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最新考纲 | 核心素养定位 | 考情报告 |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区域认知)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观) |
常与工业扩散、产业转移和国土开发等资料相联系,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读人口迁移简图,完成问题。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和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A1到B1,从C1到A2是迁移;从A1到A2,从C1到C2不是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读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国际人口迁移。
(2)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3)流动方向。
19世纪以前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3.国内人口迁移
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图反映的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2)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古代人口迁移: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
时期 | 表现 | 原因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 |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 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化 | 改革开放政策 |
(5)我国人口迁移统计: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西、四川、安徽。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易错辨析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区别?
提示 通过两方面来区分: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在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时,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即行政区。这就是人口迁移的空间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易错辨析2】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
提示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1】 (2013·全国卷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①图示表示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人口年变化情况的对比。
②该城市人口规模1大,属于2特大城市。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D (2)A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所示:
[技法点拨]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故吸引了大量民工迁入,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第(2)题,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由于内战严重,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大迁移,这属于战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答案 (1)C (2)D
素养一 区域认知:人口变化状况分析
1.(2018·全国卷Ⅰ,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且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错误。故选C。第(2)题,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北京、天津、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口迁入地区,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人口迁出地区,D正确。故选D。
答案 (1)C (2)D
2.(2018·海南地理,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1)题,考查安徽省2005和2010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 (1)B (2)C
素养二 区域认知: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
3.(2016·全国卷Ⅲ,4~5)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第(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故选C项。
答案 (1)A (2)C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例2】 (2013·全国卷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和设问中获取信息
(1)从题干中获取“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的信息。
(2)从第(2)题设问中获取“人口迁移对迁出区及迁入区的影响”的信息。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B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技法点拨] 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三个角度
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2019·四川泸州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3)对西藏图示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多,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判断工资水平、空间距离、教育资源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第(2)题,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城市白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的情况。由图分析可知,广东经济较发达,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优势条件丧失而大量外迁,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一方面是由于青藏铁路等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 (1)B (2)C (3)A
素养 区域认知: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2016·江苏地理,28(2)、(3),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月均温/℃ | 13.6 | 16.8 | 21.0 | 24.4 | 25.8 | 26.3 | 25.2 |
降水量/mm | 4.2 | 3.5 | 10.0 | 11.7 | 45.4 | 133.4 | 207.1 |
月份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
月均温/℃ | 24.7 | 22.4 | 20.2 | 16.1 | 12.8 | 20.8 | |
降水量/mm | 210.0 | 140.9 | 61.2 | 20.5 | 1.5 | 849.4 |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 第(1)题,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另外,攀枝花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积极意义”,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浙江文综,3~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1.D 2.C
(2019·河北石家庄教学质量检测)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显著。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3~5题。
3.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4.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5.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3题,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地区地形差异大,导致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具体来讲,川东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度较大;川西地区为高原山地,受高海拔地形的影响,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第4题,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A、C错;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当地就业机会多,外出务工人员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B对;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存活婴儿数量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数量之比,因而生育率高低与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小无直接关系,D错。第5题,川东丘陵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交通条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可在本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①②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可减少农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可能会更多,③错;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改善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但不能减少当地劳动力外出务工,也不能减少留守儿童出现,④错。
答案 3.C 4.B 5.A
(2019·安徽合肥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
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
7.2005~2010年四地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①地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B.缓解②地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③地区与外部的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
D.缓解④地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第6题,京、浙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应是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而浙常住人口总数又明显高于京,故①为京,②为浙;蜀是我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总数比新多,故③为蜀,④为新。第7题,①地区人口净迁入,年轻劳动力人口增多,可减缓老龄化进程,减轻养老负担,A错;②地区人口净迁入,人口增多必然加剧人地矛盾,B错;③地区人口净迁出,劳动力人口减少,不利于资源开发,C错;④地区人口净迁入,可缓解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D对。
答案 6.B 7.D
(2019·山东德州一模)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9.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
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第8题,读取两个时间的数据,M(25%,70%,5%)、N(15%,75%,10%)。对比这两个数据可发现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明显。本市青壮年人口应该是迁入的,自然灾害频发与老年人口增加关系不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年及中年人口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第9题,根据题中资料无法判断当地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况,故A错。引起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错。从就业人员构成看,该市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达,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女性迁入就业,迁入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其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并未出现产业升级,D错。
答案 8.D 9.C
(2019·山西高三四校联考)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10~11题。
10.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11.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人口流动、迁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第10题,图甲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无法判断,D正确。图乙显示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B、C错。第11题,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性别比变化可反映城市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A错。外来常住人口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B、C错。外来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为郊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正确。
答案 10.D 11.D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面为巴西简图与卡塔尔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二 2014年卡塔尔全国人口约为227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人。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人。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可能会减少到约5 200万人。
(1)说明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述俄罗斯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12分)
(3)分析巴西人口集中于B、C区域而A区域人口较少的原因。(10分)
解析 第(1)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第(2)题,俄罗斯人口减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缓解人口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第(3)题,结合巴西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
答案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
(2)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3)B、C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海洋运输便利,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A区域气候炎热多雨。
13.(2016·海南地理,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 第(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第(3)题,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要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本文标题: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上一篇: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下一篇:第19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chu/1922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28.html
上一篇: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下一篇:第19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chu/1922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