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8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9-2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河流河段的剖面。该河流右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平坦面M下部有大量磨圆的粗大砾石层,最大粒径超过50cm。
图片
1.推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有东岸和西岸,推断该河流呈南北流向。由材料“该河流右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及图可知,有四个平坦面的为东岸,即河流的右岸是东岸;又由于河流的右岸是指顺着河流流向的右边,右边为东岸,故推断河流自南向北流。答案C
2.推测M阶地形成过程中,该处河流流速的变化为 A.慢-快-慢 B.快-慢-快 C.慢-慢-快 D.快-快-慢
【解析】M阶地从下往上岩层分别为砂泥质层-砾石层-砂泥质层,岩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往上分别为细-粗-细。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受流水搬运能力的影响,沉积物颗粒大,表明流水搬运能力强,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小,表明流水搬运能力弱,流速慢。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可推断该处河流流速的变化为慢-快-慢。答案A
3.与平坦面M下部砾石层岩性相同的是  A.玄武岩    B.安山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解析】图示M处阶地下的砾石层属沉积岩,选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岩,D正确;玄武岩、安山岩属于岩浆岩,A、B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C错误。答案D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在珠峰峰顶进行了高程测量。此次测量活动不仅有多种先进的设备提供帮助,还有多颗卫星全程协助登山队的攀登和测量活动。此次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岩面高程为8848.86米。
4.我国的高程测量登山队一般都是5月从珠峰北坡攀登,主要原因是
A.峰顶附近冰川大多融化                   B.正值大气环流转换期    
C.西南季风越过峰顶后下沉增温强烈         D.山顶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解析】珠峰海拔很高,峰顶气温终年低于0℃,附近冰川终年不化,A错;5月份,正值西风带北移、南亚季风影响较弱的大气环流转换期,珠峰地区风力相对较小,恶劣天气较少,利于登山队攀登,B对,C错;山顶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总体较低,D错。答案B
5.1975年测量珠峰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为8844.43米(不含冰雪),本次测量为8848.86米。三次测量的高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
A.测量存在一定误差                    B.地壳先下沉、后上升
C.外力侵蚀强度不同                    D.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积雪厚度
【解析】受不同时期测量技术条件的限制,测量会存在一定的误差,A对;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的挤压会促使珠峰抬升,B错;短时期内,外力侵蚀强度的变化很小,外力侵蚀对珠峰高度的影响很小,C错;2005年与2020年,测量的珠峰高程均为岩面高度,与积雪厚度无关,D错。答案A
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某厂停转了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每到此时,就会有许多越南人如同候鸟一般跨境打工。随着边境两侧人们的渐渐熟识,当地跨国婚姻比比皆是。下图示意云南德宏州截至2016年底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
图片
6.材料中我国西南边境某厂最有可能是  A.钢铁厂    B.纺织厂    C.电子厂    D.榨糖厂
【解析】云南西南边境主要为热带气候,制糖的原料(甘蔗)丰富,最可能是榨糖厂,D正确;当地钢铁原料、燃料和纺织原料不充足,不具备发展钢铁厂和纺织厂的条件,A、B错误;当地科学技术水平不发达,建设电子厂的条件欠佳,C错误。答案D
7.德宏跨国婚姻的特点是
A.单向,单性别迁移为主                 B.单向,双性别迁移为主
C.双向,单性别迁移为主                 D.双向,双性别迁移为主    
【解析】由图可知,德宏跨国婚姻的人口中,既有入境通婚,也有出境通婚,为双向迁移,A、B错误;其中女性人口占绝对优势,以单性别迁移为主,C正确,D错误。答案C
8.跨国婚姻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影响有
①平衡男女性别比    ②补充劳动力    ③稳定社会秩序    ④传播中国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由图可知,当地跨境通婚人口中,入境通婚人口多于出境通婚人口,女性远多于男性,不利于平衡男女性别比,①错误;由材料可知,某厂停转了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每到此时,就会有许多越南人如同候鸟一般跨境打工,但每年一般只工作半年左右,说明对补充劳动力意义不大,②错误;边境人口跨国通婚,有助于两国人民互相交往、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增进信任,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传播中国文化,③④正确。答案B
某科研小组在某地退耕还草的坡面进行试验观测,研究区内共设有两种不同坡面,分别为自然退耕草地和水平阶退耕草地(水平阶是山区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内切外垫,修成的外高里低的台面)。下图示意2016年测得的该研究区0~500cm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的变化状况。
图片
9.图中反映出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因素除降雨外,还有
