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要植被类型
研究一个地区的植被,首先要进行植被分类。我国目前在植被分类中采 用的是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这个原则是以植物群落本身特征作为分 类依据的,同时也注意群落的生态关系,以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作为分类 的主要标志。
(一)针叶林
北京山区的针叶林,主要是暖温带温性针叶林——油松林和侧柏林,两 者都有天然林和人工林,但以人工林为主。在海拔 800 米以上还有少量人工 的寒温性针叶林——落叶松林。针叶林的面积包括针阔叶混交林在内约 380 平方公里,占山区现有森林面积的 35%,但分布较零散,多为小片林。 1.油松林 油松林在北京山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海拔 1300 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 坡,个别见于阳坡,坡度多在 20—25°以上,土层厚度大都在 30 厘米以上, 树龄多在 20 年以上。目前天然油松林数量较少,大部分都是人工林,但由于 栽种后管理差,群落结构、种类组成都与天然油松林相似。油松林群落结构 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郁闭度在 0.5—0.6′建群种 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一般树高约 5—8 米,胸径多在 8—12 厘 米。低山地区油松林伴生有大叶白腊、槲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等乔木。中山的油松林内常伴生辽东栎、蒙古栎等,构成油松、辽东栎混交 林(怀柔县官帽山、房山区霞云岭)海拔 700—1000 米处油松林内含有棘皮 桦。 灌木层盖度在 30—40%,平均高度为 80—100 厘米,常见的种类有荆条、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三桠绣线菊、蚂蚱腿子、 二色胡枝 子、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等。其中荆条多见于半阳坡、半阴 坡的油松林下,而三桠绣线菊、二色胡枝子则多出现在阴坡油松林下。草本 植物以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为主,伴生的种类有铁杆蒿,隐子 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黄草、白草,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等。 油松喜阳,耐寒,材质优良,是山区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由于 多年来在造林工作中忽视造林后的管理,使油松生长缓慢,加上长期营造油 松纯林,虫害严重,造林经济效益低。据西山林场经验,改油松纯林为油松 阔叶树混交林,既可减轻虫害,又能提高木材蓄积量,今后在造林中应提倡 营造混交林。2.侧柏林 侧柏林广泛分布在北京低山海拔 800 米以下土层瘠薄、干旱的阳坡及半 阳坡,有天然次生林,也有人工林。由于生境严酷,侧柏林的生长缓慢,林 冠稀疏,经常构成疏林,侧柏占绝对优势,很少伴生其他树种,高度一般在 5 米以下。林下灌木比较发达,以荆条为优势种,其他灌木还有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us)、蚂蚱腿子、绒 毛绣线菊(Spiraea dasyantha)、 三桠绣线菊、雀儿舌头(Andr achne chinensis)、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本氏木兰(Indigofera bungeana)等。草本层比较稀疏,以矮丛苔草(Carex humilis var.nana)、 隐子草、白羊草、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分布较普遍。 侧柏喜阳耐旱,能在土层瘠薄的阳坡或陡壁上生长,虽然生长缓慢(31 年生的人工侧柏林树高平均为 4.04 米,平均胸径为 5.57 厘米),但寿命长, 材质优良,有芳香,可作雕刻及文具用材;种子榨油可食用;叶及种子可供 药用,为本市低山阳坡绿化的重要树种。
(二)落叶阔叶林
北京地区落叶阔叶林类型较多,有栎林、沟谷杂木林、椴树林、杨桦林 等群系和群系组。现就主要群落分述如下: 1.栎林 栎林是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的典型代表类型。主要有辽东栎林、槲栎林、 槲树林、栓皮栎林及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和蒙古栎( Qmongolica) 林。其中以辽东栎林、槲树林、槲栎林和栓皮栎林分布较广,麻栎林仅局部 分布。 (1)辽东栎林本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 500—1600 米的阴坡和海拔 1000 —1800 米的阳坡,但以海拔 800—1200 米的阴坡数量最多。面积约 367 平方 公里,占现有山区森林面积的 34.5%。群落所在地的坡度大都超过 25°,土 层厚度多数在 30 厘米以上,为山地棕壤或淋溶褐土。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 0.5—0.8,建群种为辽东栎,树高一般在 5—8 米, 树龄多在 30 年以上。林内常见的伴生乔木有蒙古栎、色木槭、大叶白腊、椴 树、山杨、白桦、棘皮桦等。灌木层的总盖度约 40%,在林冠较稀疏的林下 灌木层盖度可达 60%。主要种类有二色胡枝子、六道木(Abelia biflora)、 三桠绣线菊、大花溲疏、兰荆子(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照山白, 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毛榛(C.mandshurica)等。它们常因生境 的不同而分别成为灌木层的优势种。如三桠绣线菊适应性较强,在低山阴坡 和中山阳坡土层较薄的辽东栎林下常成为优势种。在海拔 800 米以上土层较 厚的阴坡,二色胡枝子在灌木层中占优势。在海拔较高处的阳坡,平榛、毛 榛、六道木等常占优势。 草本层的盖度约 30—40%,主要种类有矮丛苔草、华北风毛菊 (Saussurea nivea)、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北柴胡 ( Bupleuum chinense )、苍术 ( Atractylodes chinensis)、歪头菜(Vicia unijuga)、糙苏、r(Phlomis umbrosa)等。 其中矮丛苔草为优势种,在海拔较高而阴湿的林下华北风毛菊宽叶苔草等增 多(见表 7—2)。 辽东栎林在北京山区分布很广,怀柔、延庆、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县 区内都有分布,为本市山区的原生植被类型,它对北京山区水土保持,水源 涵养及生态平衡都起着重要作用。因长期遭受砍伐破坏,目前的辽东栎林都 是砍伐后萌生的次生林。在土层瘠薄、干燥的坡地,砍伐后萌生的辽东栎林 林木稀疏,成为辽东栎疏林。有些地段白桦、棘皮桦、山杨等树种侵入,使 群落更具次生性质。在遭到反复严重破坏后,森林不再存在,被辽东栎萌生 丛所替代,74%辽东栎萌生丛分布在海拔 1000 米以下山地,说明其存在与人 为活动的频繁程度关系密切。这类萌生丛若加以封山抚育仍可望恢复成辽东 栎林。若再破坏,这些地区将被次生(2)槲树林 槲树林是北京低山分布比较普遍的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500 米的阴坡(如海淀区金山、怀柔县琉璃庙)和海拔 600—1000 米的 阳坡及半阳坡(怀柔县长哨营)。由于破坏严重,多数成槲树疏林零星分布。 群落的建群种为■树,树高一般在 5—8 米,胸径在 8—12 厘米。乔木层种类 较少,常见其他乔木树种有大叶白腊、蒙桑、大果榆等。