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无颌鱼类化石发现人类四肢的线索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9-1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24年9月1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牵头开展的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新鱼化石材料研究再获新进展,发现了新的无颌鱼类——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研究成果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在线发表。

▲双叉苗家鱼生态复原图,背景为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奇迹秀山鱼、蠕纹沈氏棘鱼和灵动土家鱼。

  研究发现,双叉苗家鱼属于盔甲鱼类中的真盔甲鱼类,具有真盔甲鱼类典型的细长中背孔与头甲侧线系统排列方式,其头甲侧横管末端呈现出二分叉的状态,种名“双叉”由此得来。研究团队通过详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双叉苗家鱼和2022年登上《自然》(Nature)期刊封面的灵动土家鱼(Tujiaaspis vividus)关系密切,二者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令人惊喜的是,双叉苗家鱼保存了与头甲相连的部分身体,以及位于身体腹面两侧的成对鳍褶。盔甲鱼的鳍褶最早见于灵动土家鱼,而盔甲鱼成对鳍褶的发现,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鳍褶理论”提供了关键化石证据。

▲双叉苗家鱼头甲素描图。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矿产资源分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陈阳表示,继灵动土家鱼之后,又在双叉苗家鱼中发现了腹侧鳍褶的存在,这可能代表着腹侧鳍褶在盔甲鱼中广泛存在。而腹侧鳍褶正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四肢的雏形。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双叉苗家鱼与灵动土家鱼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被命名为土家鱼科(Tujiaaspidae)。“土家鱼科”已灭绝近4.36亿年,由土家鱼和苗家鱼两个属组成,两个属名均来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也是继“涌洞鱼科”之后,重庆命名的第二个科级古生物分类单元。

 

▲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简图。

  研究团队在双叉苗家鱼的身体上还发现了一对纵贯身体的侧线(鱼类和两栖类身上重要的感觉器官),这是在盔甲鱼中的首次发现。

▲双叉苗家鱼身体侧线与成对腹侧鳍褶。

  2022年9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朱敏院士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以封面论文的形式报道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该化石库是继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之后,又一个在我国发现的、为探索生命之树演化重要节点提供大量关键证据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

  为保护研究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作为工作承担单位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先后发现了保存完整、数量众多、属种多样性极高的有颌鱼类及无颌鱼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敏表示,重庆对古生物研究十分重视,也很有成果。“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是一个以远古鱼类为主的生物群,其中的鱼类多种多样,而且保存精美。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初始环节,改变了世界对于生命演化的传统认知。可以说是一个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无价珍宝”。

  本文标题: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无颌鱼类化石发现人类四肢的线索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zixun/zhongguo/2641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zixun/zhongguo/26410.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