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山西省旅游名胜_太原市 清徐县(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2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一千二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
  【晋水源流】在晋祠内。源流主泉难老秒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二间。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相传晋祠北13公里金胜村有柳氏女子,嫁于古唐村(晋祠)为媳,遭婆毋虐待,每日挑水,某次路遇白衣大士要水饮马,饮毕白衣大士送马鞭一支,谓将鞭插入水缸,需水时提鞭,水即上升。柳氏试之,诚然。一日婆母见此马鞭,遂抽出缸外,水势溢缸而泻,柳氏回家后忙用坐垫坐在缸口,水从垫下溢出,“柳氏坐瓮,饮马抽鞭”即指此,楼内水母像依此塑造。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又把晋水分为海青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四段,以利灌溉。现灌溉稻田四万亩,水势清澈晶莹,常生萍四季一色,水温保持17℃,常年不息。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
  【豫让桥】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桥村。桥为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下晋水常流。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瑶为夺取赵家采地,决晋水以灌晋阳,兵败被诛。家臣豫让为报仇谋刺未成,又漆身毁容,吞炭变哑,趁赵襄子游晋祠之际,怀利刃伏于祠北里许桥下,赵至马惊,仍未刺成。赵执豫让欲杀,豫让曰:“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之衣而击之,则虽死无怨矣!”赵怜其义,脱下锦袍,豫让击袍三剑而自刭。后人以豫让血流桥下,因名赤桥,亦称豫让桥,桥侧立有碑记,建有祠宇,祠内奉晋哀公、智伯瑶及豫让坐像。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堂村。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此建寺。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寺分前后两进,前院有天王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阁内土洞深邃,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跃坐,前有二胁侍菩萨分侍左右,皆为明物。净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一刹,实则自明以后己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山西省博物馆】在山西太原市内东南隅文庙内。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53年改今名。庙原在市西,建于金大定年间,明清重修并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以地处卑湿迁现址。占地13,000平方米,由南而北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庄和崇圣祠。院心宽广,古木参天。棂星门内东西厢房陈列山西革命史。大成殿及东西庄陈列古代珍贵文物,尤以石楼县出土的殷代铜砒最为名贵。其他加王子于戈为吴王僚称王前所用之武器,北魏木板漆画,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还有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均极珍贵。另有博物馆二部,在纯阳宫。
  本文标题:山西省旅游名胜_太原市 清徐县(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100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100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