灌木层以山杏、荆 条为主,还有三桠绣线菊、孩儿拳头(Grewia biloba var.parviflora )等。 草本植物以矮丛苔草为主,还有北苍术、隐子草、北柴胡、白羊草、远志等 (见表 7—2)。 槲树林遭到破坏后,乔木生长高度降低,郁闭度减小,退化成疏林或萌 生丛。 北京山区的栎林还有栓皮栎林,槲栎林。槲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600— 1300 米阳坡或半阳坡;栓皮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700 米以下的阳坡。面积都 较小,在栎林中不占主要地位。 槲树、槲栎、栓皮栎都能在较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生长,其木材可供建筑, 树皮可提制鞣酸,果实——橡子富含淀粉。因此可做为北京低山造林树种。 2.沟谷杂木林 本群落沿沟谷呈条状分布。由于沟谷里水分条件较好,土层深厚,有机 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生境比较湿润,故植物生长繁茂,形成多种中生乔 木占优势的杂木林。群落的种属成份和结构都比较复杂。虽然也遭人为破坏,由于所处生境较优越,植被恢 复较快,因此也残存了原生植被类型。组成杂木林的乔木种类随着杂木林所 处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分为低山沟谷杂木林和中山沟谷杂木 林。低山沟谷杂木林(如上方山)主要树种有槲栎、槲树、山胡桃(Juglans manshurica)■树、大叶白腊、蒙桑(Morus mongolica)、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朴树(Celtis bungeana)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亚热带 树种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漆树(Rhus verniciflus)、盐 肤木(R.ch-inensis)、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等,表现了一定的 喜温性。中山沟谷杂木林,乔木层主要树种是辽东栎、山杨、辽杨(Populus maximowiczii)、山胡桃、大叶椴 (Ti-lia mandshurica)、小叶椴 (T.mongolica)、色木槭、桦树等(门头沟百花山)。林下灌木层比较稀疏。 低山以三桠绣线菊、杬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大花溲疏等为 主;中山以六道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忍冬(Lonicera sp)、红 丁香(Sy-ringa villosa)等为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地榆、华北风毛菊、蕨(Pteridium aguilinum)糙苏(Phlomis umbrosa)等。 3.椴树林 椴树林见于海拔 500—1600 米的阴坡、半阴坡。面积不大,多数呈小片 状分布。林下土层较厚,肥力较好,土壤是典型的山地棕壤。乔木层郁闭度 在 0.5 以上,椴属的两个种大叶椴和小叶椴占优势,其他伴生乔木有色木槭、 辽东栎、大叶白腊、山杨等。椴林中的灌木以平榛和二色胡枝子为主,此外 较多的有六道木、三桠绣线菊、蚂蚱腿子等。草本层较稀疏,以苔草为主, 常见的有唐松草、华北风毛菊、糙苏。存在度在 20%以下者很多,如北柴胡、 歪头菜,紫花野菊、黄精属(Polygonatum)等。 椴林在本山区曾分布较广,也是当地原生植被类型之一。由于椴树皮是 优质的纤维原料,木材是供造纸、火柴杆和火柴盒的原料,当地农民砍伐较 多,目前在本山区仅有零星小片分布,常常分散在中生落叶灌丛之间。 4.杨、桦林 杨、桦林是原生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寒温性针叶林(海拔 1600 米以 上山地针叶林带)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包括有山杨林、桦树林和山杨、 桦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延庆、怀柔、门头沟、密云等县区的深山区。 (1)山杨林 北京山区的杨桦林中以山杨林分布最广,一般在海拔 500 —1600 米的阴坡、半阴坡。海拔较高的半阳坡也偶见分布,但生长较差。山 杨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大都沿沟谷和山坡下部成条状分布。林下土壤 为山地棕壤,土层厚度都在 30 厘米以上。乔木层郁闭度 0.4—0.6,以山杨 为建群种,有些地段构成纯林。山杨树干挺直,树高约 8—12 米,胸径在 12 —20 厘米。林内伴生的乔木树种,随着所在海拔高度而有不同,低海拔处伴 生树种有辽东栎、色木槭等;海拔较高处白桦、棘皮桦增多,有些地段与山 杨成为群落共建种,形成山杨、桦树混交林。林下灌木以二色胡枝子、柔毛 绣线菊、三桠绣线菊、毛榛等为主,草本植物以苔草为主,还有歪头菜、黎 芦(Veratrum nigrum),糙苏,华北楼斗菜(Aquilegiayabeana)唐松草等。 山杨萌发扎根能力很强,生长迅速,树干挺直,材积量较大,是山区群 众喜爱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同时又是造纸,人造纤维,火柴杆的良好原材 料,因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山杨林对山区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桦树林 包括白桦林、棘皮桦林、红桦林等群落。与山杨林相比, 桦树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0—1800 米的阴坡半阴 坡。白桦、棘皮桦、红桦各自成为群落建群种,但有时也以一个种或几个种 与山杨、辽东栎混生,形成山杨、桦树林或山杨、辽东栎,桦树混交林。 一般白桦林分布在海拔较低处(海拔 1000—1700 米);红桦林分布在海 拔 1600 米以上背风处;棘皮桦具有耐寒、耐旱、抗风的特点,故能分布在海 拔较高的山脊及山顶风口附近,也能分布在相对比较干旱,海拔高度较低的 阳坡、半阳坡和山脊上。海拔较高处(1600 米以上)的桦树林,林下灌木以 黄花柳,美蔷薇(Rosa bella)、红丁香为主。草本植物有宽叶苔草,铃兰 (Convallavia majalis)、午鹤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圆叶 鹿蹄草等。其中圆叶鹿蹄草、午鹤草、铃兰等是针叶林下的标志种,它们在 桦树林下的存在,说明海拔较高处的桦树林是山地针叶林带原生的针叶林遭 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海拔较低处的桦树林,灌木有六道木、兰荆子、照山 白、忍冬属、毛榛等。草本植物有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宽叶 苔草、华北风毛菊、藜芦(Veratrum nigrum)、紫点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等为主。林下植物种类和海拔 1600 米以上分布的桦树林林下有明 显的不同,说明它们的起源是不相同的。分布在海拔 1600 米以下的桦树林其 原生植被是山地落叶阔叶林。
(三)落叶阔叶灌丛
