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竞赛常见100题(5)
二、地震灾害及防震知识
41、地震发生时地面的主要破坏有哪些?
答:地震发生时,因震动引起的地面破坏有: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地面不均匀下沉或隆起、山体滑移、地面裂缝和倾斜等。
42、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答: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43、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比较严重?
答:首先,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且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其次,我国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位于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处于7度或7度以上地区的达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均位于8度区内。
第三,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建筑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抵御地震的能力低。
44、地震时,为什么建筑物最高层感觉晃动比较厉害?
答: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来回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楼房越高摇晃越厉害。
45、地震时,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
答: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影响,使地面很快地来回摇晃,人自然就会感到“晕”。如果是在极震区内,还加上纵波所引起的上下跳动,使人又摇又蹦,自然就要站不稳了。
46、地震灾害可能发生,家庭生活用品应该作哪些准备?
答: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
防震包用帆布旅行袋最好。一般应放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道。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1)食品:可供应四人2?天食用的高能量熟食品如饼干、方便面、面包、肉鱼类罐头等。
另应存放少量糖和盐,对食品应经常检查更换,以免变质。
(2)水:水对人是特别重要的。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塑料瓶装矿泉水、饮料等,可存放几瓶,并定期更换。
(3)日常生活用品:这方面要少而精,一般要存放有一至二件衣服、手电筒、雨衣、剪刀、工作手套、卫生纸、火柴、打火机等。冬天还要考虑御寒用的棉衣或毯子。配有一个小型收音机也是必要的,它可使你能收听到电台播送的地震信息。
(4)急救药物;如消炎药品、药膏、绷带、止血、止泻、感冒药及其它便药等。存放药品要定期更换。
47、地震灾害发生后,房倒屋垮,家庭小集体应该怎么办?
答: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房倒屋垮,家庭小集体应着力于自救。由于余震不断,必须迅速躲离危房,到震前管理区布置安排的临时抗震棚或就近较安全处避震。有能力的家庭可自行搭设简易的抗震棚避震。临时抗震棚要求防震、防水、防雨、防寒,也可利用储粮的土圆仓来避震。
48、地震时车间工人和特殊岗位人员应如何应急?
答:地震时,车间工人一般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1)地震时从事高温、高压工作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加温加压,及时降压降温。(2)非特殊用电单位要紧急切断电源。(3)与化学物品有关的岗位,要迅速将不同化学性质的药品隔离;迅速熄灭酒精灯、电炉等火源;对易燃的物质要采取固定措施,远离其它可燃物。(4)正在使用、生产有毒气体的岗位,应迅速关闭生产、储存有毒气体的阀门,防止泄漏,必要时中和有毒气体。(5)涉及细菌的岗位,应迅速将培养基和细菌放到安全的地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扩散。
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量逆风绕到上风方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9、地震时矿井下的工人应如何避险?
答:地震时,在井下一般比地面安全,井下矿工应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撤离掌子面,但不可拥挤,因为掌子面处或井出口处有时支护差,临空面暴露多,一经振动可能塌落,造成人员伤亡。若井口塌方,暂时不能返回地面的,也要保持沉着冷静,由专人指挥,尽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50、在紧急撤离建筑物时注意什么?
答:由于地震灾害具有瞬间的突发性,人们免受伤亡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保持镇静的程度。因此,在紧急撤离建筑物时,千万不要慌乱,既要争分夺秒,也要从容镇定。首先要关闭石油气阀、切断电源、锁好房门,防止次生火灾发生。带好防震包,从容镇定有序地撤离,防止抱小孩“上下颠倒”,勿忘房门“拉推有别”,不要争先恐后,要扶老携幼,互相照顾,防止高处跌落物体的袭击。
41、地震发生时地面的主要破坏有哪些?
答:地震发生时,因震动引起的地面破坏有: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地面不均匀下沉或隆起、山体滑移、地面裂缝和倾斜等。
42、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答: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43、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比较严重?
答:首先,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且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其次,我国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位于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处于7度或7度以上地区的达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均位于8度区内。
第三,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建筑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抵御地震的能力低。
44、地震时,为什么建筑物最高层感觉晃动比较厉害?
答: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来回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楼房越高摇晃越厉害。
45、地震时,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
答: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影响,使地面很快地来回摇晃,人自然就会感到“晕”。如果是在极震区内,还加上纵波所引起的上下跳动,使人又摇又蹦,自然就要站不稳了。
46、地震灾害可能发生,家庭生活用品应该作哪些准备?
答: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
防震包用帆布旅行袋最好。一般应放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道。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1)食品:可供应四人2?天食用的高能量熟食品如饼干、方便面、面包、肉鱼类罐头等。
另应存放少量糖和盐,对食品应经常检查更换,以免变质。
(2)水:水对人是特别重要的。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塑料瓶装矿泉水、饮料等,可存放几瓶,并定期更换。
(3)日常生活用品:这方面要少而精,一般要存放有一至二件衣服、手电筒、雨衣、剪刀、工作手套、卫生纸、火柴、打火机等。冬天还要考虑御寒用的棉衣或毯子。配有一个小型收音机也是必要的,它可使你能收听到电台播送的地震信息。
(4)急救药物;如消炎药品、药膏、绷带、止血、止泻、感冒药及其它便药等。存放药品要定期更换。
47、地震灾害发生后,房倒屋垮,家庭小集体应该怎么办?
答: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房倒屋垮,家庭小集体应着力于自救。由于余震不断,必须迅速躲离危房,到震前管理区布置安排的临时抗震棚或就近较安全处避震。有能力的家庭可自行搭设简易的抗震棚避震。临时抗震棚要求防震、防水、防雨、防寒,也可利用储粮的土圆仓来避震。
48、地震时车间工人和特殊岗位人员应如何应急?
答:地震时,车间工人一般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1)地震时从事高温、高压工作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加温加压,及时降压降温。(2)非特殊用电单位要紧急切断电源。(3)与化学物品有关的岗位,要迅速将不同化学性质的药品隔离;迅速熄灭酒精灯、电炉等火源;对易燃的物质要采取固定措施,远离其它可燃物。(4)正在使用、生产有毒气体的岗位,应迅速关闭生产、储存有毒气体的阀门,防止泄漏,必要时中和有毒气体。(5)涉及细菌的岗位,应迅速将培养基和细菌放到安全的地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扩散。
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量逆风绕到上风方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9、地震时矿井下的工人应如何避险?
答:地震时,在井下一般比地面安全,井下矿工应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撤离掌子面,但不可拥挤,因为掌子面处或井出口处有时支护差,临空面暴露多,一经振动可能塌落,造成人员伤亡。若井口塌方,暂时不能返回地面的,也要保持沉着冷静,由专人指挥,尽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50、在紧急撤离建筑物时注意什么?
答:由于地震灾害具有瞬间的突发性,人们免受伤亡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保持镇静的程度。因此,在紧急撤离建筑物时,千万不要慌乱,既要争分夺秒,也要从容镇定。首先要关闭石油气阀、切断电源、锁好房门,防止次生火灾发生。带好防震包,从容镇定有序地撤离,防止抱小孩“上下颠倒”,勿忘房门“拉推有别”,不要争先恐后,要扶老携幼,互相照顾,防止高处跌落物体的袭击。
本文标题:地震知识竞赛常见100题(5)
上一篇:避离驾驶法--望你走出台风危险区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国际通用求救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zaihai/128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aihai/12811.html
上一篇:避离驾驶法--望你走出台风危险区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国际通用求救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zaihai/128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aihai/1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