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2)
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 小有关。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 热低压的形成。海上情况则正相反。高低压的生成、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 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 因而欧亚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亚洲大陆 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 具体的海岸形式、走向和盛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造成 各地局部气候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流的大陆 性表现非常明显。
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 有关。 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 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 作用不大,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沿岸 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 大。 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尤为多种局地性差异 形成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 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 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 的气候特征。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的气流的东西成分和其东 侧的南北成分,能引起 5000 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汇合,直接对中 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 阻碍和扰动作用。
因此,冬季则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 侧向南的侵袭,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 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 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 作用。 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中国东 部主要是海陆季风。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 风,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正相反。对流上 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
高原季风有 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此外,夏季高 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在两侧为下 沉气流的垂直环流,并以南侧者为主,称为经圈季风环流,正与同纬度其他 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 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障壁作用,常 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界线。北起 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台阶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 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 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障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 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 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
本文标题:中国的气候(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69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6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69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