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2)
人口的年龄结构
年龄是以年为单位度量人从出生到某一年所存活的时间长度。在某一时点观察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应的年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各个年龄人口的分布组成情况,就是该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影响的话,现实的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某人的年龄,是指这个人从出生到观察时所活过的整年数,即人们通常说的周岁。人们常说的虚岁,指的是从出生到现察时所活的年头数。现在,人口调查、统计和分析中,不用虚岁计算年龄。
通常按1岁或5岁为一组,来对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观察。在对两个或多个不同人口进行比较时,由于人口规模不同,不同年龄人口的绝对数是无法比较的,只有化成相对数才能进行。年龄百分比就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标。年龄百分比是指各年龄或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另外,为了更加直观方便地进行观察,人们还常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简称人口金字塔),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状况。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代表男性,右半部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好比树木的年轮,从中可以看出几十年间人口变化的情况。
如将人口年龄的分组和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结合起来,人口的年龄结构还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从人口再生产和对经济影响的角度考虑,国际上常分为三个大年龄组:0岁~14岁为一组,是少年儿童人口,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值称为少年儿童比例(也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15岁~64岁为一组,是成年人口,它是人口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劳动力资源,所以这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为一组,是老年人口,它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值称为老年人口比例(也称老年人口系数)。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大体可用老年人口系数和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及其它们的比值(称为老少比)等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从人口发展来看,三种类型相应地为增长型、静止型和缩减型。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60年代中期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基本上是年轻化,即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1953年到1964年,少年儿童(0岁~14岁)人口比例由36.3%上升到 40.7%,而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却由 4.4%降到3.6%,人口的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也都有所下降。
名词解释
人口平均年龄 是根据各年龄组人口数计算出的,反映人口代表性年龄水平的指标。一个人口平均年龄的大小,取决于该人口最高年龄的水平和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平均年龄能够综合反映人口总体年龄水平,可用于同一人口在不同时期进行对比,也可用于同一时期不同人口之间的对比。如果某一人口的平均年龄逐渐提高,一般表示该人口在老化;如果其平均年龄不断降低,则可能在经历人口年轻化。但应注意,人口平均年龄无法具体反映人口的年龄分布状况和结构特点,所以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可能得出相同的平均年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2/59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2/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