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5-土壤与生物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1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假设图中山地海拔相同,读四幅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四个山地植被的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图中①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袅袅兮秋风,云淡淡兮银杏黄。”每年11月初是银杏林最美的时候,这时的陕西咸阳汉阳陵秋色迷人,上百亩的银杏林铺天盖地的黄,一眼望去金碧辉煌仿若“皇城”。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陕西咸阳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5.西安城市地区部分道路两侧也种植有银杏树种,但城区树种叶子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这体现的分异规律为(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下图示意地面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关系,在流水冲刷与岩石风化的共同作用下,土壤厚度增大或减小,达到平衡状态时,厚度保持相对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5c48f4-e064-41db-9b35-0ab5a51e1cbb
6.当土壤厚度变小时(   )
A.流水冲刷加强   B.流水冲刷减弱        C.岩石风化加强        D.岩石风化减弱
7.与临近的缓坡相比,在相同降水条件下,陡坡地表水(   )
A.流速更快,流量更大                           B.流速更快,流量更小
C.下渗更多,蒸发更强                           D.下渗更多,蒸发更弱
8.土壤厚度变小往往会引起草本植物入侵灌木群落,原因是草本植物比灌木(   )
A.繁殖快B.植株矮C.种子多D.根系浅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树木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线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9.呼伦贝尔高原没有林线分布的原因是(   )
A.纬度高             B.降水少                  C.海拔低                   D.坡度级
10.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
A.地下水            B.土层厚度               C.降水量                   D.气温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f2334522da2c4fca9dd97820153e9479
1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1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北坡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南坡以1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大型季节性洪水在山口流出后形成三期洪积扇,且数量众多,上层叠在下层上,扇体面积小于下层。图示意大青山南坡不同时期洪积扇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ef2c3b31-9289-42c7-93f9-c1d69eb6df09
14.大青山南坡发育众多洪积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河流众多               C.断层发育               D.植被稀疏
15.西白石头沟山口Ⅲ期洪积扇中颗粒物比I期、Ⅱ期(   )
A.形成早,颗粒大                                 B.形成早,颗粒小
C.形成晚,颗粒小                                 D.形成晚,颗粒大
16.该洪积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石质荒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板结               D.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内蒙古北部自然地理环境东西差异大,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较为肥美的草原,大兴安岭东部以森林植被为主。左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位置,右图示意甲乙两地土壤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垂直变化。
@@@52a8279a-498e-452a-b3d7-7d0c68f13162@@@4f8b6d52-29f5-4a40-a3c6-9e2baae7235d
材料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分布着一些钠、钾等元素含量较高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植被状况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好像是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
(1)指出甲地对应的土壤有机质垂直变化曲线,并说明依据。(3分)
 
 
 
(2)描述Ⅰ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呼伦贝尔草原上斑块形成过程。(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东南亚红树林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其面积在1990—2015年持续下降,2015—2020年有所回升,研究表明,人为因素是红树林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下图示意东南亚红树林主要分布区。
@@@1ca9fe2c-39f3-48e8-8a3c-77088c21bb3b
(1)分析东南亚红树林分布面积大的自然原因。(6分)
 
 
 
 
 
 
(2)说明红树林的生态作用,并指出红树林生存面临哪些人类活动的威胁。(7分)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指出红树林面积下降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广泛分布着多年冻土和沼泽地,且冻土分布与沼泽地分布密切相关。近年来,大小兴安岭地区冻土厚度变薄,分布范围缩小,这对土壤中有机碳(土壤中存在于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循环产生较大影响。下图示意大小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
图片1
(1)描述大小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影响其分布得主要因素。(4分)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大小兴安岭地区冻土与沼泽地间的相互影响。(4分)
 
 
 
(3)简述甲地黑土流失严重得原因(3分)。
 
 
 
 
(4)说明大小兴安岭地区冻土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3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峭,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的大型塌陷漏斗区,是在特定地质、岩溶地貌、气候、水文环境下形成的,天坑发育区土壤贫瘠。根据形态可将天坑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发育时期。天坑发育后期,直径和深度继续增大。天坑内一般土壤贫瘠,但由于受到坑壁的围挡,天坑内部形成了与外部差异明显的小气候,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近年来中国在多个人迹罕至的天坑发现了极度独特濒危的草本物种。下图分别为“天坑发育阶段图”和“不同发育时期草本植物物种数变化图”。
@@@e129f499-c11c-4873-ac62-2923c3bcc8f8
@@@0fc6ac7f-184e-4aaa-9153-9e754e61f9df
(1)根据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说出天坑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
 
 
 
 
 
(2)与天坑外部相比,指出天坑内植被生长的气候环境特征。(3分)
 
 
 
 
 
(3)随着图示天坑后期的继续发育,说明天坑内草本植物未来的物种演化趋势。(6分)
 
 
 
 
 
 


