少,④错误。①②⑤正确,故选A。
5.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 -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据此可排除CD。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度大,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厚度更大,B正确,A错。故选B。
6.大规模开采海冰尤其是近岸地区,融冰期缺少淡水稀释使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C正确;渤海结冰期有限,不是每天都结冰,无法给华北提供稳定供水,A错误。沿岸地区水汽主要通过夏季风从外海输送,大规模开采海冰对水汽影响较小,B错误。大渔场形成一般和寒暖流交汇及上升流有关,与大规模开采海冰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7.C 8.D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的发育,东岸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发育,A正确;科雷马河下游东西两岸气温差异较小,B错误;水流速度对东西两岸的影响一致,C错误;没有反映土质疏松程度的相关信息,D错误。所以选A。
【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可知,每年10月该地开始冻结,5月—10月之前都有融水补给科雷马河,所以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9.C 10.D
【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坦噶尼喀湖等深线密集,湖水深度较大,垂直分层稳定,表层与深层水体交换弱,表层水温受气候变化影响大,能够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C正确;湖盆聚热效应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变化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A错误;未获得湖泊表层水流速度的相关信息,B错误;湖泊的储热空间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变化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解析】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坦噶尼喀湖位于南半球,南北狭长,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离岸风导致湖水扰动大,湖水垂直方向上热量交换较多,表层水温增幅较小,北部湖水扰动较少,表层水温增幅较大,D正确;南部和北部都受湖陆风影响,AC错误;水汽蒸发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增幅的主要因素,B错误。所以选D
11.D 12.B 13.C
【解析】11.根据入湖河流的分布,可知湖泊东南方向无地表淡水注入,水域盐分含量较高,加之纬度偏低,所以④水域的结冰时间最晚。故选D。
12.赛里木湖周边有山地环绕,但并不是与世隔绝,①错误;海拔高、纬度高,水温低,难以产生天然鱼类,②正确;没有天然鱼类不是因为天敌多,③错误;湖水清澈,缺乏鱼类的饵料,④正确。故选B。
13.当地地理位置偏远,鲜鱼要运到市场的成本和难度较大,所以售价高,市场有限,C正确。冷水鱼是本地物种,A错误。养殖规模大,如果管理适当,品质不会下降,B错误。鲜鱼售价高,如果解决了市场问题,经济效益并不低,D错误。故选C。
14.C 15.B 16.D
14.印度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10-12月属于北半球冬半年,主要动力是东北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据图分析断面A(8°N断面)上热量经向输运的情况,2~9月向孟加拉湾的热量输运为正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增加,其中7月份向湾内输送热量最多,①正确,②错误;10~12月湾内热量输送为负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减少,③错误,④正确,其中10月焦量减少最多,2月湾内热量最少。故选B。
16.据图分析,6~8月断面B(14°N断面)热量输送为负值,沿岸流对孟加拉湾热量输送减少,原因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在东部海岸是离岸风,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由南向北流,A错误,D正确;底层冷水上涌,水温较低,并不是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导致,B错误;东海岸较少有陆地径流汇入,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17.(1) 白令海北部纬度较高,(1分)太阳辐射较弱,海水获得的热量少(1分);白令海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1分),冬季受到来自高纬的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1分);北冰洋通过白令海峡与白令海相连(1分),北冰洋的浮冰和冰山对海水有降温作用,使得白令海北部更容易形成海冰(1分)。
(2)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地海域反射率降低(1分),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1分)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1分)海洋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能传输给大气,(1分)促进北极放大效应。
(3)丧失生存空间;加剧资源危机;加剧自然灾害;生存环境恶化;环境难民;政治冲突。(任答4点4分)
18.(1)地质时期台吉乃尔湖区曾为湖泊环境,(1分)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深厚的古湖沉积地层;(1分)随着湖盆不断收缩趋于干涸,(1分)古湖中沉积地层暴露于地表;(1分)因风力和流水侵蚀,(1分)古湖沉积地层不断被剥蚀,形成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1分);近代湖区气候转向暖湿,高山冰雪融水增多,(1分)湖泊面积增加且水位上涨,周围部分雅丹浸泡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1分)
(2)下游湖区洼地较平坦,(1分)蒸发量大,水位较浅(1分);高山冰雪融水使入湖水量季节不均(1分);气候异常,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影响湖泊补给(1分);下游湖区季节及年际变化较大,(1分)周围河道被湖水反复淹没,易发生游移。(1分)
(3)修建拦水坝,阻止河水流入东、西台吉乃尔湖,(1分)使鸭湖等水量大增,面积扩大(1分);长期抽取地下卤水,(1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1分)