落叶阔叶灌丛是各类森林群落在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群落消退 而形成的次生植物群落。它广泛分布在北京中山、低山和丘陵,在分布范围 内由于地形状况(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特性,人为破坏的程度、 破坏的方式及群落发育时间长短等因素的不同,使其组成非常复杂。灌丛群 落类型的划分,各种灌丛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现有的资料对几 个主要类型叙述如下: 1.荆条灌丛 广泛分布在本市山区海拔 900 米以下的阳坡、半阳坡。它的垂直分布最 高可达海拔 1200 米。在本市气候比较干燥的西南部海拔 600 米以下的阴坡也 有广泛分布。土壤为淋溶褐土、粗骨性褐土,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 荆条灌丛总盖度在 30—80%,以荆条占优势,高度在 0.5—1.5 米,其 他灌木种类随着分布地区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土壤水分状况的不同有明显 差异。海拔 500—600 米以下阳坡,土层较厚水分状况较好的地方,出现荆条、 黄栌、山皂荚灌丛和荆条黄栌灌丛。在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干燥瘠薄的地 区,荆条生长稀疏、矮小,伴生灌木有酸枣、薄皮木,达呼里胡枝子(Lespedaza davurica)等,海拔较高的阳坡,荆条灌丛中柔毛绣线菊、山杏、多花胡枝 子、小叶鼠李较多。低海拔的阴坡有蚂蚱腿子、溲疏等伴生。在石灰岩山地, 荆条灌丛中常见有散生侧柏,偶尔也能看到北鹅耳枥 ( Carpinus turczoninovii),辽东栎生长。 灌丛下的草本层总盖度在 20—40%,主要种类有黄草、白羊草、隐子草、 苔草等。白羊草、黄草多分布在阳坡,苔草和隐子草分布在低海拔的阴坡或 高海拔的阳坡。其他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铁杆蒿,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远志、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等。 荆条灌丛是本市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灌丛类型。它是森林植被遭受严重 破坏后,生境干旱化的情况下形成的次生群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以致在 这里原生植被很难恢复。 荆条也是值得注意的资源植物,它分布广,数量多,用途广;其叶和果 实可供药用;又是蜜源植物;枝条坚韧是编筐的好材料,同时对低山阳坡水 土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可惜多年来未能充分发挥荆条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水土 保持中的作用。 2.蚂蚱腿子、溲疏、三桠绣线菊杂灌丛 该类灌丛分布于海拔 300—750 米的阴坡半阴坡。土壤为淋溶褐土。群落 的种类组成较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生长茂密,总盖度达 70—80%,分灌木 层和草本层。灌木层高度在 1—1.5 米,常以蚂蚱腿子、大花溲疏、三桠绣线 菊,荆条等为主,其他灌木还有圆叶鼠李(Rham-nus globosa)、杬子梢、 二色胡枝子等。在较湿润的沟谷地区,灌丛中混生有乔木树种如槲树、槲栎、 大叶白腊,小叶朴,蒙桑等。 草本层总盖度在 10—30%,以苔草为优势种。其他种类有大油芒 (Spodiopogon Sibir_icus)、野青茅(Deyeuxia sylvatica)、北苍术、 细叶远志、唐松草等。 该类灌丛也是在森林植被遭严重破坏后发育的次生类型,由于分布地区 水热条件较好,种类较多,但这些灌木种类经济价值都不高。从群落分布的 生境看,土层较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可做为宜林地加以利用。 3.绣线菊灌丛 本类型包括两群系,即柔毛绣线菊灌丛和三桠绣线菊灌丛。三桠绣线菊 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 1100 米以下的阴坡,也见于海拔 1100—1400 米的阳坡, 土壤为山地粗骨性棕壤和淋溶褐土。灌木层除三桠绣线菊外,尚有柔毛绣线 菊、二色胡枝子、蚂蚱腿子、照山白、兰荆子等。草本植物有矮丛苔草、北 苍术、铁杆蒿、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等。 柔毛绣线菊灌丛分布在海拔 900—1400 米阳坡,半阳坡个别可达到海拔 1900 米。群落总盖度 70—80%,以柔毛绣线菊占优势,其他灌木有三桠绣线 菊、照山白、兰荆子、六道木、山桃、毛丁香(Syringa pubescens)等。草 本层的总盖度约 30—50%,种类丰富,以矮丛苔草为主、还有野古草 (Arundinella hirta)铁杆蒿、紫花野菊、石竹、轮叶沙参(Adenop-hora Pereskiaefolia)等。 4.北鹅耳枥灌丛 本类型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山地海拔 650—1200 米的阴坡半阴坡,土壤为 山地棕壤或淋溶褐土。北鹅耳枥本是落叶阔叶林下的小乔木,由于上层林木 遭到破坏而成为北鹅耳枥矮林,再遭破坏成北鹅耳枥灌丛。群落总盖度在 60 —80%,局部地区可达 90%以上,最密处成为难以通行的密灌丛(大安山)。 灌木种类丰富,以北鹅耳枥占绝对优势,一般高度在 2—3 米,明显高于群落 内其他灌木。其他灌木有柔毛绣线菊、兰荆子、照山白、二色胡枝子、六道 木等,高度约在 1 米左右。 草本层的盖度在 20—40%,有苔草、铁杆蒿、歪头菜、北苍术、华北风 毛菊、野青茅、大油芒等。 北鹅耳枥灌丛随群落受到破坏程度和发育时间长短的不同,在生长高 度、盖度和伴生种类有明显差异。在破坏较轻或群落发育时间较长的局部地 段,北鹅耳枥生长茂密高大;一般高度在 4—6 米,盖度达 80—90%形成北 鹅耳枥矮林,群落中有辽东栎、大叶白腊、色木槭等乔木幼树。在破坏严重 地区,北鹅耳枥生长高度和盖度明显降低,一般高度在 1—2 米,盖度在 60 —70%,其他乔木幼树极少见。 北鹅耳枥是小乔木,一般作为薪炭和椽用,经济价值不高,但这类群落 是原来阔叶林遭反复砍伐后形成的,目前北鹅耳枥仍在群落中占优势,只要 停止砍伐,经过较长时间,可以经过群落的复生演替恢复落叶阔叶林。 5.山杏灌丛 山杏灌丛在本市山区分布较广,以延庆县和怀柔县最多。绝大多数分布 在阳坡半阳坡,从海拔 450 米到 1200 米,个别地段可达 1400 米(百花山)。 以灌丛为主,局部地段形成矮疏林。土壤为淋溶褐土或粗骨性褐土。群落种 类组成较简单。灌木层中除山杏外,主要是荆条。海拔 800 米以上灌丛中伴 生有山榆、三桠绣线菊、北京绵鸡儿(Caragana pekin-ensis)等,草本以 黄草、白羊草为主。 6.平榛灌丛 该类型一般分布在海拔 500—1300 米的阴坡,往往成为块状的纯丛分布 在与杨、桦林相接处,生长茂密,一般高度在 1.5—2 米,总盖度达 70—80 %。灌木层以平榛为主,此外还有二色胡枝子、毛榛、六道木、山梅花、三 桠绣线菊等,有时也可见山杨、辽东栎等乔木幼树。 草本层总盖度约 20—25%,以苔草为主,还有乌头、地榆、野青茅、唐 松草等。
(四)灌草丛
灌草丛是指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其中散生着 灌木的植物群落。它是北京山地植被中最旱生的一个类型,也是遭受破坏最 严重的一个类型。广泛分布在海拔 4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灌草丛下的土壤 为粗骨性褐土,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草群稀疏,种类贫 乏。以白羊草、黄草占优势;在阴坡除上述两种外,苔草也占一定的优势。 群落中散生一些灌木,以荆条、酸枣为主,还有达呼里胡枝子、多花胡枝子、 小叶鼠李、野瑞香等。在海拔 300 米以下土壤侵蚀严重的地方,草群更稀疏 低矮,以白羊草占优势,群落中灌木种类和数量也减少。灌草丛是原生植被 遭严重破坏群落极度消退的表现。如果继续砍伐和无节制的放牧将导致群落 的生境进一步恶化,给周围的农田、果园带来严重危害。
(五)草甸
