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斯境胜绝三游洞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4-0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闻名遐迩的三游古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10公里西陵峡口的西陵山北峰的悬崖峭壁间,背靠长江,面临下牢溪。这里上可眺望西陵峡险峰,下可俯瞰葛洲坝雄姿,三面环山,一面着陆,山色秀丽,洞景奇艳。它地处“雄当蜀道,威镇荆门”的川鄂咽喉,是著名古迹和游览洞穴的旅游胜地,亦是长江三峡画廊中一颗璀璨明珠。

  当游人进入三游洞景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唐宋风格、由肖克题写的“三游雨雾”的仿古门楼。其意采自白居易与后人对游览该景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的选择。白居易在描绘三游洞景色时曾云:“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看如悬练,如不绝线。”此景时刻以雨后初晴最佳。正如清人所述:“每于雨歇云销,而潇飒潺援之声,与洞中石鼓石钟相应,愉然意远。”正是雨后青山更青,流水霏霏,泉水潺援,如不绝的悬练,才使人“试愉然意远”,能使人顿悟和快适,徜徉其间,形成一再回味、百尝不厌的心灵效应。这一设计、构思,颇具匠心,是一佳笔也。

  过牌坊,穿古洞山门,顿见地势陡峻险恶无比,故清人鲁先榜说三游洞是“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三游洞就是在下牢溪陡岩峭壁上横开的一个岩洞。

  三游洞洞身不长,仅30米左右,高约6米许,形如穿厦。有三根碳酸钙凝成竖长的石柱,垂直平行排列,将洞体分割成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前室明旷,洞内岩石褶叠起伏,断裂纵横;洞口藤蔓倒挂,随风飘拂,阳光洒泻,影移粼粼,凉风习习,心旷神怡。洞壁四周为石刻诗文,并陈列有白居易、苏东坡的塑像,旁且字画多帧。后室幽奥,洞壁上有几孔小洞,即为“洞中有洞”之誉,亦是可望而不可进。左壁有一耳洞,人蹲腿弯腰挟壁可行十数步,即通洞外。由耳洞爬滚跌打出入洞府,给人带夹无限乐趣和新鲜感,故而耳洞的四壁磨得精光圆滑程亮。更寄的是洞顶有一形似悬钟的钟乳石,洞底为钙板,用石投击钟乳石,其声如钟,嗡嗡作响:石子落地,发声若鼓,故有“天钟地鼓”之喻。三游洞实为斯境胜绝、古今奇观的洞穴,被古人喻为“仙境”,亦为道教的“洞天福地”,并有巨幅题刻珍藏于斯境。

  出三游洞右行,走栈道,上山峰,有一重檐三叠、碧瓦朱栏的至喜亭。该亭原由宋朝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为方便船夫、商旅体憩而建于大江边。景佑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明时毁纪,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东湖(宜昌)县知县林有席在西坝黄陵庙旧楼题“至喜亭”匾额,又于楹柱上留有长联。1984年为纪念欧阳修,于峡口重建此亭,并新镌刻《峡州至喜亭记》石碑。

  西陵山北峰绝顶处为楚塞楼,它始建于宋。这座古楼与宜昌军事要塞和雄奇的山川景色联系在一起,就成为历代文人骚容登临凭吊,吟咏抒怀的所在。正是“塞上族旗映红口,楼中鼓角壮悲风。东望林陵西望蜀,当年虎踞何英雄。”从这些诗篇中,可以想象出楚塞楼在军事上何等重要,何等波澜壮阔。

  沿石级向上缓行,可见为纪念黄庭坚而修建的“山谷亭”小亭。黄庭坚字山谷,在他三次游览三游洞后留下了“黄大临弟庭坚同辛统、子大方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来游”,“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的题名,以及《书跋乐天序》等珍贵的墨宝。

  至西陵峡边,有古军垒、长廊和张飞擂鼓台。古军垒最初建于东汉晚期,距今已1700多年。古军垒南北长10米,东西宽约9米,其上部已毁,残垣部位高2。 3米,均由几何纹和绳纹青砖砌就。在此遗址中有古代箭簇和东汉纪年砖等文物出土。由军垒遗址经过古朴淡雅的长廊,可抵张飞擂鼓台。擂鼓台位于临大江小丘的顶部,有一势欲崩裂的柱状石峰,上有小平台,即为“张飞擂鼓台”。据志书记载,三国时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和鼓励将士。其旁塑造6。 4米高的张飞擂鼓像,环眼圆睁,虎须戟张,背依峡谷,面临长江,再现了古代名将的英姿。

  本文标题:斯境胜绝三游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63/644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63/6442.html

标签:三游洞斯境胜绝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