19【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1分)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1分)
(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1分)浮游生物量大(1分);降水量大,(1分)人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1分)
(3)秋季湖水更新慢,(1分)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1分)
(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进入湖泊,(1分)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1分)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1分)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内源性有机质增加(1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1分)
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1分)稀释作用强,(1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1分)
(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1分);湖底高于周边地面,(1分)防洪压力大,(1分)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1分)
1.灰沙岛的发育条件有( )
①丰富的生物碎屑②较宽的礁坪③季风和台风④潮流和海浪⑤地壳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灰沙岛上淡水资源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土壤发育 B.风浪稳定 C.沙洲增高 D.珊瑚礁生长
3.永兴岛( )
A.附近海域水温年较差大 B.土壤富含磷和碳酸钙
C.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递减 D.地形地质结构较复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戊地海域不结冰,与之同纬度的我国渤海冬季结冰,其原因是渤海( )
①海水深度浅②冬季风影响大③海域面积大④入海径流多⑤洋流性质不同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若大规模开采海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华北获得稳定供水 B.沿岸地区水汽减少
C.近岸海水盐度升高 D.沿岸形成较大渔场
科雷马河流经俄罗斯东北部永久冻土区,其下游西岸地区广泛发育多边形冻土地貌。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图1示意科雷马河所在区域地形及多边形冻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多边形冻土地貌广泛发育在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是因为该区域( )
A.地形平坦 B.气温较低
C.水流缓慢 D.土质疏松
8.该区域冻土融水补给科雷马河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 )
A.7月 B.8月
C.9月 D.10月
非洲坦噶尼喀湖表层水温变换能够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被称为气候变化的“检测仪”。20世纪,坦噶尼喀湖表层水增温显著,湖泊北部表层水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南部。图2示意坦噶尼喀湖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坦噶尼喀湖表层水温变化能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是因为( )
A.湖盆聚热效应显著
B.湖泊表层水流动慢
C.湖水垂直分层稳定
D.湖泊储热空间充足
10.湖泊南部水温增温幅度小于北部的原因是南部( )
A.受湖陆风影响,水汽蒸发多
B.受盛行风影响,水汽蒸发多
C.受湖陆风影响,湖水扰动大
D.受盛行风影响,湖水扰动大
赛里木湖(图)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湖面海拔2071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湖中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高白鲑离开水后存活的时间很短,捕捞上来的活鱼需直接放到水池里。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结冰时间最晚的水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赛里木湖没有天然鱼类是因为( )
①地形封闭,与世隔绝②山区严寒,水温较低③天敌众多,难以生存④水质洁净,缺乏饵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赛里木湖冷水鱼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A.外来物种,数量难控制 B.养殖规模大,品质下降
C.鲜鱼售价高,市场有限 D.产业单一,经济效益低
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是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北印度洋的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下左图示意距印度东海岸50-150km处的3个断面A、B、C,下右图是3个断面年内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0-12月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整体向南流动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15.断面A的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有( )
①5~7月热量增加②7~9月热量减少③10~11月热量增加④11~12月热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6~8月断面B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影响的原因是( )
A.自北向南流的沿岸流 B.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
C.陆地径流汇入的影响 D.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白令海位于太平洋的北部边缘,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环抱之中,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对北极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白令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自然条件。(6分)