北京平原地区的草甸,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两岸,目前多数已开 辟为农田苗圃或人工草场。现有的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 1800—1900 米以上平 缓的山顶和分布在海拔 1000—1600 米的林间隙地。 1.山顶杂类草草甸 分布在海坨山、灵山、百花山、百草畔,海拔 1800—1900 米以上的坡顶。 这里气候温凉湿润,为中生草本植物繁茂生长创造了条件,草群密集总盖度 在 90%以上。叶层平均高度 30—40 厘米,生殖枝层高达 80—100 厘米。种 类丰富,以中生杂类草占优势。主要种类有苔草、山马蔺(Iris ruthenica)、 雪白风毛菊(Saussurea nivea)、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铁丝草 (P.sphondylodes)、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laloideum)、地榆、拳 参(Polygonum bistorta)、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野罂粟(Papa -vernudicaule)、马先蒿(Pedieularis)、龙胆属(Gentiana)等。个别 地段生长有少量的山柳(Salix philicifolia)等灌木。 这类草甸可能不是原生植被类型,而是由于原生针叶林遭到破坏后,因 山顶风大,针叶树不易恢复生长,使杂类草草甸得以发育,且具有一定的稳 定性。从百花山顶寺庙遗址周围保留的数株高大的华北落叶松(可能是人工 栽植,但生长良好)及门头沟灵山海拔 2250 米处残留的华北落叶松树种,均 可说明过去有针叶林的存在。从目前情况看,山顶杂类草草甸的分布有日趋 缩小的趋向。在白草畔北坡,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已近山顶。同样百花山北坡, 山柳灌丛,棘皮桦林也接近山顶,加上草甸群落内也可见零星灌木生长,都 可说明山顶杂类草草甸的次生性。 2.林间杂类草草甸 分布在海拔 1000—1600 米的林间空地,与周围森林成复合分布,多数出 现在砍伐和火烧迹地上,也有一些发育在林间撂荒地。草群郁闭,总盖度在 90%以上。主要种类有苔草、野古草、地榆、紫花野菊、大花杓兰、藜芦、 山萝卜等,种类组成和相邻的桦树林林下草本层接近。说明本群落可能是桦 树林遭到破坏后发育的。 上述两类草甸是山区的天然牧场,每年夏季都有成群牲畜在此放牧。
(六)水生植被
本类型分布在湖泊池塘及水库边缘,由于本市湖泊面积小,湖水浅,透 明度较大,湖底淤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水生植被生长茂盛,主要种类有眼 子菜科的菹草、眼子菜,水鳖科的黑藻、苦草、白萍,茨藻科的茨藻,金鱼 藻科的金鱼藻,小二仙草科的狐尾藻,浮萍科的紫萍、浮萍,睡莲科的芡、 莲(栽培),近年来引入栽培的有热带分布的风眼莲、大■。 在岸边水陆交界处,常以水烛、芦苇、香蒲、藨草、水葱、慈菇等挺水 植物构成群落。 湖泊池塘的水生植被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水生植被为湖泊 中其他生物提供隐蔽和栖息场所,是水生生物饵料,它的存在影响其他生物 和周围环境。因此对北京地区水生植被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发展淡水养殖和 水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七)栽培植被
栽培植被又称人工植被。栽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是决定于人们的经济 目的,同时人们为它们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在人们栽培管理下栽培植被的经 济效益普遍高于在相同自然条件下的自然植被。但当人们栽培植物时也必须 考虑该种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是否相适宜。这反映了栽培植物 的生长仍受着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栽培植被也和自然植被一样反映植物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现存的栽培植被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果。栽培植被 的地理分布虽受地带性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 系。 栽培植被的分类原则可以同自然植被一样以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来划 分,但同时也应将栽培植物的经济目的,地区的经济条件、栽培技术,耕作 制度等方面作为分类的依据。 北京的栽培植被按作物的生活型,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本类按经 济目的分为经济林和果园。草本类情况比较复杂,以熟制做为分类主要依据 较合适,因为熟制比较综合反映草本作物群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同时 也能反映作物的地理分布。 北京东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有悠久历史,粮食生产占主 要地位。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此外还有高粱、谷子、甘薯、 豆类等杂粮。花生、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数量少、较分散。经济林 和果园集中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 1.农田 (1)水稻一年一熟或水稻小麦一年二熟农田 本群落主要分布在顺义、 大兴、通县、房山、朝阳等区县海拔 10—40 米的地区,在山前涌泉带也有分 布(如昌平)。为本市主要产粮区。 (2)小麦、玉米一年二熟或小麦、玉米、杂粮二年三熟农田本群落主要 分布在顺义、通县、密云、平谷、昌平、房山等县海拔 100 米以下平原地区 和海拔 100—400 米的缓坡、谷地和盆地。其中有旱地也有部分水浇地,作物 种类单纯,以小麦、玉米为主,甘薯、豆类等杂粮较少。也是北京主要产粮 区,水浇地产量高,旱地产量较低。 (3)玉米、谷子或杂粮一年一熟农田 本群落分布在海拔 400—900 米的 坡地或谷地,面积小,由于海拔高,生长季节较短,灌溉条件差,只能种耐 旱作物如玉米、谷子、杂粮,产量低。 (4)蔬菜一年多熟农田 本群落的分布与城镇、工矿发展关系密切,在 本市集中分布在丰台、海淀、朝阳等区及主要城镇附近。各类蔬菜生长期短, 一年多茬,前后茬的种类搭配比较复杂。露地越冬蔬菜以菠菜、羊角葱为主; 春夏以莴苣、小萝卜、韭菜、西红柿、元白菜、花椰菜、黄瓜、各种豆类为 主;秋季是大白菜、萝卜、葫萝卜为主。 2.果园 (1)核桃园 核桃园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区,其次是房山县,再次是怀柔、 密云、平谷、昌平各县。由于核桃生长要求土层深厚湿润,喜温暖,故分布 都限于沟谷的底部,海拔可达 700 米,但大量分布在 400 米以下。 (2)板栗园 板栗园比较集中分布在怀柔县西南部的低山丘陵。昌平、 密云、平谷等县也有少量分布,板栗要求沙质酸性土壤,所以在花岗岩地区 分布特别多,分布的海拔高度约在 600 米以下。 (3)苹果园 苹果园主要分布在昌平、密云、延庆等县。延庆盆地北缘 山麓,自张家营至刘斌堡,成为著名的苹果带。苹果树比较耐寒,在中北部 暖干河谷均可种植。 (4)梨园 梨园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其次是房山、怀柔、门头沟、平谷、 昌平、延庆等区县。北京梨树品种较多,以门头沟区孟悟、东山产的京白梨 最负盛名。梨树对水、土、肥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厚、水分好的地方最适 宜,一般分布在海拔 600—700 米以下。 (5)柿树园 柿园主要分布在房山、昌平、平谷。柿树喜暖怕风,主要 分布在海拔 200—300 米以下的向阳沟谷里。海拔较高处,因温度低而难生 长,在春季易受西北风吹袭的地方,容易受害不结果。柿树有一定的耐旱、 耐贫瘠的特性,但仍以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土壤生长最佳。
(一)针叶林
