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复杂的自然区域(2)
(二)对比显著的东、西部地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纬度地带性占有重要的地位,亚热带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地带性规律控制。但从亚热带内部区域分异而论,则是东西区域对比显著。在以往的自然区划方案中常常是把亚热带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区(或亚地区),将其列为比自然地带高一级的区划单位,即是高一级的区域分异。
据研究,以秦岭、大巴山、武陵山、雪峰山东坡为界,大致是北起陕鄂豫交界处,向南经谷城、宜昌、石门、慈利至冷水江市,转向西南,沿雪峰山东南坡至通道,再向南直抵广西境内的忻城一线,将我国亚热带分为东部华中地区和西部西南地区。亚热带东西两大部分不仅在自然景观(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具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在农业开发利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在自然景观上的区域差异首先是表现在地形上。华中地区位于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三级,以低山、丘陵为主,并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只有部分低山可达800—10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多在50米以下。而西南地区则属于中国地形的第二级,地势起伏大,多数地面海拔1500—2000米,山地以中山为主,山地、高原与盆地、河谷相间分布。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米,是我国大陆东部最高山的山峰。
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西南地区因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离海较远,加之大气环流影响,水热组合状况与华中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西南地区北侧多高山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加之距海远,故受寒潮及东南季风影响小,而受西南季风影响大,而华中则相反。因此在气候上,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比较,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降水相对较少,季节分配不均匀。西南地区5—10月集中了全年降水80%以上,具有夏雨冬干,秋湿春旱的特点,秋雨多于春雨,春温高于秋温。而华中地区则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春雨多于秋雨,春温低于秋温(表4—2)。
亚热带东、西部在土壤、植被上的差异也很突出。西南地区冬暖,常绿阔叶林可以分布至33°N的位置;四川以东分布的界线则较偏南,大致顺大巴山的神农架几乎成直线南移,沿湖北宜昌、黄陂、安徽桐城、江苏太湖地区的宜兴、昆山至上海一线;约处于30°—31°N左右的位置,低于四川2—3个纬度,垂直分布高度的差异更为明显(表4—3),西部比东部分布上限高200—2000米。西南地区较华中地区,由于山地的阻隔,第四纪冰川影响小,一些
表4—2 中国亚热带东西部气候比较
项目 东部 西部
武汉 长沙 南昌 成都 贵阳 昆明
纬 度 30°38’ 28°12’ 28°40’ 30°40’ 26°35’ 25°01’
海 拔 23.3 44.9 46.7 505.9 1071.2 1891.41月气温(℃) 3.0 4.7 5.0 5.5 4.9 7.74月气温(℃) 16.1 16.8 17.1 17.0 16.3 16.57月气温(℃) 28.8 29.3 29.6 25.6 24.0 19.810月气温(℃) 17.5 18.5 19.1 16.8 16.1 14.9
年较差(℃) 25.8 24.6 24.6 20.1 19.1 12.1极端最高温(℃) 39.4 40.6 40.6 37.3 37.5 31.5极端最低温(℃) 18.1 -11.3 -9.3 -5.9 -7.8 -5.4≥10℃积温(℃) 5233 5457 5569 5107 4637 4490
年日照时数 2058.4 1677 1903.9 1228.3 1371.0 2470.3春季降雨量(mm) 405.2 572.2 691.3 160.7 337.7 129.3占全年雨量百分比 32 41 43 17 29 13夏季降雨量(mm) 485.1 418.3 520.2 580.9 528.7 598.2占全年雨量百分比 40 30 32 61 44 59秋季降雨量(mm) 189.6 207.1 184.2 182.8 243.9 243.1占全年雨量百分比 15 15 11 19 21 23冬季降雨量(mm) 124.6 198.4 200.6 22.6 63.4 35.8占全年雨量百分比 13 14 14 3 6 5全年总雨量 1204.5 1396.1 1596.4 947.0 1174.7 1006.5
(资料来源:数据取自张家诚等著《中国气候》一书中的附录:1951—1980年30年平均气候资料。)
表4—3 中国亚热带东西部部分地区常绿
阔叶林分布海拔上限比较[14]
东 部 西 部
地 点 海 拔 地 点 海 拔
(m) (m)
浙江北部 400 神农架 1000
江西北部 800 贵州高原 1200
安徽黄山 1000 金佛山 1700
湖北北部 1000 峨嵋山 1800
滇中高原 2800
古生物在温暖湿润的河谷区得以保存、扩展、集聚、演化和发育,其子遗种、特有种属多得多,在全国的地位突出。华中区在地形、气候、生物和母质等因素影响下,土类较为单一,以红壤为主,长江以南,500—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多属红壤和山地红壤分布地带。西部地区土壤类型比较复杂,占优势的土类不明显,鄂西南、湘西山地,贵州高原500—1000米地带,阴雨天多,湿度大,日照少,气温较低,是我国黄壤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集中,大部分紫色土无富铅化现象。贵州、广西、川南、滇东等地碳酸质岩石出露广泛,石灰岩土分布也较集中。亚热带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山地、高原这一特点,也使西部西南地区自然景观垂直带较东部华中地区普遍又明显,自然环境结构复杂。
亚热带东部和西部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反映在农业利用上,所适宜的熟制、农作物品种、产量等均不相同。例如,水稻是亚热带地区的主要作物,在华中区以双季稻为主,在西南区则单季稻占优势。西南地区双季稻较多的四川,1983年仅占4%左右,集中于川南的长江河谷,而一季中稻则占全省水稻栽培面积的96.1%,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97.2%。对于棉花种植而言,长江中下游是棉花最适宜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而云、贵、川仅为次适宜区,棉花产量低,质量差,棉花种植面积正逐渐减少。亚热带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布局,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特别是西南地区立体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从上述可知,中国亚热带东西区域对比十分明显,但关于东、西部区域的分界线,亦存在着一些分歧。上述华中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划分主要是地形为主导因素。另一种意见认为,亚热带东、西部的区域分异应以大气环流因素为主导来划分,提出云南高原与横断山脉南部,西南季风是气候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冬季干旱;还有些谷地,由于焚风影响,天然植被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应将这一部分划分为亚热带西部亚地区,而将亚热带其它地域划归亚热带东部亚地区。因此亚热带东西部分界,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还应当指出,中国亚热带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地域分异在自然区划等级单位系统中如何反映,是作为一级单位划出,还是作为区域分异背景而在次一级自然区域划分中予以体现,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上一篇:勤劳智慧的东方人杰
下一篇: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4/600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4/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