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趣闻-沙岛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水是自然中的“雕塑家”,它能把大地雕刻成千奇百怪的形态,雕成像云南“路南石林”好样的“天下奇”,塑成为“桂林山水”那样的“天下甲”。水还是个很出色的“建筑师”,它能在凹地上建起大平原,也能在海的深处搭起“大陆架”。更有趣的是,它能在大江、大河口处造出新“陆岛”——沙岛。我国长江出口处的崇明岛,就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新陆岛,它是我国最大的沙岛,也是全国第三大岛。远在隋朝,人们还瞧不到这个岛的影子;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以后,这个岛出水露头了。后该岛经过了五次大搬迁,挪来挪去好折腾,最后终于在1583年成了“害居户”。此后,它一天天长大。在近25年内,身板几乎“发胖”了一倍!目前面积达1083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两个新加坡。平均海拔3-4米,高低可赶上“南京路”。浩瀚的大江,河口处为什么能形成沙岛呢?人们通过对河口地貌的研究得知,沙岛之所以能“诞生”,和这里的水情有瓜葛。河中的泥沙,在流水行进时,行速一般是很快的,但到了河口区,随着水速的减慢,搬运泥沙的本领将会大大减低。水速愈小,搬沙能力愈低,尤其是当河水受到海潮顶托的时候,即使颗粒不大的沙粒,也会因沙粒本身的重力作用而下沉堆积起来,形成沙洲,变成沙岛。
  沙岛是江河泥沙的产物,因此别名也称“冲积岛”或“堆积岛”。为了使“崇明”不至于再经受历史上那种建而复迁的折腾,1956年,崇明人民沿着沙岛的边周,建起了长达200公里的环岛大堤。1958年后,在大堤的险段,又修了160多条防水顶坝;长达60公里的江岸,垒起了石块护坡。使今日之崇明岛,成为固若金汤的宝岛。昔日那种“晴天白茫茫,阴天水汪汪”的盐碱滩,变成了“田成方,沟成网,条条道路树成行”的锦绣田园。除长江口的崇明岛外,我国江苏沿岸、渤海岸边,以及内陆的河湖口地带,也有沙岛分布。但是,它们的大小若与崇明岛比,要逊色多了。
  本文标题:地理趣闻-沙岛是怎么形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52/1876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52/18761.html

    标签:地理趣闻沙岛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