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名胜_福州市(5)
【崇福寺】在福建福州市北岭下,距城约 8 公里。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 年(公元 977 年),原名崇福院,后废。明末清初重建,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始具规模,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至清末成为福州五大神寺 之一。寺在象峰之麓,冈峦环抱,松柏参天,有清涧 一曲绕寺而过,环境十 分清幽。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所重建。
【崇妙保圣坚牢塔】俗称“乌塔”,误称“净光塔”。在福建福州市 区 乌石山东麓,五代闽永隆三年(公元 941 年)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 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原计划造九层,未完工,延曦被杀,闽亡。 现存塔为八角形,七层檐,高 35 米,用花岗石砌造。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 出檐。第一层开一门,其余各层开二门,不设门的地方都设佛龛。塔心有曲尺 形通道供登攀。造型雄伟端庄,与于山定光塔东西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 清道光间塔身倾斜,1957 年重修。塔上浮雕佛像及碑刻,是研究五代闽历史与 艺术的珍贵资料。塔旁“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碑,是前身塔所遗。
【清真寺】在福建福州市安泰桥下。据寺碑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不合史实。按此地原为五代时闽王王继鹏的太平宫,后晋天福元年 (936 年)改为万寿院(佛教寺),元至正间始归伊斯兰教,改造为清真寺。 《闽都记》云:国朝初建,名“真教寺”,俗呼“礼拜”,色目人礼拜诵经于 此。明嘉靖二十年(1541 年)毁于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始落成。重建的寺, 属东方建筑形式;大殿单檐五脊顶,深广均五间,成正方形,为礼拜堂。前有 华表,左右两庑为茶厅、房廊、厨舍等。现存大殿为 1955 年重建,改为工字 形。寺内有永乐圣谕、嘉靖重建清真寺记等石碑。是福州唯一的伊斯兰教寺。
【鼓山】别称“石鼓”。在福建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延表数十里,有 屴崱、白云、鼓子诸峰,最高点海拔 969 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中 涌泉寺是福建著名寺院。寺东灵源洞、听水斋、白猿峡一带,岩石嵯峨,摩崖 密集,誉称“石鼓都会”。寺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有鼓山十八景、白云洞 诸胜。山上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寺西南为登山石板路,长 3 公 里,石磴达二千五百余级,沿途青松夹道,有观瀑、半山、更衣等五亭”,1954 年另辟盘山公路,自市中心有车直达寺前。1979 年义建造松涛楼,接待游客。
【鼓山十八景】俗称十八洞。在鼓山涌泉寺西,狮子峰下。岩壑幽奇,山 径盘曲,苍松成荫,攀登远眺,福州市、郊全收眼底。宋时建望州亭,今废。 附近有岩洞,广 16 米,深 7 米,洞内有一壑清泉,洞前插一片石壁,占人取 达摩面壁之义,名“达摩洞”。洞周有石灶、仙猿岩等胜迹。清咸丰四年(1854 年)辟八仙、降虎诸岩洞,铺设通联的石硷、石径,使游览线延展 2 公里以上。 三十来处岩洞和景物分别题有标名,达摩洞口的石壁上则综合品题,有达摩面 壁、仙猿守峡、玉笋成林、福寿合图等富有诗意的十八佳句,“十八景”因此 而得名。近年来又整修通道,增建楼阁廊亭。
【鼓山摩崖题刻】在鼓山上。山上岩壑幽奇,镌刻在岩壁上的摩崖题刻约 有四百段,多分布在登山古道,屴崱峰、白云洞、十八景、灵源洞等地,尤以 灵源洞一带最为密集。明谢肇淛《鼓山志稿》说:“宇内名山铭刻之多,未有 逾是山者;入灵源洞里许,削壁林立,殆无寸隙。”灵源洞有摩崖题刻二百余 段,真草隶篆俱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 朱熹,以及当代郭沫若等题刻。
【千佛陶塔】在鼓山涌泉寺。计一对。烧造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 年)。 原立任福州市南台岛龙瑞寺,1972 年移此,分立在天王殿前,东名“庄严劫千 佛宝塔”,西名“贤劫千佛宝塔”。塔为陶质,上施釉,作紫铜色。仿木构八 角形楼阁式,计九层,高 6.83 米,座径 1.2 米,自下而上 宽度逐层缩小。 系分层烧造,然后拼合而成。塔壁共贴塑佛像一千零七十八尊,檐角下悬有铃 锋,塔顶压宝葫芦,塔座塑有狮子、力土和各种花卉图案,井有题识,记烧造 时间以及施舍者和工匠姓名。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为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 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白云洞】在鼓山西北隅,距涌泉寺约 7 公里。洞在悬崖陡壁间,广约 16 米,深 5 米。堵为佛堂、僧舍。有石为天,不施片瓦。洞外雨丝纷垂,淋不到 窗棂;白云缭绕,迷蒙满洞。从洞口俯视,危岩如削壁,长涧若深渊。古人云: “白云之奇,不在洞而在径。”即指从山下登洞的沿岩险径。登此洞需穿过三 座危岩阻梗的三天门,爬越一段两侧深涧的龙脊道。沿途有化龙桥、印月潭、 龙舌岩、天梯、观瀑台、吼雷湫、时佛岭等诸胜。
【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海拔 455 米处,占地 25 亩。此地 原为一积水潭,五代粱开平二年(公元 908 年),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请名 僧神晏来居。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 年)改称寺。嘉靖 二十一年(1542 年)毁于火,天启七年(1627 年)重建。现存主要建筑物有 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白云堂、明月楼、圣箭堂、藏经殿、回龙 阁等,均清及近代重建。规模雄伟,列为清末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以藏经、 藏版驰名国内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日本续藏等,还有明清两代本山 高僧元贤、道霈等著述和其他翻刻计七千五百多册,尚存明清经版万余方,和 苦行僧刺血书写的佛经六百七十五册。