北京山区的针叶林,主要是暖温带温性针叶林——油松林和侧柏林,两 者都有天然林和人工林,但以人工林为主。在海拔 800 米以上还有少量人工 的寒温性针叶林——落叶松林。针叶林的面积包括针阔叶混交林在内约 380 平方公里,占山区现有森林面积的 35%,但分布较零散,多为小片林。 1.油松林 油松林在北京山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海拔 1300 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 坡,个别见于阳坡,坡度多在 20—25°以上,土层厚度大都在 30 厘米以上, 树龄多在 20 年以上。目前天然油松林数量较少,大部分都是人工林,但由于 栽种后管理差,群落结构、种类组成都与天然油松林相似。油松林群落结构 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郁闭度在 0.5—0.6′建群种 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一般树高约 5—8 米,胸径多在 8—12 厘 米。低山地区油松林伴生有大叶白腊、槲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等乔木。中山的油松林内常伴生辽东栎、蒙古栎等,构成油松、辽东栎混交 林(怀柔县官帽山、房山区霞云岭)海拔 700—1000 米处油松林内含有棘皮 桦。 灌木层盖度在 30—40%,平均高度为 80—100 厘米,常见的种类有荆条、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三桠绣线菊、蚂蚱腿子、 二色胡枝 子、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等。其中荆条多见于半阳坡、半阴 坡的油松林下,而三桠绣线菊、二色胡枝子则多出现在阴坡油松林下。草本 植物以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为主,伴生的种类有铁杆蒿,隐子 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黄草、白草,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等。 油松喜阳,耐寒,材质优良,是山区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由于 多年来在造林工作中忽视造林后的管理,使油松生长缓慢,加上长期营造油 松纯林,虫害严重,造林经济效益低。据西山林场经验,改油松纯林为油松 阔叶树混交林,既可减轻虫害,又能提高木材蓄积量,今后在造林中应提倡 营造混交林。2.侧柏林 侧柏林广泛分布在北京低山海拔 800 米以下土层瘠薄、干旱的阳坡及半 阳坡,有天然次生林,也有人工林。由于生境严酷,侧柏林的生长缓慢,林 冠稀疏,经常构成疏林,侧柏占绝对优势,很少伴生其他树种,高度一般在 5 米以下。林下灌木比较发达,以荆条为优势种,其他灌木还有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us)、蚂蚱腿子、绒 毛绣线菊(Spiraea dasyantha)、 三桠绣线菊、雀儿舌头(Andr achne chinensis)、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本氏木兰(Indigofera bungeana)等。草本层比较稀疏,以矮丛苔草(Carex humilis var.nana)、 隐子草、白羊草、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分布较普遍。 侧柏喜阳耐旱,能在土层瘠薄的阳坡或陡壁上生长,虽然生长缓慢(31 年生的人工侧柏林树高平均为 4.04 米,平均胸径为 5.57 厘米),但寿命长, 材质优良,有芳香,可作雕刻及文具用材;种子榨油可食用;叶及种子可供 药用,为本市低山阳坡绿化的重要树种。
(二)落叶阔叶林
北京地区落叶阔叶林类型较多,有栎林、沟谷杂木林、椴树林、杨桦林 等群系和群系组。现就主要群落分述如下: 1.栎林 栎林是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的典型代表类型。主要有辽东栎林、槲栎林、 槲树林、栓皮栎林及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和蒙古栎( Qmongolica) 林。其中以辽东栎林、槲树林、槲栎林和栓皮栎林分布较广,麻栎林仅局部 分布。 (1)辽东栎林本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 500—1600 米的阴坡和海拔 1000 —1800 米的阳坡,但以海拔 800—1200 米的阴坡数量最多。面积约 367 平方 公里,占现有山区森林面积的 34.5%。群落所在地的坡度大都超过 25°,土 层厚度多数在 30 厘米以上,为山地棕壤或淋溶褐土。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 0.5—0.8,建群种为辽东栎,树高一般在 5—8 米, 树龄多在 30 年以上。林内常见的伴生乔木有蒙古栎、色木槭、大叶白腊、椴 树、山杨、白桦、棘皮桦等。灌木层的总盖度约 40%,在林冠较稀疏的林下 灌木层盖度可达 60%。主要种类有二色胡枝子、六道木(Abelia biflora)、 三桠绣线菊、大花溲疏、兰荆子(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照山白, 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毛榛(C.mandshurica)等。它们常因生境 的不同而分别成为灌木层的优势种。如三桠绣线菊适应性较强,在低山阴坡 和中山阳坡土层较薄的辽东栎林下常成为优势种。在海拔 800 米以上土层较 厚的阴坡,二色胡枝子在灌木层中占优势。在海拔较高处的阳坡,平榛、毛 榛、六道木等常占优势。 草本层的盖度约 30—40%,主要种类有矮丛苔草、华北风毛菊 (Saussurea nivea)、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北柴胡 ( Bupleuum chinense )、苍术 ( Atractylodes chinensis)、歪头菜(Vicia unijuga)、糙苏、r(Phlomis umbrosa)等。 其中矮丛苔草为优势种,在海拔较高而阴湿的林下华北风毛菊宽叶苔草等增 多(见表 7—2)。 辽东栎林在北京山区分布很广,怀柔、延庆、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县 区内都有分布,为本市山区的原生植被类型,它对北京山区水土保持,水源 涵养及生态平衡都起着重要作用。因长期遭受砍伐破坏,目前的辽东栎林都 是砍伐后萌生的次生林。在土层瘠薄、干燥的坡地,砍伐后萌生的辽东栎林 林木稀疏,成为辽东栎疏林。有些地段白桦、棘皮桦、山杨等树种侵入,使 群落更具次生性质。在遭到反复严重破坏后,森林不再存在,被辽东栎萌生 丛所替代,74%辽东栎萌生丛分布在海拔 1000 米以下山地,说明其存在与人 为活动的频繁程度关系密切。这类萌生丛若加以封山抚育仍可望恢复成辽东 栎林。若再破坏,这些地区将被次生(2)槲树林 槲树林是北京低山分布比较普遍的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500 米的阴坡(如海淀区金山、怀柔县琉璃庙)和海拔 600—1000 米的 阳坡及半阳坡(怀柔县长哨营)。由于破坏严重,多数成槲树疏林零星分布。 群落的建群种为■树,树高一般在 5—8 米,胸径在 8—12 厘米。乔木层种类 较少,常见其他乔木树种有大叶白腊、蒙桑、大果榆等。灌木层以山杏、荆 条为主,还有三桠绣线菊、孩儿拳头(Grewia biloba var.parviflora )等。 草本植物以矮丛苔草为主,还有北苍术、隐子草、北柴胡、白羊草、远志等 (见表 7—2)。 槲树林遭到破坏后,乔木生长高度降低,郁闭度减小,退化成疏林或萌 生丛。 北京山区的栎林还有栓皮栎林,槲栎林。槲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600— 1300 米阳坡或半阳坡;栓皮栎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700 米以下的阳坡。