①植被类型    ②植被生长状况    ③地面坡度    ④地表温度    ⑤土壤颗粒状况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解析】由材料、图表中没有土地颗粒状况相关内容,且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不能得出该地土壤颗粒状况,所以⑤排除,故B、D项错误;植被类型并不是影响土地含水量的因素,因为“自然退耕草地”“水平阶还林草地”其植被类型都是草地,不能起到比较作用,所以不能得出植被是影响因素,A错;地表温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根据图表月份可得,②③④正确。答案C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A.陕西      B.吉林      C.福建      D.新疆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退耕还草,植被有草地、地形类型有山地。由图表可知该地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综合分析可得,与分析的气候、植被、地形特点相似,故A正确;吉林、福建与分析所得山地地形、草地植被不符,B、C错误;新疆地区降水量与图表所示不符,D错误。答案A
贵州肇兴侗寨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下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
图片
11.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有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      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
【解析】当地梯田冬季被水浸泡、春季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显示了农业的季节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而开展“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满足了当今游客对自然人文协调统一景观的旅游需求。答案A
12.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             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解析】结合上题,该地“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当地的特色优势,将旅游业、农业融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成功典例。这启示我国各地“精准扶贫”要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答案A
下图为琼州海峡隧道示意图,该隧道悬浮于一定深度的海水之中。    
图片
13.影响琼州海峡建设跨海通道的主要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气象水文        C.社会经济        D.科技水平
【解析】影响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科技因素。其中经济和社会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社会经济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即便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设施也不一定能够修建;同样即便自然条件恶劣,在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状态之下,也能够克服这些自然障碍,完成交通设施的修建。故本题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修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为社会经济因素,排除海底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 C正确,A、B错误;科技水平是影响交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在本题中并未起决定性作用,D错误。答案C
14.琼州海峡跨海通道采用悬浮隧道的原因是
A.琼州海峡宽度大、海水腐蚀性强      B.悬浮隧道经济效益好、观赏性强
C.悬浮隧道施工难度小、造价低        D.琼州海峡地质复杂、气候恶劣
【解析】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海峡宽度较小,A错误;悬浮隧道虽然观赏性可能较强,但这并不是采用悬浮设计的主要因素,由于琼州海峡宽度较窄,此处风浪较大,加之本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难以在稳定的海底及海上修建,故采用悬浮设计的模式,B错误,D正确;悬浮隧道施工难度较大,而且造价成本也较高,C错误。答案D
某年7月21日,北京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下图示意锋面移动及图示区域内三个气象站测得的部分气象资料。
图片
15.北京市这一天最可能出现   A.暴雨      B.暴雪      C.沙尘暴      D.强降温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为当地夏季,受冷锋影响易出现暴雨天气,B错误,A正确;根据气象资料可知,这一天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超过100mm,降温幅度较小,D错误;沙尘暴多出现在冬春季节,C错误。答案A    
16.推测①②③气象站分别为
A.延庆、海淀、固安  B.海淀、固安、延庆  C.固安、海淀、延庆  D.固安、延庆、海淀
【解析】读图可知,②气象站12-14时气温下降,之后趋于平缓,出现少量降水,风向由偏东风转为东北风,说明此时锋面过境,且气温相对较低,海拔相对较高,应为延庆站;③气象站14-16时气温下降,之后气温趋于平缓,风力加大,降水增多,锋面过境,应为海淀站:①气象站20-21时气温下降,之后气温趋于平缓,并开始出现大量降水,风向在20时由偏东风转为偏北风,锋面过境,应为固安站。答案D
17.图中锋面移动的平均速度接近  A.80km/h    B.60km/h    C.40km/h    D.20km/h
【解析】参考图中经纬网信息,结合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km,图示锋面在6小时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一个纬度,约111km,因此平均速度接近20km/h。答案D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葡萄是一种落叶作物,喜光、耐旱,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品质较优,当气温低于零下5℃时会出现冻害。贺兰山东麓自1984年开始种植葡萄,为适应当地环境,葡萄树干与地面成45°夹角。
图片
18.从坡向的角度来看,贺兰山葡萄种植多受制于  A.水源    B.温度    C.光照    D.土壤
【解析】贺兰山东麓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相对充沛,且有黄河流经,水源较西麓充足,由此判断贺兰山葡萄种植多受制于水源,A正确;葡萄的生长期为夏季,贺兰山东西麓温度、光照条件相差不大,B、C错误;材料并未提及与土壤相关的信息,无法判断土壤对葡萄种植的影响,D错误。答案A
