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域结构
四、城市的地域结构
城市本身在地表上就是一个个具有丰富个性的、发展着的区域实体,城市的各项职能活动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实施,由于不同的城市职能活动特点不同,其在城市内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城市的地域结构指的就是城市各种职能活动在城市内的空间组合。
(一)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
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初进行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并非是地理学家,而是社会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理论开创了城市地域分析的先河,此后,在这个领域内又吸引了大量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将空间分析引入到城市研究中。各种理论、假说和模式的建立,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拓宽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择其要者,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有下列几种形式:
1.同心圆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1923年提出的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是最早提出的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他通过研究美国当时很多城市并在对芝加哥市进行长期调查基础上,提出城市地域结构主要呈同心圆带状分布,从城市中心向外缘顺序产生5个不同职能的圈层。
(1)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文化生活和公共交通的中心,集中了城市主要商业街、办公楼、银行、剧场、批发商店及仓库等。
(2)过渡地带是围绕中心商业区的由住宅、小工厂、商店、仓库等等组成的混合地带。住宅一般偏于低级、破旧的,甚至还分布着贫民窟,而工厂则以轻工业为主。
(3)工人居住带这个地带主要是产业工人集中居住的两层建筑住宅区。居民多数从过渡带中迁来,因为他们期望住在接近工作地点的地方。这里也居住着许多侨民后代。
(4)良好居住带这里主要是美国出生的中产阶级、从事机关工作的人们的住宅区。独户建筑较多,具有一流的旅馆和高级公寓。
(5)通勤带本区是居住郊外而在城里工作的高薪阶层住宅区,多为一家一户的别墅式或庭院式住房。因居住者每日驾车往返于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故此带也称中心商业区有产阶层的郊外居住地。
伯吉斯的模式尽管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的作用,与现实中的城市有许多不相符合的地方,但这个理论通过分析不同职业人口居住区特点及其地域分异,揭示出美国许多城市这种圆形地域分化的特点,并且为探讨城市地域结构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开拓了此项研究的思路,对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1/593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1/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