面积都 较小,在栎林中不占主要地位。 槲树、槲栎、栓皮栎都能在较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生长,其木材可供建筑, 树皮可提制鞣酸,果实——橡子富含淀粉。因此可做为北京低山造林树种。 2.沟谷杂木林 本群落沿沟谷呈条状分布。由于沟谷里水分条件较好,土层深厚,有机 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生境比较湿润,故植物生长繁茂,形成多种中生乔 木占优势的杂木林。群落的种属成份和结构都比较复杂。虽然也遭人为破坏,由于所处生境较优越,植被恢 复较快,因此也残存了原生植被类型。组成杂木林的乔木种类随着杂木林所 处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分为低山沟谷杂木林和中山沟谷杂木 林。低山沟谷杂木林(如上方山)主要树种有槲栎、槲树、山胡桃(Juglans manshurica)■树、大叶白腊、蒙桑(Morus mongolica)、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朴树(Celtis bungeana)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亚热带 树种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漆树(Rhus verniciflus)、盐 肤木(R.ch-inensis)、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等,表现了一定的 喜温性。中山沟谷杂木林,乔木层主要树种是辽东栎、山杨、辽杨(Populus maximowiczii)、山胡桃、大叶椴 (Ti-lia mandshurica)、小叶椴 (T.mongolica)、色木槭、桦树等(门头沟百花山)。林下灌木层比较稀疏。 低山以三桠绣线菊、杬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大花溲疏等为 主;中山以六道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忍冬(Lonicera sp)、红 丁香(Sy-ringa villosa)等为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地榆、华北风毛菊、蕨(Pteridium aguilinum)糙苏(Phlomis umbrosa)等。 3.椴树林 椴树林见于海拔 500—1600 米的阴坡、半阴坡。面积不大,多数呈小片 状分布。林下土层较厚,肥力较好,土壤是典型的山地棕壤。乔木层郁闭度 在 0.5 以上,椴属的两个种大叶椴和小叶椴占优势,其他伴生乔木有色木槭、 辽东栎、大叶白腊、山杨等。椴林中的灌木以平榛和二色胡枝子为主,此外 较多的有六道木、三桠绣线菊、蚂蚱腿子等。草本层较稀疏,以苔草为主, 常见的有唐松草、华北风毛菊、糙苏。存在度在 20%以下者很多,如北柴胡、 歪头菜,紫花野菊、黄精属(Polygonatum)等。 椴林在本山区曾分布较广,也是当地原生植被类型之一。由于椴树皮是 优质的纤维原料,木材是供造纸、火柴杆和火柴盒的原料,当地农民砍伐较 多,目前在本山区仅有零星小片分布,常常分散在中生落叶灌丛之间。 4.杨、桦林 杨、桦林是原生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寒温性针叶林(海拔 1600 米以 上山地针叶林带)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包括有山杨林、桦树林和山杨、 桦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延庆、怀柔、门头沟、密云等县区的深山区。 (1)山杨林 北京山区的杨桦林中以山杨林分布最广,一般在海拔 500 —1600 米的阴坡、半阴坡。海拔较高的半阳坡也偶见分布,但生长较差。山 杨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大都沿沟谷和山坡下部成条状分布。林下土壤 为山地棕壤,土层厚度都在 30 厘米以上。乔木层郁闭度 0.4—0.6,以山杨 为建群种,有些地段构成纯林。山杨树干挺直,树高约 8—12 米,胸径在 12 —20 厘米。林内伴生的乔木树种,随着所在海拔高度而有不同,低海拔处伴 生树种有辽东栎、色木槭等;海拔较高处白桦、棘皮桦增多,有些地段与山 杨成为群落共建种,形成山杨、桦树混交林。林下灌木以二色胡枝子、柔毛 绣线菊、三桠绣线菊、毛榛等为主,草本植物以苔草为主,还有歪头菜、黎 芦(Veratrum nigrum),糙苏,华北楼斗菜(Aquilegiayabeana)唐松草等。 山杨萌发扎根能力很强,生长迅速,树干挺直,材积量较大,是山区群 众喜爱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同时又是造纸,人造纤维,火柴杆的良好原材 料,因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山杨林对山区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桦树林 包括白桦林、棘皮桦林、红桦林等群落。与山杨林相比, 桦树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0—1800 米的阴坡半阴 坡。白桦、棘皮桦、红桦各自成为群落建群种,但有时也以一个种或几个种 与山杨、辽东栎混生,形成山杨、桦树林或山杨、辽东栎,桦树混交林。 一般白桦林分布在海拔较低处(海拔 1000—1700 米);红桦林分布在海 拔 1600 米以上背风处;棘皮桦具有耐寒、耐旱、抗风的特点,故能分布在海 拔较高的山脊及山顶风口附近,也能分布在相对比较干旱,海拔高度较低的 阳坡、半阳坡和山脊上。海拔较高处(1600 米以上)的桦树林,林下灌木以 黄花柳,美蔷薇(Rosa bella)、红丁香为主。草本植物有宽叶苔草,铃兰 (Convallavia majalis)、午鹤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圆叶 鹿蹄草等。其中圆叶鹿蹄草、午鹤草、铃兰等是针叶林下的标志种,它们在 桦树林下的存在,说明海拔较高处的桦树林是山地针叶林带原生的针叶林遭 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海拔较低处的桦树林,灌木有六道木、兰荆子、照山 白、忍冬属、毛榛等。草本植物有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宽叶 苔草、华北风毛菊、藜芦(Veratrum nigrum)、紫点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等为主。林下植物种类和海拔 1600 米以上分布的桦树林林下有明 显的不同,说明它们的起源是不相同的。分布在海拔 1600 米以下的桦树林其 原生植被是山地落叶阔叶林。
(三)落叶阔叶灌丛
落叶阔叶灌丛是各类森林群落在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群落消退 而形成的次生植物群落。它广泛分布在北京中山、低山和丘陵,在分布范围 内由于地形状况(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特性,人为破坏的程度、 破坏的方式及群落发育时间长短等因素的不同,使其组成非常复杂。灌丛群 落类型的划分,各种灌丛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现有的资料对几 个主要类型叙述如下: 1.荆条灌丛 广泛分布在本市山区海拔 900 米以下的阳坡、半阳坡。它的垂直分布最 高可达海拔 1200 米。在本市气候比较干燥的西南部海拔 600 米以下的阴坡也 有广泛分布。土壤为淋溶褐土、粗骨性褐土,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 荆条灌丛总盖度在 30—80%,以荆条占优势,高度在 0.5—1.5 米,其 他灌木种类随着分布地区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土壤水分状况的不同有明显 差异。