2025届南昌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卷(五)土壤与生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A B C C A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B D B      
解析:
1.读图可知,①②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但①分布海拔高度要高于②,③山脉基带为针叶林带、④山脉基带为草甸带,因此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①②③④。故选A。
2.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高度较阴坡高,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南半球北坡为阳坡;由此可看出,①③可能位于北半球,②④可能位于南半球。故选B。
3.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的分布海拔较高,背阳坡温度低,自然带的分布海拔较低,因此导致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同,其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故选C。
4.陕西咸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多银杏林,秋季银杏黄,故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5.根据题意,西安城市地区部分道路两侧也种植有银杏树种,但城区树种叶子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原因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落叶现象推迟。该现象体现的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城市与郊区的差异不是纬度差异造成,也不是干湿度差异造成,排除B、C选项。垂直分异规律反映的是山地垂直分异,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与郊区的差异,D错误。故选A。
6.根据图中信息,流水冲刷作用的强弱和土壤的关系不大,流水冲刷作用主要与流量和流速有关,所以A、B错误;土壤厚度小,下面覆盖的岩石影响大,风化作用强,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
7.受坡度的影响,陡坡流水快,下渗少,地下径流少,地表径流大,所以A正确;B错误;陡坡流速快,不易存水,下渗少,所以C、D错误;故选A。
8.繁殖的速度与土壤变薄的关系不大,所以A错误;植株矮小也与土壤变薄关系不大,主要是风力导致。所以B错误;种子多少与繁殖有关,与土壤关系不大。所以C错误;土壤变薄,地下水位下降,根系浅的草本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灌木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所以需要入侵灌木层获取更多的水分。所以D正确;故选D。
9.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林线之上热量条件不够森林生长,一般在林线之上生长灌丛草甸,所以要出现林线山体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才能看出森林与其海拔之上的灌丛草甸之间的界限,呼伦贝尔高原的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海拔过低,气温随山地海拔高度上升气温下降不明显,所以没有林线分布,C正确;林线是山地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热量条件不足以生长森林而出现的,与山地基带纬度高低关系不大,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只要山体相对海拔够高,也会出现林线,A错误;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而高海拔地区对植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坡度无关,BD错误,故选C。
10.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少,而森林生长需水量大,其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地下水量是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A正确,C错误;森林生长对土层厚度要求不高,土层厚度不是关键因素,B错误;即使在气温更低的区域也会有森林的分布,说明气温不是森林生长的最关键因素,D错误。故选A。
11.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气温较低,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故选C。
1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正确。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于有利条件,C错误。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3.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错误。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环境效益,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不明显,而且不是对京津地区的主要环境效益,D错误。故选B。
14.根据所学知识,洪积扇是由于河流流出出山口处,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材料提及大青山南坡发育众多洪积扇的主要原因在于南坡拥有众多河流,流出出山口处,泥沙沉积导致,B正确;地形平坦也是形成洪积扇的重要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该地区断层发育使得河流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对洪积扇的形成作用较小,排除C;该地区植被稀疏对其形成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B。
1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西白石头沟山口处III期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相较于I、II期洪积扇,距离河流出山口处较近,结合所学知识,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逐渐减小,因此III期颗粒物较大且形成时间较晚,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6.结合所学知识,该洪积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盐碱化,主要在于本地区水源充足,地下水位较高,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B正确;本地区土壤较为肥沃,土层较为深厚,较少出现石质荒漠化, 排除A;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可能导致土壤板结,但不是主要的生态问题,排除C;本地区出现水土流失较少,排除D。故选B。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Ⅰ(1分) 依据:甲处为草原,其有机质的含量总体大于森林(1分),且随深度的变化较小(1分)。
(2)随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1分)。草类根系茂密(1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1分),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有机质含量减少(1分)。
(3)地形:地势低洼,容易聚集含有钠、钾等元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1分),且不易排出(1分);气候:地处内陆,气候干旱(1分),蒸发强烈,加速盐分的积累(1分)。
 
18.(1)(东南亚)纬度低(1分),热量条件好(1分);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1分),降水丰富(1分);半岛、岛屿众多(1分),海岸线曲折漫长,潮间带面积广(1分)。
(2)作用:防风消浪、固岸护堤(1分);促淤保滩(1分);净化海水和空气(1分);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1分)。(4分)
威胁:围垦滩涂、滩涂养殖、港口建设和海洋污染等。(任答3点得3分)
(3)海岸滩涂侵蚀加剧(1分);温室效应加剧(1分);近岸海水水质下降(1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任答3点即可)
 
19.(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和山地;大致沿山体走向延伸;多年冻土类型整体随纬度变化更替。(任答2点得2分)   影响因素:地势(海拔)、纬度。(2分)
(2)多年冻土阻碍地表水下渗(1分),使地表径流增加,有利于沼泽地的形成(1分);沼泽地通过蒸发和蒸腾消耗热量(1分),减少冻土的融化(1分)。
(3)土壤冻融作用强,土壤疏松易侵蚀;破坏森林,开垦土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春季融雪产生坡面径流侵蚀黑土。(任答3点得3分)
(4)大小兴安岭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冻土土层变薄(1分);原冻土层中的有机质加快分解(1分),有机碳从土壤中释放到大气中,土壤中的有机碳减少(1分)。
 
20.(1)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河和地下溶洞(1分);地下河持续溶蚀,地下溶洞持续扩大(1分);上部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大规模塌陷,形成天坑(1分)。
(2)光照弱(1分);气温较低(变化小)(1分);湿度较大(1分)。
(3)随着坑口扩大,光照条件改善(1分),种类由喜阴物种逐渐向喜阳物种转变(1分)/喜湿物种逐渐向耐干物种转变(1分);土壤等条件改善(1分),物种数增加(1分);坑内外环境差异减小(1分),坑内与坑外物种逐步趋同(1分);人类干扰增多(1分),部分(珍稀)物种可能灭绝(1分)。(任答6点得6分)


  本文标题:2025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5-土壤与生物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756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7563.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