(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白令海海冰消退促进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4分)
(3)说明全球大规模海冰融化对小岛国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岩层出露地表后,受定向风或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组合的风蚀地貌。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分布着多个湖泊,湖区分布有多处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因入湖河流频繁改道和湖泊面积变化等影响,其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和位置常发生变化。为开发盐矿资源,2010年以来当地在湖区筑起了两道长水坝,切断了其他湖泊与鸭湖的联系,并大量抽取地下卤水资源。图左示意台吉乃尔湖区主要水域,图右示意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1)据图文材料,描述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自然形成过程。(8分)
(2)分析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和位置经常变化的原因。(6分)
(3)说明建坝采盐对台吉乃尔湖区水文环境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2分)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4分)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2分)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8分)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4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解析】1.珊瑚礁顶上由钙质(石灰质)生物碎屑在波浪和风的作用力下堆积成的沙洲和岛屿称为灰沙岛。丰富的生物碎屑是灰沙岛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生物碎屑的堆积为岛屿的发育提供了基础;较宽的礁坪为灰沙岛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物质能够在此沉积和堆积,是必要条件之一;季风和台风能带来较强的风力和海浪,有助于将生物碎屑等物质搬运到礁坪上并促进堆积;潮流和海浪可以不断搬运物质并塑造岛屿形态,是灰沙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动力因素,①②③④正确。南海诸岛地壳处于长期缓慢下沉阶段,⑤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知识,灰沙岛上的淡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灰沙岛面积小,不利于淡水的储存;沙洲的增高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存留,使岛上出现淡水湖泊或地下水,C正确。土壤发育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淡水资源,A错误;风浪稳定与淡水资源的形成没有直接必然联系,B错误。珊瑚礁生长主要是岛屿形成的基础,对淡水资源的直接贡献较小,D错误。故选C。
3.永兴岛属于南海灰沙岛,南海水域终年水温较高,年较差小,A错误。灰沙岛的成土母质都是珊瑚礁等生物碎屑,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另外鸟粪堆积,土壤富含磷,B正确。表层水温自北向南递增,C错误。灰沙岛成陆晚,面积小,海拔低,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简单,D错误。故选B。
4.A 5.B 6.C
【解析】4.戊地海域不结冰原因是有日本暖流经过;与之同纬度的我国渤海冬季结冰,原因是渤海冬季基本不受日本暖流,洋流性质不同,⑤正确。戊地位于海沟附近,与戊地海域相比,同纬度的我国渤海海水较浅,冬季结冰,①正确。我国渤海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②正确。戊地海域面积大,③错误。渤海流域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入海径流少,④错误。①②⑤正确,故选A。
5.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 -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据此可排除CD。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度大,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厚度更大,B正确,A错。故选B。
6.大规模开采海冰尤其是近岸地区,融冰期缺少淡水稀释使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C正确;渤海结冰期有限,不是每天都结冰,无法给华北提供稳定供水,A错误。沿岸地区水汽主要通过夏季风从外海输送,大规模开采海冰对水汽影响较小,B错误。大渔场形成一般和寒暖流交汇及上升流有关,与大规模开采海冰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7.C 8.D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的发育,东岸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发育,A正确;科雷马河下游东西两岸气温差异较小,B错误;水流速度对东西两岸的影响一致,C错误;没有反映土质疏松程度的相关信息,D错误。所以选A。
【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可知,每年10月该地开始冻结,5月—10月之前都有融水补给科雷马河,所以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9.C 10.D
【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坦噶尼喀湖等深线密集,湖水深度较大,垂直分层稳定,表层与深层水体交换弱,表层水温受气候变化影响大,能够敏感地反映气候变化,C正确;湖盆聚热效应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变化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A错误;未获得湖泊表层水流速度的相关信息,B错误;湖泊的储热空间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变化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解析】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坦噶尼喀湖位于南半球,南北狭长,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离岸风导致湖水扰动大,湖水垂直方向上热量交换较多,表层水温增幅较小,北部湖水扰动较少,表层水温增幅较大,D正确;南部和北部都受湖陆风影响,AC错误;水汽蒸发不是影响表层水温增幅的主要因素,B错误。所以选D