19.贺兰山东麓葡萄品质优主要得益于  A.水源充足    B.技术先进    C.砾石分布    D.经验丰富
【解析】水源是当地葡萄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但水源充足不能显著提高葡萄品质,A错误;由“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可知,相较于种植技术发达、种植历史悠久的国家,贺兰山葡萄种植的技术、经验并非优势条件,B、D错误;由“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品质较优”及图示推测,贺兰山东麓分布大面积砾石,不仅透气性好、利于葡萄根系下扎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而且增大了昼夜温差,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葡萄品质优,C正确。答案C    
20.葡萄树干与地面成45°夹角有利于   A.采光      B.越冬      C.抗风      D.增肥
【解析】贺兰山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光照充足,不需要增加采光,A错误;枝干倾斜后倒伏风险更大,C错误;树干与地面成45°夹角无法增肥,D错误;贺兰山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低,由材料“当气温低于零下5℃时会出现冻害”可知,葡萄藤蔓易遭受冻害,树干与地面成45°夹角便于在冬季将葡萄藤蔓压倒埋入砾石中越冬,等到来年再挖出葡萄藤蔓让其生长,B正确。答案B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其入湖泥沙主要来自赣江等周边河流(如图1所示),出湖泥沙由湖口输入长江,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某科研团队调查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
材料二  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图。
图片     图片
(1)描述鄱阳湖流域总体的地势特征,说明判断依据。(4分)    
【解析】根据河流由高向低流可判断地势高低。读图可知鄱阳湖流域,河流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面流,说明鄱阳湖流域总体的地势特征为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或者根据赣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说明西南高,东北低。
【答案】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河流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面流。或总体西南高,东北低;赣江自西南向东北流。(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鄱阳湖春、夏季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推测期间雨带的移动特点。(4分)
【解析】读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图可知,鄱阳湖春季出湖径流量增加,说明雨带移到鄱阳湖流域,为该流域带来丰富的降水,汇入鄱阳湖的地表径流多,鄱阳湖进入汛期,因此,鄱阳湖春季出湖径流量增加;夏季出湖径流量减少,说明雨带北移到长江干流,鄱阳湖流域降水减少,而长江干流降水增多,长江进入汛期,所以,从春季到夏季,雨带自鄱阳湖流域向长江干流移动,鄱阳湖和长江干流先后进入汛期,导致春夏季出湖径流量发生变化。
【答案】春季出湖径流量增加,夏季出湖径流量减少;春季到夏季,雨带自南向北移动,赣江流域(鄱阳湖)和长江干流先后进入汛期,所以会有春夏季出湖径流量的变化。(4分)
(3)分析泥沙淤积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解析】鄱阳湖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泄洪能力不足,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洪水威胁增大,洪水受灾面积扩大;湖水变浅,水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一些野生鱼类资源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物种的退化与减少,水产动物天然饵料生物资源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面积减小,湖水净化能力下降,湖水富营养化不断加剧,湖水水质下降。
【答案】鄱阳湖泥沙淤积降低湖区汛期调蓄能力,洪水水位升高,洪水威胁增大,洪水受灾面积扩大;泥沙淤积,湖水变浅,湖区水生生物(水产资源)的生长和繁育受影响;湖区生物多样性下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湖泊面积减小,净化能力下降,加剧湖泊的污染。(4分)
2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草原生态是该区的主体生态系统。同时,该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黄河源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该区传统的草地畜牧业面临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和沙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环境监测,近年来,该区在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增加遥感调查,利用无人机技术掌握放牧家畜的数量和空间分布,这对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说明掌握放牧家畜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对保护黄河源区生态的意义。    
【解析】运用无人机技术调查家畜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将无人机技术与GIS相结合,估算家畜的数量,探究家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可以为制订合理的生态保护计划提供积极参考,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判断是否达到超载数量,制订合理的牧区家畜养殖规划,避免过度放牧;(3分)及时调节家畜的空间分布,做到不同区域的草畜平衡,避免局部草地严重退化和沙化;(4分)提升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草地生态。(3分)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8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59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593.html

    标签:高考模拟试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