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湖南省(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6-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发展简史

  湖南古时属荆州南部地域,战国时为楚国所辖,唐属江南道,宋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元、明属湖广行中书省的一部分,清将行中书省分开,始置湖南省,并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时代,湖南为楚国辖地。由于楚国的开拓,湖北一带水稻种植扩大,家庭手工业和商业渐兴,长沙已是重要城邑。秦入百粤,开凿灵渠(现兴安运河,见兴安县),沟通湘漓二江,湘江谷地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汉初长沙成为江南商业名城。汉末,北方居民南迁,加速滨湖和湘、沅江流域开发。隋、唐以后,境内农田水利获一定发展。开始形成以稻、茶为主的重要产区。五代起,经宋、元、明、清各代,产稻谷的洞庭湖和湘江流域成为漕粮供应地之一,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茶叶种植扩大,湘中和湘东北产茶多。桂阳、常宁的铜、铅、锌已开采;浏阳夏布和鞭炮、长沙湘绣、益阳篾席、醴陵陶瓷、邵阳竹器等均为著名手工艺品。

  1840 年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南,岳阳、长沙、湘潭、常德等地被辟为商埠,农业生产以出口量大的茶叶和桐油发展最为突出。全省常年产茶百万担以上,输出量约占2/5,并形成以安化为中心的湘中产茶区和以临湘为主的湘东北产茶区。湘西为油桐集中产区,桐油年产数十万担,输出占一半。在工矿业方面,锑、铅、锌、钨、锰等矿产品产量迅增,1917 年锑产量达2.4 万吨,铅、锌增至3.5 万吨,是中国有色金属矿产量最多省份。锡矿山为世界最大锑矿产地,常宁水口山的铅、锌,汝城、资兴的钨,湘潭的锰等开采量亦大,所产矿石全被运往国外。省内加工工业落后,除有较多小辗米厂外,稍具规模工厂寥寥无几,且多集中于长、潭、岳、常等市,工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1949 年前,湖南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处于衰落境地。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省份。全省人口6065.9754 万。1949 年后,人口一度增长很快,80 年代以来明显下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6 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 倍多。市镇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8.23%。湘中丘陵和北部滨湖各县开发早,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人口密集,如邵东县每平方公里573 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省境西、南、东部人口较稀。全省市镇人口多集中分布于湘江、资水、沅江沿岸及铁路沿线城市。10 万人口以上城市12 座,其中长沙市人口130 万。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40 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等9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6%,大多聚居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全省各地。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文标题:湖南省(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117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1179.html

标签:湖南省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