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品味毛泽东的战争地理学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8-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省的地情、民情、军情、资源、战略要点各有参差。在取得战争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态势,必须在地理上大下功夫,谋求必要的“地利”。毛泽东在发掘和利用地利广大,有一系列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其中把一定力量的党和红军、足够的经济基础、敌人之间的矛盾等军情地情因素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所作出的一些关于战争、战役的重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活用了地理之学的结果。大而言之,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毛泽东机巧运用战争地理学并获得成功的结果。毛泽东在空间运筹方面的独到心得,也是构成其军事战略的组成组成部分。用好地势,也似增兵十万。
  一、边界割据
  在旧中国地方军阀各居一方的局面下,在双边或多边结合部各方统治力都很薄弱的“边界”建立红色政权,颇能起到良好的割据之利。
  毛泽东的军事生涯是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开始的,后来他又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根据地,长征中曾经较短时间地在遵义和威信扎西驻留,长征后开辟了陕甘宁根据地,无不是这样的“边界”策略。边界是这样一种地带,就是理论上的两管,实际上的两不管。远离统治中心的地区总是敌人军事力量最薄弱的地区。
  边界策略使红军处在一种对敌人的自主选择中。赣敌弱于湘敌,于是主要选择赣敌来打;闽敌又弱于赣敌,于是弃赣州而向漳州。
  边界策略还使得自己处在一种对“主管”的有利选择中。湖南省委每每对毛泽东的井冈山指手划脚,横加牵制。于是毛泽东就转向领导环境相对友好的赣省。
  边界割据的另外有一个有利之处是最初只与地方军事势力作战,压力较小;继而与各省军阀为敌,仍然可以从容不迫。这也是毛泽东的根据地根据不把地方军阀的“进剿”放在眼中,也视各省军阀“会剿”如等闲的原因。可当这种割据越来越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时,国家级军阀集团投入重兵所进行的“围剿”,便有些风雨欲来的味道了。尤其是后来蒋介石亲自出马投入百万大军对各大根据地进行地毪式清剿,边界的劣势即经济上的相对贫穷便被强化,因难以做长期坚持而不得不转移的后果便自然发生。
  二、避实击虚
  远离敌人的重兵集团而选择军事压力相对较小的地区是弱者一方的必选策略。无论是在反围剿中,还是在后来的长征中,毛泽东都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反围剿中先打弱敌、慎重初战,积小胜为大胜,通过一次次的小胜来增强我军的士气并摧残对方的士气,是毛泽东的常用手段。三次反围剿莫不如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已经军力大涨的周恩来和朱德、刘伯承等反其理而行之,开始实施硬碰硬的大兵团运动战,并取得了击溃十一师的重大战绩,但也因此引起了蒋军的重视而实施堡垒战法。运动战确实是过瘾且堂堂正正,但在效果上远不如游击战实惠。彭德怀在抗日战争中发起的百团大战,也是因为过分的声势而引发了日军的重视,并投入重兵用于八路军方面,造成根据地和军民的大量减员。
  而毛泽东这样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军事家却从来不把看上去“示弱”和不正规的游击战看低。长征中,他仍然愿意选择“拣软的柿子捏”:看到贵州的敌人战斗力差,只有王家烈和侯之担两支弱旅,便提议在贵州建立根据地;看到云南敌军战力不足,又想在云贵川边界“稍息”。
  三、 若即若离
  保持与战略核心和热点的必要距离,做到伸缩有度,是毛泽东对战争地理学的又一个完美运用。
  在湘赣边界、赣闽边界割据时,此根据地距离“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重地湖南省会长沙、江西省会南昌、湖北省会武汉都不远,距离取得出海口然后誓师北伐的广州、潮汕、漳州也不远。一旦革命高潮到来,红军可以迅速出动到有利位置。这样的地利条件,可能也是江西福建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原因之一。
  长征后所选择的落脚点陕甘宁也是这样。一方面,它的北面经过绥远可与苏联势力下的外蒙相接,西北通过当时的新苏势力可与苏联接壤,苏援物资可以顺利运抵。而革命一旦失利可以此为退路;另一方面,东下山西和河北,就可以直接与侵华势力相接触,富于出兵之便。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是抗日热潮峰起的一九三六、三七年的极优地势。七七事变爆发,蒋介石的第一感就是“快让红军出兵”,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了这地势。
  四、敌后栖居
  日军入侵华北、华中后,给广大沦陷区的农村和山区造成了相当的政权真空。八路军、新四军适时添补了这个真空,并因为民众反日情绪的高涨而获得了极好的动员基础,敌后根据地和抗日力量迅速扩张。
  更多的地区,由日、伪、顽、共四家分别占据,参差排布,其中的斗争就更显复杂。对日斗争、对伪斗争、对顽斗争甚至对匪斗争、对会道门斗争都呈现不同特点。确保我方存在和发展成为一件极为需要特别策划的工作。反摩擦成为一件仅次于抗日的重要斗争形式。依托于敌后较巩固的根据地并逐步扩张自己的势力便理工加看出空间运筹的学问。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到进入平原地区,毛泽东下足了功夫。
  五、内诱外扰
  利用好对根据地的地情、民情,诱敌深入并寻机歼敌的策略,在毛泽东整个战争生涯中频繁地使用着。如果不考虑内线作战对根据地的资源破坏,仅仅从地利和给养保障上讲,这是一种颇有效的战法。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都与此相关。抗日战争中的反扫荡也是如此。解放战争中的东北、山东和陕北也都是采取这样的策略,不以一时一地的失去为意,不断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对敌人的广大战线上的薄弱位置实施突袭。
  外线作战的优良特点是将战争的破坏作用伸入到敌方统治区域,并就地征用敌方资源(粮、兵、弹等),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充分地调动敌人。一九三四年,寻淮州的红七军团与任弼石、肖克的红六军团都是这样的外线偏师。抗日战争中的王震南下,解放战争中的刘邓直出大别山,也是这样的战法。外线作战具有经济上的重要功能,但在军事上因为是无后方作战而总会比内线作战多一些兵力上的损失。
  本文标题:品味毛泽东的战争地理学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gushi/2627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gushi/26270.html

    标签:战争地理学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