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从容说课本节内容主要关于RS、GPS、GIS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应用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教材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对于遥感的工作原理主要定位到工作过程,重点应放在遥感的应用,尤其突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适度介绍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仅需给出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重点放在结合某具体实例进行理解和掌握,例如汽车导航仪。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也是重点和难点。GIS应用广泛,结合某实例进行理解即可。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日益密切,所以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RS、GPS和GIS等技术在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发资源,选择合适的实例来解释说明。本节内容共3课时。
教学重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遥感图像3.电子地图
课时安排共3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请上网搜集有关遥感的信息,获取一些遥感的图片,进行交流。
导入新课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先请同学看一段录像《98抗洪》。
(播放录像:《98抗洪》)
师(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在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了解灾情的范围和危害程度是救援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详细迅速的了解洪水影响的范围与程度呢?这就是遥感技术。下面我们共同探究遥感技术的作用与原理。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998年洞庭湖和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像在抗洪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什么?
推进新课
板书:一、遥感技术
(一)概念与工作过程
生(学生回答)略。
师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远距离”,即不直接接触地面物体,其次是感知,用一定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地物的信息。不同的地面物体,性状不同,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不同,这是遥感信息能够判读的基本工作原理。具体而言,遥感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物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从容说课本节内容主要关于RS、GPS、GIS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应用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教材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对于遥感的工作原理主要定位到工作过程,重点应放在遥感的应用,尤其突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适度介绍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仅需给出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重点放在结合某具体实例进行理解和掌握,例如汽车导航仪。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也是重点和难点。GIS应用广泛,结合某实例进行理解即可。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日益密切,所以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RS、GPS和GIS等技术在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发资源,选择合适的实例来解释说明。本节内容共3课时。
教学重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遥感图像3.电子地图
课时安排共3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请上网搜集有关遥感的信息,获取一些遥感的图片,进行交流。
导入新课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先请同学看一段录像《98抗洪》。
(播放录像:《98抗洪》)
师(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在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了解灾情的范围和危害程度是救援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详细迅速的了解洪水影响的范围与程度呢?这就是遥感技术。下面我们共同探究遥感技术的作用与原理。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998年洞庭湖和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像在抗洪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什么?
推进新课
板书:一、遥感技术
(一)概念与工作过程
生(学生回答)略。
师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远距离”,即不直接接触地面物体,其次是感知,用一定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地物的信息。不同的地面物体,性状不同,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不同,这是遥感信息能够判读的基本工作原理。具体而言,遥感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物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本文标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上一篇: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课时
下一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sheji/2727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sheji/27277.html
上一篇: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课时
下一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sheji/2727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sheji/2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