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3)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宁夏是全国人口少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之一。全自治区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 90 人。在西北地区仅次于陕西省。1990 年自治 区人口比 1949 年增长 3 倍,其中迁移增长占总增长的 1/5。人口自然增长率 18.82‰,居全国前列。1958 年以前,自治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90%以 上,随工业、城市和交通的发展, 1990 年自治区非农业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26.6%。 自治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很大。灌区人口约占全自治区人口的 60%以 上,每平方公里约为 200 人。其中尤以灵武、吴忠灌区和银川附近最为稠密, 每平方公里达 300~400 人以上。南部丘陵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和 山间盆地。清水河、葫芦河等谷地每平方公里 150 人以上,其他广大地区在 50 人以下。 民族以回、汉为主,分布遍及全区各地。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32.4%, 汉族占 67.3%。此外,有满族、蒙古、东乡等 20 多个少数民族共 1.4 万余 人。自元代始,宁夏即成为中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在蒙古族平定西夏后, 大批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迁徙来宁屯戍,成为宁夏境内回民的 主要来源,多信奉伊斯兰教。清末,由于对陕西回民的大屠杀,迫使该省回 民聚集于宁夏南部。1936 年红军在同心、海原地区建立豫海回民自治政府,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回族自治政权(见同心县)。目前全自治区回族 人口约占全国回族总数的 17%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区内的同心、海原、西 吉、固原和吴忠等县市,泾源县回族人口占该县总人口比例高达 96.6%,同 心、海原、吴忠、西吉等市县则均达 50%以上。回民在区内主要从事农牧业, 擅长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
经济概况
宁夏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显著。区内灌溉农业发达, 历史悠久,向为中国西北重要农业区。畜牧业独具特色,是国内裘皮羊重要 产区,在国际养羊业中占有突出地位。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工业已有相当 发展。1990 年农业产值 24.7 亿元,工业产值 64.8 亿元。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体,耕地面积达 144.4 万公顷,约占自治区土地总面 积的 27.9%。草地面积 284 万公顷,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 54.8%。宜林地 40 万公顷,适宜发展水产的低洼地、湖泊约 5 万公顷。1990 年粮食产量 190.1 万吨。区内北部平原与南部丘陵山区农业差异显著。北部平原是中国著名古 老的灌溉农业区和自治区农业发展精华之所在,盛产小麦、水稻及玉米,早 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目前,整个北部平原(包括银川平原和卫宁 平原)已建成完整的灌排系统,耕地面积虽只占自治区耕地总面积的 20%, 但粮食产量却约占自治区粮食总产的 70%以上,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商品粮 基地之一。南部丘陵山区为自治区耕地分布最广的地区,但自然灾害频繁, 生产低而不稳。近年已建成水库 194 座及固海、同心、中卫南山台子等扬水 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 4 万公顷;建设水平梯田 4 万公顷,沟坝地 3 万余公 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976 平方公里。粮食产量约占自治区粮食总产量 30 %。
本文标题:宁夏回族自治区(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19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19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19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