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境胜绝三游洞(2)
其后于公元819年,即唐元和十四年,诗人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四川忠县)刺史,其弟自行简同行,路过夷陵,遇好友元棋。元棋由通州(四川达县)司马调迁彼州(河南灵宝)长史,客居夷陵。三人同游古洞,置酒畅谈,通宿不寐,恋恋不舍,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一首,由白居易作序,书于洞壁。可惜诗已失传,白居易的《三游洞序》碑石为明代重刻。三游洞由此时遂名。白居易等唐代三人游事,称“前三游”。
公元1037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为宦夷陵,游三游洞时,称其为“难寻复易迷”的仙境。并著《三游洞》、《下牢溪》、《峡州至喜亭记》。在《下牢溪》诗中写道:“隔谷闻溪声,寻溪渡横岭。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岩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安能恋潺援,俯仰弄云景。”
公元1056年,北宋诗人、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游古洞,赋诗纪胜。苏询诗中曰:“洞门卷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苏轼亦写诗道:“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展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人们就称苏询父子三人游洞为“后三游”。
公元1170年陆游在“陆游泉”煮茶同时,作文赋诗,留下有《舟出下牢》、《三游洞岩下小水潭甚奇取以煎茶》、《峡口夜坐》等诗章。
由于唐宋名人的作诗谱赋,其后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或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碑刻记事,共作壁刻、石刻100多件,现已发现近60件。在这些碑刻与石刻中有欧阳修和黄庭坚的题刻,南宋右压相枢密使叶衡等人的石刻,清人翻刻苏东坡的《楚颂帖》碑刻,宋峡州知州查庆之
《通远桥记》碑,宋峡州知州杨修之题刻,明夷陵知州匡铎跋《三游洞序》等。在洞外壁廊上有清人陆维棋的壁刻。冯玉祥先生亦于民国二十八年,在洞口题刻。上述碑刻与壁刻,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欣赏价值,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可以寻找到更深层的文化享受。三游洞也正显示了我国洞穴文化中的诗文、书法的精华。
大自然造就了三游洞绮丽的自然奇观,历史留给三游洞更为丰富的人文文化景观。正是:“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白居易在《三游洞序》中曾云:“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诗人真正说出了游人的心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63/644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63/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