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各个行星的简况-众多的小行星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1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提起小行星的发现,这还要归功于提丢斯——波德定则。1766 年,德国一位名提丢斯的天文爱好者,根据一些书籍的行星数据,发现书籍的六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似乎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起来,这很像是在做数学游戏,提丢斯提出:取一数列:0,3,6,12,24,48,96,192,⋯⋯然后将每个数加上4,再除以10,就可近似地得到以天文单位(即日距离)表示的各个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后来,柏林天文台以长约翰·波德觉得这一发现很有意义和价值,他于1772 年改进并公布了这个定则。这就是“提丢斯——波德定则”。

  根据这个定则,可以写成下面的算式:

  0.0 0.3 0.6 1.2 ⋯ 4.8 9.6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7 1.0 1.6 ? 5.2 10.0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当时人们根据这一定则发现,其中缺了一项(2.4+0.4=2.8),于是人们猜想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可能还有一颗大行星未被发现。从此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企图在空中找到这颗新星。

  天文学家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1801 年元旦,意大利天文学家皮阿齐在距离太阳2.77 天文单位处,即火星和木星之间,发现了一颗行星。天文学家以为第五颗行星找到了,所以立即给它取了个天神的名字——谷神星。然而,进一步观测表明,谷神星虽然居于行星的位置上,但比起其他行星来它实在太小了,谷神星的半径只有500 多公里,还不到地球卫星——月球的1/4,因此人们又给它另起了一个名字,叫小行星。

  一年多以后,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取名为智神星。智神星的直径约有490 多公里,比谷神星还要小。1804 年发现了婚神星,1807 年又发现了小行星中最亮的一颗——灶神星⋯⋯源来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不只是一、两颗小行星,而是一群小行星。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指确定了轨道的)共有2000 多颗,而实际上小行星多极了,竟有4 万多颗。小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8 天文单位,这和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来的结果完全相合。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工作者们,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共拍摄了6400 多张照片,确定了4000 多颗小行星的位置,发现了300多颗小行星。同时,他们还对30 多颗小行星进行光电测光,确定了它们的自转周期。

  小行星,顾名思义,主要特点是个儿小。小行星的直径一般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直径为1000 公坦克。智神星、灶神星的直径分别为490、380、190 公里。小的小行星,大小和巨大的陨石差不多。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只有几颗大的呈圆球状,其他很像是岩石的碎块。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中。自转周期2~16 小时,公转周期3~6 年不等。轨道近于圆形。但也有个别小行星轨道非常特别,它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形,偏心率很大。

  此外,在地球轨道附近,木星轨道附近,甚至土星和天王星轨道之间也发现有小行星,还发现几颗小行星带有卫星。小行星质量总和等于地球的万分之四,而且质量越小的,数目越多。

  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大概是一个爆发行星的碎片,这些碎片在行星爆发后的几千万年内,由于天体间的各种力学作用,它们就形成为目前小行星的运行状况。此外也有可能是一些从未结合在一起的小物体。至今人们对小行星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

  本文标题:各个行星的简况-众多的小行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8/99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8/9971.html

    标签:小行星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