海拔 500—600 米以下阳坡,土层较厚水分状况较好的地方,出现荆条、 黄栌、山皂荚灌丛和荆条黄栌灌丛。在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干燥瘠薄的地 区,荆条生长稀疏、矮小,伴生灌木有酸枣、薄皮木,达呼里胡枝子(Lespedaza davurica)等,海拔较高的阳坡,荆条灌丛中柔毛绣线菊、山杏、多花胡枝 子、小叶鼠李较多。低海拔的阴坡有蚂蚱腿子、溲疏等伴生。在石灰岩山地, 荆条灌丛中常见有散生侧柏,偶尔也能看到北鹅耳枥 ( Carpinus turczoninovii),辽东栎生长。 灌丛下的草本层总盖度在 20—40%,主要种类有黄草、白羊草、隐子草、 苔草等。白羊草、黄草多分布在阳坡,苔草和隐子草分布在低海拔的阴坡或 高海拔的阳坡。其他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铁杆蒿,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远志、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等。 荆条灌丛是本市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灌丛类型。它是森林植被遭受严重 破坏后,生境干旱化的情况下形成的次生群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以致在 这里原生植被很难恢复。 荆条也是值得注意的资源植物,它分布广,数量多,用途广;其叶和果 实可供药用;又是蜜源植物;枝条坚韧是编筐的好材料,同时对低山阳坡水 土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可惜多年来未能充分发挥荆条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水土 保持中的作用。 2.蚂蚱腿子、溲疏、三桠绣线菊杂灌丛 该类灌丛分布于海拔 300—750 米的阴坡半阴坡。土壤为淋溶褐土。群落 的种类组成较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生长茂密,总盖度达 70—80%,分灌木 层和草本层。灌木层高度在 1—1.5 米,常以蚂蚱腿子、大花溲疏、三桠绣线 菊,荆条等为主,其他灌木还有圆叶鼠李(Rham-nus globosa)、杬子梢、 二色胡枝子等。在较湿润的沟谷地区,灌丛中混生有乔木树种如槲树、槲栎、 大叶白腊,小叶朴,蒙桑等。 草本层总盖度在 10—30%,以苔草为优势种。其他种类有大油芒 (Spodiopogon Sibir_icus)、野青茅(Deyeuxia sylvatica)、北苍术、 细叶远志、唐松草等。 该类灌丛也是在森林植被遭严重破坏后发育的次生类型,由于分布地区 水热条件较好,种类较多,但这些灌木种类经济价值都不高。从群落分布的 生境看,土层较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可做为宜林地加以利用。 3.绣线菊灌丛 本类型包括两群系,即柔毛绣线菊灌丛和三桠绣线菊灌丛。三桠绣线菊 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 1100 米以下的阴坡,也见于海拔 1100—1400 米的阳坡, 土壤为山地粗骨性棕壤和淋溶褐土。灌木层除三桠绣线菊外,尚有柔毛绣线 菊、二色胡枝子、蚂蚱腿子、照山白、兰荆子等。草本植物有矮丛苔草、北 苍术、铁杆蒿、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等。 柔毛绣线菊灌丛分布在海拔 900—1400 米阳坡,半阳坡个别可达到海拔 1900 米。群落总盖度 70—80%,以柔毛绣线菊占优势,其他灌木有三桠绣线 菊、照山白、兰荆子、六道木、山桃、毛丁香(Syringa pubescens)等。草 本层的总盖度约 30—50%,种类丰富,以矮丛苔草为主、还有野古草 (Arundinella hirta)铁杆蒿、紫花野菊、石竹、轮叶沙参(Adenop-hora Pereskiaefolia)等。 4.北鹅耳枥灌丛 本类型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山地海拔 650—1200 米的阴坡半阴坡,土壤为 山地棕壤或淋溶褐土。北鹅耳枥本是落叶阔叶林下的小乔木,由于上层林木 遭到破坏而成为北鹅耳枥矮林,再遭破坏成北鹅耳枥灌丛。群落总盖度在 60 —80%,局部地区可达 90%以上,最密处成为难以通行的密灌丛(大安山)。 灌木种类丰富,以北鹅耳枥占绝对优势,一般高度在 2—3 米,明显高于群落 内其他灌木。其他灌木有柔毛绣线菊、兰荆子、照山白、二色胡枝子、六道 木等,高度约在 1 米左右。 草本层的盖度在 20—40%,有苔草、铁杆蒿、歪头菜、北苍术、华北风 毛菊、野青茅、大油芒等。 北鹅耳枥灌丛随群落受到破坏程度和发育时间长短的不同,在生长高 度、盖度和伴生种类有明显差异。在破坏较轻或群落发育时间较长的局部地 段,北鹅耳枥生长茂密高大;一般高度在 4—6 米,盖度达 80—90%形成北 鹅耳枥矮林,群落中有辽东栎、大叶白腊、色木槭等乔木幼树。在破坏严重 地区,北鹅耳枥生长高度和盖度明显降低,一般高度在 1—2 米,盖度在 60 —70%,其他乔木幼树极少见。 北鹅耳枥是小乔木,一般作为薪炭和椽用,经济价值不高,但这类群落 是原来阔叶林遭反复砍伐后形成的,目前北鹅耳枥仍在群落中占优势,只要 停止砍伐,经过较长时间,可以经过群落的复生演替恢复落叶阔叶林。 5.山杏灌丛 山杏灌丛在本市山区分布较广,以延庆县和怀柔县最多。绝大多数分布 在阳坡半阳坡,从海拔 450 米到 1200 米,个别地段可达 1400 米(百花山)。 以灌丛为主,局部地段形成矮疏林。土壤为淋溶褐土或粗骨性褐土。群落种 类组成较简单。灌木层中除山杏外,主要是荆条。海拔 800 米以上灌丛中伴 生有山榆、三桠绣线菊、北京绵鸡儿(Caragana pekin-ensis)等,草本以 黄草、白羊草为主。 6.平榛灌丛 该类型一般分布在海拔 500—1300 米的阴坡,往往成为块状的纯丛分布 在与杨、桦林相接处,生长茂密,一般高度在 1.5—2 米,总盖度达 70—80 %。灌木层以平榛为主,此外还有二色胡枝子、毛榛、六道木、山梅花、三 桠绣线菊等,有时也可见山杨、辽东栎等乔木幼树。 草本层总盖度约 20—25%,以苔草为主,还有乌头、地榆、野青茅、唐 松草等。
(四)灌草丛
灌草丛是指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其中散生着 灌木的植物群落。它是北京山地植被中最旱生的一个类型,也是遭受破坏最 严重的一个类型。广泛分布在海拔 4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灌草丛下的土壤 为粗骨性褐土,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草群稀疏,种类贫 乏。以白羊草、黄草占优势;在阴坡除上述两种外,苔草也占一定的优势。 群落中散生一些灌木,以荆条、酸枣为主,还有达呼里胡枝子、多花胡枝子、 小叶鼠李、野瑞香等。在海拔 300 米以下土壤侵蚀严重的地方,草群更稀疏 低矮,以白羊草占优势,群落中灌木种类和数量也减少。灌草丛是原生植被 遭严重破坏群落极度消退的表现。如果继续砍伐和无节制的放牧将导致群落 的生境进一步恶化,给周围的农田、果园带来严重危害。
(五)草甸
