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7-0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般说来,当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原始农业,即开始改变天然植 被,但在铁器工具普遍使用之前,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仍然是有限的。 如直至春秋时代,在古今植被状况变化最大的华北平原,人口仍然十分稀少。 河北平原中部仍有一片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各城邦之间还存在瓯脱地 带(即缓冲地带)。人为垦殖范围不大,对植被变迁的影响亦有限。其时黄 河中游地区仍保持有良好的森林和草原,宁绍地区和四明、会稽山地在春秋 时代大部分仍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 战国开始铁器工具普遍使用,加上各国变法,发展农业,奖励垦荒、辟 草莱。天然植被的破坏迅速加剧。在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山东丘陵 西麓的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今冀、鲁、豫 3 省交界的东郡在公元前 2 世纪已缺乏薪柴(《史记·河渠书》)。
  在以后的 2000 多年间,这一地区 战争频繁发生,和平时期的大规模垦殖和战争时期的大规模焚毁相交替,使 破坏的植被未能恢复。晋末十六国时代,长期战乱,大片农田荒芜,变为次 生草地和灌木丛。同时水利系统破坏,盐碱遍地,灾害连年,农业也未获发 展。隋唐统一时期,在华北平原大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大片栽培植被替 代了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宋金以后黄河经常泛滥于河南、淮北之间,沙地 和盐碱地比比皆是,已无良好的植被覆盖,天然植被破坏殆尽,更无森林可 言。因而这一地区成为历史时期天然植被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最严重、影响最 大的地区。 其次是黄河中游地区,除陕西渭河平原、晋南和豫西外,大部分在战国 以前仍为畜牧区,森林和草原广布。秦汉时代大量汉民移入本区,设置郡县, 发展垦殖,农牧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地区因 农业发达而被誉为“新秦中”,于是大片天然植被为栽培植被所替代。东汉 以后虽因游牧民族的内徙,农牧界线大体上恢复到战国后期的情况,次生的 草原和灌木丛又大片取代了栽培植被。但因气候转寒、干,已不可能恢复到 秦汉以前的状况。北魏时代在河套地区也进行过垦殖,至隋唐盛世农牧界线 再度北移阴山一线。唐元和年间(9 世纪初)在河套屯田,垦田约 1320 公顷, 以后又在陕北、银川平原开设屯田,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又遭到大规模破坏。 宋金以后本区的农牧界线长期维持在今陕西和内蒙古之间。由于宋、金、西 夏间的长期战争,为修筑堡寨,屯垦戍边,廓清视野又大肆砍伐残存的森林。
  陕北一带“山林无巨木”,今环县境内在当时已“不产材木”(《续资治通 鉴》卷 51)。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以 至沙地不断扩大。 太行山中段地区古今植被变迁也很大。从商代开始许多政权的都城设置 在太行山东麓,宫室的营建均取材于此。日久天然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历代 河北平原上每逢战乱、灾荒,饥民多入山为生,滥垦滥伐。北宋时,太行山 区半为童山。至明代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山区林木砍伐更甚。豫鄂川陕 交界地区在古代是一片亚热带森林。元以前仍然人迹稀少。明初开始大量流 民迁入,至明中叶进入郧阳山区的流民竟达 200 万口之多;清中叶又发生一 次大批流民迁入的浪潮。流民进入山区后,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 薯,甚至开辟梯田,多年老林均遭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天然植被破 坏较晚而程度极为严重的典型地区。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2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23.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