11.D 12.B 13.C
【解析】11.根据入湖河流的分布,可知湖泊东南方向无地表淡水注入,水域盐分含量较高,加之纬度偏低,所以④水域的结冰时间最晚。故选D。
12.赛里木湖周边有山地环绕,但并不是与世隔绝,①错误;海拔高、纬度高,水温低,难以产生天然鱼类,②正确;没有天然鱼类不是因为天敌多,③错误;湖水清澈,缺乏鱼类的饵料,④正确。故选B。
13.当地地理位置偏远,鲜鱼要运到市场的成本和难度较大,所以售价高,市场有限,C正确。冷水鱼是本地物种,A错误。养殖规模大,如果管理适当,品质不会下降,B错误。鲜鱼售价高,如果解决了市场问题,经济效益并不低,D错误。故选C。
14.C 15.B 16.D
14.印度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10-12月属于北半球冬半年,主要动力是东北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据图分析断面A(8°N断面)上热量经向输运的情况,2~9月向孟加拉湾的热量输运为正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增加,其中7月份向湾内输送热量最多,①正确,②错误;10~12月湾内热量输送为负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减少,③错误,④正确,其中10月焦量减少最多,2月湾内热量最少。故选B。
16.据图分析,6~8月断面B(14°N断面)热量输送为负值,沿岸流对孟加拉湾热量输送减少,原因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在东部海岸是离岸风,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由南向北流,A错误,D正确;底层冷水上涌,水温较低,并不是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导致,B错误;东海岸较少有陆地径流汇入,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17.(1) 白令海北部纬度较高,(1分)太阳辐射较弱,海水获得的热量少(1分);白令海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1分),冬季受到来自高纬的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1分);北冰洋通过白令海峡与白令海相连(1分),北冰洋的浮冰和冰山对海水有降温作用,使得白令海北部更容易形成海冰(1分)。
(2)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地海域反射率降低(1分),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1分)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1分)海洋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能传输给大气,(1分)促进北极放大效应。
(3)丧失生存空间;加剧资源危机;加剧自然灾害;生存环境恶化;环境难民;政治冲突。(任答4点4分)
18.(1)地质时期台吉乃尔湖区曾为湖泊环境,(1分)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深厚的古湖沉积地层;(1分)随着湖盆不断收缩趋于干涸,(1分)古湖中沉积地层暴露于地表;(1分)因风力和流水侵蚀,(1分)古湖沉积地层不断被剥蚀,形成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1分);近代湖区气候转向暖湿,高山冰雪融水增多,(1分)湖泊面积增加且水位上涨,周围部分雅丹浸泡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1分)
(2)下游湖区洼地较平坦,(1分)蒸发量大,水位较浅(1分);高山冰雪融水使入湖水量季节不均(1分);气候异常,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影响湖泊补给(1分);下游湖区季节及年际变化较大,(1分)周围河道被湖水反复淹没,易发生游移。(1分)
(3)修建拦水坝,阻止河水流入东、西台吉乃尔湖,(1分)使鸭湖等水量大增,面积扩大(1分);长期抽取地下卤水,(1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1分)
19【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1分)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1分)
(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1分)浮游生物量大(1分);降水量大,(1分)人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1分)
(3)秋季湖水更新慢,(1分)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1分)
(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进入湖泊,(1分)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1分)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1分)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内源性有机质增加(1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1分)
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1分)稀释作用强,(1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1分)
(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1分);湖底高于周边地面,(1分)防洪压力大,(1分)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1分)
本文标题: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3-地球上的水
上一篇: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4-地表形态与自然灾害
下一篇: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2-地球上的大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756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7565.html
上一篇: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4-地表形态与自然灾害
下一篇: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2-地球上的大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756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