北京平原地区的草甸,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两岸,目前多数已开 辟为农田苗圃或人工草场。现有的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 1800—1900 米以上平 缓的山顶和分布在海拔 1000—1600 米的林间隙地。 1.山顶杂类草草甸 分布在海坨山、灵山、百花山、百草畔,海拔 1800—1900 米以上的坡顶。 这里气候温凉湿润,为中生草本植物繁茂生长创造了条件,草群密集总盖度 在 90%以上。叶层平均高度 30—40 厘米,生殖枝层高达 80—100 厘米。种 类丰富,以中生杂类草占优势。主要种类有苔草、山马蔺(Iris ruthenica)、 雪白风毛菊(Saussurea nivea)、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铁丝草 (P.sphondylodes)、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laloideum)、地榆、拳 参(Polygonum bistorta)、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野罂粟(Papa -vernudicaule)、马先蒿(Pedieularis)、龙胆属(Gentiana)等。个别 地段生长有少量的山柳(Salix philicifolia)等灌木。 这类草甸可能不是原生植被类型,而是由于原生针叶林遭到破坏后,因 山顶风大,针叶树不易恢复生长,使杂类草草甸得以发育,且具有一定的稳 定性。从百花山顶寺庙遗址周围保留的数株高大的华北落叶松(可能是人工 栽植,但生长良好)及门头沟灵山海拔 2250 米处残留的华北落叶松树种,均 可说明过去有针叶林的存在。从目前情况看,山顶杂类草草甸的分布有日趋 缩小的趋向。在白草畔北坡,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已近山顶。同样百花山北坡, 山柳灌丛,棘皮桦林也接近山顶,加上草甸群落内也可见零星灌木生长,都 可说明山顶杂类草草甸的次生性。 2.林间杂类草草甸 分布在海拔 1000—1600 米的林间空地,与周围森林成复合分布,多数出 现在砍伐和火烧迹地上,也有一些发育在林间撂荒地。草群郁闭,总盖度在 90%以上。主要种类有苔草、野古草、地榆、紫花野菊、大花杓兰、藜芦、 山萝卜等,种类组成和相邻的桦树林林下草本层接近。说明本群落可能是桦 树林遭到破坏后发育的。 上述两类草甸是山区的天然牧场,每年夏季都有成群牲畜在此放牧。
(六)水生植被
本类型分布在湖泊池塘及水库边缘,由于本市湖泊面积小,湖水浅,透 明度较大,湖底淤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水生植被生长茂盛,主要种类有眼 子菜科的菹草、眼子菜,水鳖科的黑藻、苦草、白萍,茨藻科的茨藻,金鱼 藻科的金鱼藻,小二仙草科的狐尾藻,浮萍科的紫萍、浮萍,睡莲科的芡、 莲(栽培),近年来引入栽培的有热带分布的风眼莲、大■。 在岸边水陆交界处,常以水烛、芦苇、香蒲、藨草、水葱、慈菇等挺水 植物构成群落。 湖泊池塘的水生植被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水生植被为湖泊 中其他生物提供隐蔽和栖息场所,是水生生物饵料,它的存在影响其他生物 和周围环境。因此对北京地区水生植被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发展淡水养殖和 水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七)栽培植被
栽培植被又称人工植被。栽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是决定于人们的经济 目的,同时人们为它们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在人们栽培管理下栽培植被的经 济效益普遍高于在相同自然条件下的自然植被。但当人们栽培植物时也必须 考虑该种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是否相适宜。这反映了栽培植物 的生长仍受着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栽培植被也和自然植被一样反映植物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现存的栽培植被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果。栽培植被 的地理分布虽受地带性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 系。 栽培植被的分类原则可以同自然植被一样以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来划 分,但同时也应将栽培植物的经济目的,地区的经济条件、栽培技术,耕作 制度等方面作为分类的依据。 北京的栽培植被按作物的生活型,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本类按经 济目的分为经济林和果园。草本类情况比较复杂,以熟制做为分类主要依据 较合适,因为熟制比较综合反映草本作物群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同时 也能反映作物的地理分布。 北京东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有悠久历史,粮食生产占主 要地位。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此外还有高粱、谷子、甘薯、 豆类等杂粮。花生、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数量少、较分散。经济林 和果园集中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 1.农田 (1)水稻一年一熟或水稻小麦一年二熟农田 本群落主要分布在顺义、 大兴、通县、房山、朝阳等区县海拔 10—40 米的地区,在山前涌泉带也有分 布(如昌平)。为本市主要产粮区。 (2)小麦、玉米一年二熟或小麦、玉米、杂粮二年三熟农田本群落主要 分布在顺义、通县、密云、平谷、昌平、房山等县海拔 100 米以下平原地区 和海拔 100—400 米的缓坡、谷地和盆地。其中有旱地也有部分水浇地,作物 种类单纯,以小麦、玉米为主,甘薯、豆类等杂粮较少。也是北京主要产粮 区,水浇地产量高,旱地产量较低。 (3)玉米、谷子或杂粮一年一熟农田 本群落分布在海拔 400—900 米的 坡地或谷地,面积小,由于海拔高,生长季节较短,灌溉条件差,只能种耐 旱作物如玉米、谷子、杂粮,产量低。 (4)蔬菜一年多熟农田 本群落的分布与城镇、工矿发展关系密切,在 本市集中分布在丰台、海淀、朝阳等区及主要城镇附近。各类蔬菜生长期短, 一年多茬,前后茬的种类搭配比较复杂。露地越冬蔬菜以菠菜、羊角葱为主; 春夏以莴苣、小萝卜、韭菜、西红柿、元白菜、花椰菜、黄瓜、各种豆类为 主;秋季是大白菜、萝卜、葫萝卜为主。 2.果园 (1)核桃园 核桃园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区,其次是房山县,再次是怀柔、 密云、平谷、昌平各县。由于核桃生长要求土层深厚湿润,喜温暖,故分布 都限于沟谷的底部,海拔可达 700 米,但大量分布在 400 米以下。 (2)板栗园 板栗园比较集中分布在怀柔县西南部的低山丘陵。昌平、 密云、平谷等县也有少量分布,板栗要求沙质酸性土壤,所以在花岗岩地区 分布特别多,分布的海拔高度约在 600 米以下。 (3)苹果园 苹果园主要分布在昌平、密云、延庆等县。延庆盆地北缘 山麓,自张家营至刘斌堡,成为著名的苹果带。苹果树比较耐寒,在中北部 暖干河谷均可种植。 (4)梨园 梨园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其次是房山、怀柔、门头沟、平谷、 昌平、延庆等区县。北京梨树品种较多,以门头沟区孟悟、东山产的京白梨 最负盛名。梨树对水、土、肥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厚、水分好的地方最适 宜,一般分布在海拔 600—700 米以下。 (5)柿树园 柿园主要分布在房山、昌平、平谷。柿树喜暖怕风,主要 分布在海拔 200—300 米以下的向阳沟谷里。海拔较高处,因温度低而难生 长,在春季易受西北风吹袭的地方,容易受害不结果。柿树有一定的耐旱、 耐贫瘠的特性,但仍以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土壤生长最佳。
本文标题:北京主要植被类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5/1741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5/1741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5/1741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5/1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