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自然地理中对过程性案例的分析(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3-2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拓展提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陆间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流入黑海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在上下水层间形成密度飞跃层,严重阻止了上下水层的交换。

  材料二: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材料三: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

(1)分析图示地区黑土形成的条件。

(2)试述黑海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板块运动推测黑海的未来演化趋势。

(3)对比黑海和地中海海水盐度的差异,并推测土耳其海峡海水的流向。

(4)黑海是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分析黑海上下层海水盐度差异的原因。

  【答案】(1)地处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区,为黑土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年均温低,微生物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层厚,土壤侵蚀作用弱,有机质丰富。

(2)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和地中海相连,后随着板块运动,亚欧板块和非洲、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古地中海面积变小;随着小亚细亚半岛的抬升,黑海和地中海分离,通过狭窄的土耳其海峡相连;随着板块运动,黑海未来会完全和地中海分离,形成一个湖泊。

(3)黑海盐度低,地中海盐度高;土耳其海峡表层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黑海。

(4)黑海地区年降水较多,注入河流的径流量较大,淡水补充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表层盐度较小。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盐度较大,相应密度较大,聚集在底层;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海上下层海水密度差异逐渐变大,形成明显分层。

  【分析】(1)黑土最典型的特点是肥力高,因此可以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角度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主要从气候、生物等方面思考,由图可知,当地黑土主要位于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有机质来源多;处于50°N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大部分有机质保存在土壤中;土层相对较厚,抗侵蚀能力强,有机质积累多。

(2)由材料可知,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陆间海,同时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说明曾经与地中海相连,然后受到亚欧板块和非洲、印度洋板块挤压,古地中海面积变小,地壳抬升,黑海与地中海分离,仅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未来演化趋势,继续受到板块挤压运动影响,黑海与地中海彻底分离,形成湖泊。

(3)盐度差异: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注入,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盐度较低。地中海降水量与黑海地区相当,而且有尼罗河等大河流注入,但淡水注入量很小,蒸发量大于注入量,所以盐度高。

流向: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所以表层海水由黑海流入地中海,下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黑海。

(4)黑海表层盐度低于底层盐度。因为表层有大量的降水和河流注入,淡水补充量高,使得表层海水受到淡水稀释,盐度较低;而底层有来自盐度较高的地中海的海水流入,盐度较大,且密度也较大,高盐度海水存在底层;随着不断的发展,表层与底层盐度差异不断增大,形成了双层海。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2年初,汉江水位下降,“奇特”河床地貌袒露(该河床地貌曾长期被沙砾覆盖,约位于汉中市区汉江桥闸下游1000米处)。该河床东西向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走向沿水流方向平行排列,其中沟壑均匀分布,河心处凹槽最深达2米。该河床主要由沙砾夫杂着小块鹅卵石沉积而成,河心处沟壑最深,由中心向两岸逐渐变浅。下图为该段汉江河床的相对位置和“奇特”河床景观。

(1)说明“奇特”河床景观沉积物出现细沙、砾石夹杂沉积的自然原因。

(2)从冲淤变化的角度说明桥闸修建前后附近下游河床地貌的变化特点。

(3)简述河床地貌中平行沟壑形成的地质过程。

(4)该段“奇特”河床地貌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热议,有人建议应借此发展旅游业,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答案】(1)汉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地处冷水河汇入汉江干流处,干支流径流差异大,搬运的颗粒物差异大。

(2)修建前:以沉积为主,河床多泥沙沉积,起伏较小;

修建后:以侵蚀为主,河床细沙被侵蚀,河床以较大的砾石为主,起伏较大。

(3)地质时期河流携带大量沉积物在河床上不断沉积;后来该河段径流冲刷增强,河床表面大量松散沉积物被侵蚀;受径流的差异化侵蚀影响,河床出现沟壑。

(4)支持。地貌独特;丰富旅游资源;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不支持。景观面积小,容纳游客数量有限;观赏季节性强;有安全隐患;破坏河流生态。

  【分析】(1)该“奇特”河床景观地处汉江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使得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因而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均有差别,且该“奇特”河床景观地处冷水河和汉江的交汇处,冷水河江面狭窄且流量小,汉江江面宽阔且流量大,两条河流搬运能力有差别,搬运的颗粒物差异大。以上原因使得该“奇特”河床景观沉积物出现细沙、砾石夹杂沉积。

(2)注意设问强调从冲淤变化的角度,桥闸修建前,由于该河段地形平坦,河道弯曲,使得水流平缓,外力作用以流水沉积为主,故河床泥沙沉积多,河床起伏较小。桥闸修建后,拦截泥沙能力增强,河流落差增大,桥闸下游河段侵蚀作用增强,河床上直径较小的颗粒物被侵蚀搬运走,直径较大的颗粒物不易被侵蚀搬运,使得河床起伏变大。

(3)早期河流泥沙沉积使得河床泥沙较多,现代社会桥闸修建后该河段落差增大,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河床上松软的泥沙部分易被侵蚀,坚硬的部分不易被侵蚀,即由于受河流的差异化侵蚀影响,河床地貌中形成平行沟壑。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赞同,则可回答该段“奇特”河床地貌特色鲜明,独特性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且能增加该地区旅游资源数量,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若不赞同,则可回答该段“奇特”河床地貌景观面积小,环境容量有限,且观赏时间有限制,同时该河段水量大,河床起伏大,河水深浅不一,存在安全隐患,且在该处发展旅游业还可能破坏河流生态环境。

  本文标题:自然地理中对过程性案例的分析(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zhuanti/2415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huanti/24153.html

标签:自然地理过程性案例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