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历史课上,灿灿了解到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些知识:公元1405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之命第一次出使西洋。那时所谓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当时,他一共率领2.7万人,分乘坐200多艘大小船只,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先后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1407年10月顺利返航。之后,一直到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过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各国使者因此竞相访问中国。郑和的这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谊,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啊!当时这么巨大的船只,航程那么远,那里又没有机械动力,它们是靠什么作为动力的呢?”当灿灿了解到这些知识的同时,她又产生了疑问。
后来,经过请教有关人士她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凭借着自然动力——季风和洋流。我们知道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因而亚洲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季风气候显着。季风随着季节的变化风向相反,又由于表层海水在风的吹拂下会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这种现象称之为风海流,特别是在北印度洋,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则相反。郑和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时间的风向和洋流流向,完成了此一伟大的壮举。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就算从1433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来计算,就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也是欧洲远航规模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船数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人数多(每次2.7~2.8万人)、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次数多(前后七次)、到达范围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总长130米,宽50米,排水量为2.5万吨。
郑和本来姓“马”而不姓“郑”,“郑”姓是他入宫后明成祖朱棣所赐,小名三宝,人称“三保太监”。郑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他受父辈的熏陶,小时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郑和家谱》称他“才负经纬,文通虔诚的孔孟”,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办事谨密,有谋略,懂兵法,这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啊!当时这么巨大的船只,航程那么远,那里又没有机械动力,它们是靠什么作为动力的呢?”当灿灿了解到这些知识的同时,她又产生了疑问。
后来,经过请教有关人士她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凭借着自然动力——季风和洋流。我们知道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因而亚洲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季风气候显着。季风随着季节的变化风向相反,又由于表层海水在风的吹拂下会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这种现象称之为风海流,特别是在北印度洋,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则相反。郑和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时间的风向和洋流流向,完成了此一伟大的壮举。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就算从1433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来计算,就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也是欧洲远航规模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船数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人数多(每次2.7~2.8万人)、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次数多(前后七次)、到达范围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总长130米,宽50米,排水量为2.5万吨。
郑和本来姓“马”而不姓“郑”,“郑”姓是他入宫后明成祖朱棣所赐,小名三宝,人称“三保太监”。郑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他受父辈的熏陶,小时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郑和家谱》称他“才负经纬,文通虔诚的孔孟”,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办事谨密,有谋略,懂兵法,这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本文标题: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上一篇:徐霞客岩洞探险的故事
下一篇:宇宙最后三分钟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gushi/830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gushi/8301.html
上一篇:徐霞客岩洞探险的故事
下一篇:宇宙最后三分钟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gushi/830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gushi/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