【崇妙保圣坚牢塔】俗称“乌塔”,误称“净光塔”。在福建福州市 区 乌石山东麓,五代闽永隆三年(公元 941 年)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 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原计划造九层,未完工,延曦被杀,闽亡。 现存塔为八角形,七层檐,高 35 米,用花岗石砌造。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 出檐。第一层开一门,其余各层开二门,不设门的地方都设佛龛。塔心有曲尺 形通道供登攀。造型雄伟端庄,与于山定光塔东西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 清道光间塔身倾斜,1957 年重修。塔上浮雕佛像及碑刻,是研究五代闽历史与 艺术的珍贵资料。塔旁“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碑,是前身塔所遗。
【清真寺】在福建福州市安泰桥下。据寺碑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不合史实。按此地原为五代时闽王王继鹏的太平宫,后晋天福元年 (936 年)改为万寿院(佛教寺),元至正间始归伊斯兰教,改造为清真寺。 《闽都记》云:国朝初建,名“真教寺”,俗呼“礼拜”,色目人礼拜诵经于 此。明嘉靖二十年(1541 年)毁于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始落成。重建的寺, 属东方建筑形式;大殿单檐五脊顶,深广均五间,成正方形,为礼拜堂。前有 华表,左右两庑为茶厅、房廊、厨舍等。现存大殿为 1955 年重建,改为工字 形。寺内有永乐圣谕、嘉靖重建清真寺记等石碑。是福州唯一的伊斯兰教寺。
【鼓山】别称“石鼓”。在福建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延表数十里,有 屴崱、白云、鼓子诸峰,最高点海拔 969 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中 涌泉寺是福建著名寺院。寺东灵源洞、听水斋、白猿峡一带,岩石嵯峨,摩崖 密集,誉称“石鼓都会”。寺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有鼓山十八景、白云洞 诸胜。山上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寺西南为登山石板路,长 3 公 里,石磴达二千五百余级,沿途青松夹道,有观瀑、半山、更衣等五亭”,1954 年另辟盘山公路,自市中心有车直达寺前。1979 年义建造松涛楼,接待游客。
【鼓山十八景】俗称十八洞。在鼓山涌泉寺西,狮子峰下。岩壑幽奇,山 径盘曲,苍松成荫,攀登远眺,福州市、郊全收眼底。宋时建望州亭,今废。 附近有岩洞,广 16 米,深 7 米,洞内有一壑清泉,洞前插一片石壁,占人取 达摩面壁之义,名“达摩洞”。洞周有石灶、仙猿岩等胜迹。清咸丰四年(1854 年)辟八仙、降虎诸岩洞,铺设通联的石硷、石径,使游览线延展 2 公里以上。 三十来处岩洞和景物分别题有标名,达摩洞口的石壁上则综合品题,有达摩面 壁、仙猿守峡、玉笋成林、福寿合图等富有诗意的十八佳句,“十八景”因此 而得名。近年来又整修通道,增建楼阁廊亭。
【鼓山摩崖题刻】在鼓山上。山上岩壑幽奇,镌刻在岩壁上的摩崖题刻约 有四百段,多分布在登山古道,屴崱峰、白云洞、十八景、灵源洞等地,尤以 灵源洞一带最为密集。明谢肇淛《鼓山志稿》说:“宇内名山铭刻之多,未有 逾是山者;入灵源洞里许,削壁林立,殆无寸隙。”灵源洞有摩崖题刻二百余 段,真草隶篆俱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 朱熹,以及当代郭沫若等题刻。
【千佛陶塔】在鼓山涌泉寺。计一对。烧造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 年)。 原立任福州市南台岛龙瑞寺,1972 年移此,分立在天王殿前,东名“庄严劫千 佛宝塔”,西名“贤劫千佛宝塔”。塔为陶质,上施釉,作紫铜色。仿木构八 角形楼阁式,计九层,高 6.83 米,座径 1.2 米,自下而上 宽度逐层缩小。 系分层烧造,然后拼合而成。塔壁共贴塑佛像一千零七十八尊,檐角下悬有铃 锋,塔顶压宝葫芦,塔座塑有狮子、力土和各种花卉图案,井有题识,记烧造 时间以及施舍者和工匠姓名。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为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 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白云洞】在鼓山西北隅,距涌泉寺约 7 公里。洞在悬崖陡壁间,广约 16 米,深 5 米。堵为佛堂、僧舍。有石为天,不施片瓦。洞外雨丝纷垂,淋不到 窗棂;白云缭绕,迷蒙满洞。从洞口俯视,危岩如削壁,长涧若深渊。古人云: “白云之奇,不在洞而在径。”即指从山下登洞的沿岩险径。登此洞需穿过三 座危岩阻梗的三天门,爬越一段两侧深涧的龙脊道。沿途有化龙桥、印月潭、 龙舌岩、天梯、观瀑台、吼雷湫、时佛岭等诸胜。
【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海拔 455 米处,占地 25 亩。此地 原为一积水潭,五代粱开平二年(公元 908 年),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请名 僧神晏来居。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 年)改称寺。嘉靖 二十一年(1542 年)毁于火,天启七年(1627 年)重建。现存主要建筑物有 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白云堂、明月楼、圣箭堂、藏经殿、回龙 阁等,均清及近代重建。规模雄伟,列为清末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以藏经、 藏版驰名国内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日本续藏等,还有明清两代本山 高僧元贤、道霈等著述和其他翻刻计七千五百多册,尚存明清经版万余方,和 苦行僧刺血书写的佛经六百七十五册。
本文标题:福建省旅游名胜_福州市(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79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7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079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