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生代中国地史概况(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五、中国东部中生界

  中国除西南地区,例如西藏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的中生界以及南方的三叠系和极少数地区的侏罗系为海相沉积外,其余广大地区的中生界主要为陆相盆地型沉积,部分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系沉积,岩相和厚度变化较大,含煤和含油地层、红色岩系及石膏、岩盐等沉积分布广泛。

  现在仅就西部川鄂盆地、鄂尔多斯盆地①和东部北京地区、浙江东部的中生界地层对比,简单说明中国东部中生界的特征:

  第一,北方中生界全部为陆相沉积;而南方则不同,如川鄂盆地三叠系大治组和嘉陵江组等皆为海相灰岩、白云岩沉积,说明在中生代初期,中国南海北陆的形势仍很显著。在三叠纪晚期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南方发生海退,发展为陆相成煤盆地,沉积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以后又沉积了陆相侏罗系和白垩系。

  第二,西部川鄂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不见火山岩系,地层间也少有角度不整合接触;而东部地区(代表中、小型盆地),除陆相碎屑岩系外,还有巨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系(另有多次花岗岩侵入活动),地层间多有角度不整合接触,说明越是东部地区,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运动越强烈。

  第三,无论南方或北方,从三叠纪晚期起,特别是到侏罗纪早期,很多盆地中沉积了含煤地层,说明当时气候温暖、植物丛生。有的地方,在三叠、侏罗系中还含有油层或油页岩。

  中生界上部,如中上侏罗统和白垩系,多巨厚红色碎屑岩相(通称红层),有的地区含石膏和岩盐,说明到了中生代后期,地势分异加剧,气候逐渐转为干燥。但是,中国土地广大,各地气候条件并不一样,如在东北北部,在上侏罗统中含有重要煤层,在白垩系中含有丰富油层,可见那里仍然是潮湿气候。

六、中国中生代矿产

  中生代地层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矿产,其中价值最大的是可燃性矿产、盐类和金属矿产,在我国占相当重要地位。

(一)金属矿产

  1.沉积型金属矿产在川东、鄂西中三叠统(巴东组)和四川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砂页岩中有含铜砂岩;云南白垩纪红层中也有含铜砂岩矿床,品位高,规模大,易于开采和冶炼。在四川、湖北、甘肃、新疆等侏罗纪含煤地层中常夹有沉积铁矿层,其中四川的铁矿层位属上三叠统,以湖相成因的菱铁矿、赤铁矿为主,称綦江式铁矿。

  2.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产在我国东部,由于印支期,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形成有名的金属成矿带。尤其是在我国东南、华南形成了W、Sn、Mo、Cu、Pb、Zn、As、Sb、Hg 等重要金属矿产,其中钨、锑等储量居世界首位。在藏北有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体,形成铜、镍等矿产。在湖北、安徽等省,燕山期花岗岩与石灰岩接触,还形成了不少接触矿床。如湖北大冶、安徽当涂和铜官山等地的铁矿、铜矿、黄铁矿等,其中大冶铁矿储量丰富,称大冶式铁矿。在东南地区,燕山期有大量酸性喷发岩(如流纹岩),经水热变质形成了明矾石①、萤石、叶蜡石、陶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其中以浙江平阳明矾石矿最为著名。

(二)可燃性矿产

  1.煤由于中生代出现了许多盆地,加以侏罗纪气候温暖湿润,所以侏罗纪是一次重要聚煤期。在南方晚三叠世也是重要的聚煤期。从成煤时期来看,大约从西南向东北有渐新的现象。如云南一平浪组、江西安源组煤系、长江流域(如四川)的含煤地层属上三叠统;华北则以下、中侏罗统为主,如山西大同,河北下花园,北京门头沟,山东坊子,辽西北票,内蒙古石拐沟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的神府、东胜、华亭等;东北北部如鸡西、鹤岗等地以及辽宁阜新含煤层为上侏罗统;东北和内蒙古还形成了许多下白垩统大型煤田。此外,在天山、祁连山等两侧及陕西等地,也有许多煤田(如新疆吐鲁番,甘肃酒泉、阿干镇、窑街,陕西铜川等),层位相当下、中侏罗统,其中新疆哈密大南湖煤田单层煤厚度达182m。

  2.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中生代的大型盆地,如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形成许多重要的油气田,含油层位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而在东北著名的大庆油田,含油层位则为上白垩统。四川盆地也有油气田,含油气层位为海相下、中三叠统。

  在四川、陕北等地侏罗系中常有油页岩发育。油页岩是在侏罗纪潮湿气候还原条件下的内陆盆地或湖沼中由大量有机物堆积而成的,往往与煤共生。

(三)岩盐、石膏

  四川盆地是有名的井盐产地。含盐卤水产于嘉陵江组上部和巴东组(黑卤)以及自流井群、沙溪庙组(黄卤),一般认为大部分属于埋藏水。当三叠纪后期,因印支运动海水逐渐退出,在一些地区残留了海水并经强烈蒸发,矿化度增大,后又被泥砂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卤水除制盐外,还可提取钾、溴、碘等。在云南的上三叠统(禄丰组)中也含有盐。在江西上白垩统红色岩层中也找到大盐矿。

  石膏产于四川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或巴东组)中;最近在江苏宁镇山脉中、上三叠统之间(青龙组之上,黄马青组之下)也发现有厚几百米的石膏层,其成因可能与印支运动引起海退所形成的残余海水沉积有关。

  本文标题:中生代中国地史概况(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6/98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6/9874.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