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1998年中国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2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1998年9月,中国渤海锦州湾海域风和日丽,虽已入秋,夏天的余温却还未从海水中散尽。海面上空,一架“中国海监”的飞机盘旋着,在执行巡航任务。飞机在掠过锦州湾东部海域上空时,飞行员发现有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犹如番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一大片褐红色的赤潮海域有3000平方公里之大,是自193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颜色发生变化,显现红色、黄色或褐色,因此称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需要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因素。海水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污染造成的。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所以来自陆地各处的所有废物最终都要汇聚到海洋中来。含有大量含磷洗衣粉、洗涤剂的生活废水以及各种工业、农业排放的废水排人江河后最后进入大海,就会给海水的富营养化创造条件。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的情况下,海水的富营养化就会使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形成赤潮。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的结果,会使海水水体中的氧气大量被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够释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鱼贝类,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大量的赤潮生物还能遮蔽照射到水下的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和作用,进而影响海洋食物链的正常循环。

  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海,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6O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公有领域,它以浩森和深邃不断净化着自身。然而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赤潮无疑在向人类示警:如果人类无止境地向大海排污弃浊,向它的广袤挑衅,最终失去的将是大海的壮丽,得到的是生命的毁灭。

  本文标题:1998年中国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huanbao/1194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huanbao/11946.html

    标签:中国赤潮渤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